你是否有過“挨餓”的經歷?你是否記得非洲營養不良兒童清澈的眼神?“糧食危機”正催生新一輪的全球“土地戰”,農業究竟要如何發展?怎樣才能避免全世界陷入饑餓?人類的生存環境需要每一位地球公民的關注。
外包的“糧食生產基地”
羅伯特·齊格勒博士是美國一位著名的植物學家,2009年3月,他受邀前往沙特阿拉伯參加關于該國未來糧食供給的系列高層討論。沙特領導人非??謶?,由于對進口的強烈依賴,在此前的三年中,他們見證了世界市場上稻米和小麥這些日常糧食價格的劇烈波動——甚至一度在短短數月內翻了一番。沙特阿拉伯有豐富的石油資源,然而耕地卻十分貧乏。沙特一直都在探索如何滿足日益增加人口的糧食需求,這就是齊格勒博士受邀的原因。
通常來說,增加糧食供應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找到新的耕地,另一種是在現有耕地基礎上創造條件增收。齊格勒經營一所國際糧食研究所,他致力于研究利用科學手段增加收成。在20世紀60年代所謂的綠色革命期間,研究所的實驗室發明了一種“奇跡水稻”。這種水稻產量很高,它將數百萬人從饑荒中解救出來。齊格勒來到沙特,希望這個富有的國家能夠為他的研究提供資金,以促成類似于“奇跡水稻”的技術突破。然而令他驚訝的是,沙特阿拉伯想從相反的方向去解決問題——他們在尋求耕地。
在一系列會議中,沙特阿拉伯的政府官員、銀行家以及農業綜合企業主管們告訴齊格勒帶領的研究所代表團,他們想用數十億美元在非洲國家(譬如馬里、塞內加爾、蘇丹和埃塞俄比亞等國)建立大農場,種植稻米等主要糧食作物。“他們設計出這樣如此難以置信的方案?!饼R格勒目瞪口呆,不僅是為項目規模之宏大,也為他們的厚顏無恥。非洲,這個全球最飽受饑餓折磨的大陸,尚且不能滿足自己的溫飽,更不要說為國際市場提供糧食了。
對世界糧食資源的考察正漸漸興起,這引起一些美國科學家的關注。此類考察在2008年才開始成形,大大超出了國際監管的范圍。耕地的市場是由許許多多的因素造成的:一些是暫時性的,如糧食價格的峰值;另一些是很難得到解決的,如全球的人口增長和水資源匱乏。一些富有但缺少相關資源的中東或亞洲等國家希望將它們的糧食生產外包到土地便宜且充足的地方。由于世界大部分的適于耕種的土地早已被使用——據估計,如果除去森林和脆弱的生態系統的話,已被使用的耕地幾乎達到90%。這份調查將人們的目光引向最欠發展的地區,非洲。根據世界銀行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一份近期研究,地球上僅存未充分利用的大片耕地是一億英畝的幾內亞無樹大草原地區,這個新月形的狹長區域東到埃塞俄比亞,南到剛果和安哥拉。
糧食危機催熱土地市場
外國投資者——一些代表政府,一些為著個人的利益——承諾修建基礎設施、引進新科技、創造工作機會并提高這些土地的生產率從而使之不僅滿足海外市場也能保障更多非洲人民的溫飽(非洲超三分之一人口營養不良)。他們發現這些窮困的政府通常十分熱情,幾乎免費提供土地。有的交易獲得了巨大的關注,如肯尼亞租借近10萬英畝耕地給卡塔爾政府作為其在肯投資建新港的回報,以及韓國在坦桑尼亞開發近400平方英里土地。然而更多的大規模的土地交易卻悄悄的不為人知的進行著。
參與這場“土地熱”的投資者們說,他們面對著一種恐懼,那就是用多少錢都買不到糧食。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2005年的30年來,糧食供應量猛增而價格則跌到近一半,一個穩定的趨勢使許多專家以為無論如何人類都有能力養活自己。但在2006年,伴隨著更廣泛的商品市場繁榮,情況發生了變化。糧食價格在這一年略有增長,到2007年增長了四分之一,2008年更是突飛猛進。阿根廷和越南這樣糧食生產過剩的國家由于擔心本國人口的溫飽而收緊出口。但對其它的許多國家來說,包括中東以及進口依賴型國家如韓國和日本,對極度通貨膨脹和貯存量的恐懼都是現有的威脅。
“一旦部分國家停止出口稻米和小麥,那些無法自足的國家就會產生嚴重的現實問題。”阿拉伯農業投資與發展局的經濟顧問哈姆迪說。坐在迪拜的辦公室俯視著沿河運行的滿載貨物的木船,哈姆迪道出他的觀點:若要保證糧食安全,就要控制生產資料。
哈姆迪的機構代表20個成員國進行投資,近來該機構公布了幾個規劃,包括嘗試用2.5億美元同兩個私人公司合資,該項目預計會得到“阿卜杜拉國王倡議”(一個沙特阿拉伯農業對外投資的項目)的補貼。他說,這項規劃投資的主要區域可能是蘇丹和埃塞俄比亞,這兩個國家有著宜人的氣候,并且恰好位于紅海的對面。哈姆迪晃著剛遞到辦工作桌前的一疊便簽,說:“錢不是問題,問題是在哪投資,怎么投資。”這疊便簽是來自哈姆迪的另一位合作伙伴謝赫·曼蘇爾·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這位來自阿布扎比酋長國王室的億萬富翁對蘇丹和厄立特里亞的土地表現了興趣。
齊威湖就像東非大裂谷的淚珠,沿著去齊威湖的土路,可以看到農民們駕著驢車經過小小的東正教堂以及裝飾著牲畜壁畫的祖先墓穴。在用火柴棍搭成似的棚屋之間,是大片開放的麥田,枯瘦的年輕男人在用牛和木犁耕作。就在那時,我在靠近湖邊處看到一道柵欄,它用帶刺的鐵絲網隔開了這個村落。
一位埃塞俄比亞經濟學家,在大峽谷地區的行程中一路指出那些新的柵欄,它們光禿禿的就像新砍下的樹苗。他說,這就是最近埃塞俄比亞土地熱的標志。在過去,農民對類似的正式劃界并不擔心,但如今埃塞俄比亞的土地有了“銷路”。這些柵欄與以往的不同,它延伸至一英里甚至更多。在它的后面可以看到大片深色的火山土,是才被拖拉機犁過的?!?/p>
發展農業投資誰家歡喜誰家憂
謝赫·穆罕默德·阿勒·阿莫迪是一位沙特阿拉伯背景的石油業和建筑業的億萬富翁。謝赫出生在埃塞俄比亞,他同埃塞俄比亞的首相的專制政權有著緊密的關系。隨著時間的推移,謝赫成為了《福布斯》雜志上的世界五十富之一,他運用自己的財富和政治關系漸漸控制了埃塞俄比亞的大部分私營部門,包括礦產、酒店,他的種植園里種植茶葉、咖啡、香蕉以及一種可制成生物燃料的植物。由于全球的糧食價格飆升,他也進入了新興暴利的世界糧食貿易。
埃塞俄比亞看起來并不像是農業投資的理想之地。對于世界上的大部分人來說,提及埃塞俄比亞便會聯想到饑荒的情形: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大約一百萬人死于干旱,如今約400萬人依靠緊急食物救援生存。但據世行稱,埃塞俄比亞四分之三的適于耕種土地還未開墾,農業學家說若有充足的資金注入,這些土地可以變得十分肥沃。世界糧食危機發生后,埃塞俄比亞總理澤納維宣布他“非常迫切”想要吸引外國農業投資者,為他們提供政府所說的“處女地”。一位埃塞俄比亞農業部官員最近對路透社說,他已經確認了700萬英畝以上的土地,政府計劃在下個收獲季節之前,以每英畝50美分的低廉價格租出其中一半。
政府態度和埃塞俄比亞的便利區位使其成為許多中東投資者的理想地。不久之前,阿勒·阿莫迪的新公司沙特之星農業發展公司宣布其計劃獲得一百萬英畝土地使用權,顯然是希望從沙特政府資助海外糧食生產的倡議中獲利。
在埃塞俄比亞西部一個試驗點,他已經開始種植水稻。今年早些時候,在此項目轟轟烈烈開展之際,阿勒·阿莫迪親自將第一批從農場運來的糧食送到利雅得阿卜杜拉國王那里。與此同時,在大裂谷地區,另一個種植水果和蔬菜出口至波斯灣的項目也已啟動。
阿勒·阿莫迪的計劃引出了糧食生產業投資的一個問題:誰將獲得收益?我們穿過星羅棋布的懸鈴木把車開向湖邊的途中,一位農場主說,這個2000英畝的規劃目前正為當地市場供應糧食,但他們計劃從河里引水灌溉并將重心轉向出口。在遠處,許多勞工正面朝黃土背朝天,耕種玉米和洋蔥。
問這些勞工他們收入如何,得到的答案是9比爾,也就是75美分左右。這個數字不多,但阿勒·阿莫迪的維護者們說這就是埃塞俄比亞農場勞工的“市價”。他們辯解說阿勒·阿莫迪的投資提供了就業機會,提高了這些土地的生產力,并為農村地區帶來經濟發展?!拔覀冏龅搅苏@么多年都沒做到的事情?!?阿勒·阿莫迪的埃塞俄比亞裔農業顧問說。然而,埃塞俄比亞記者和反對者卻對這場交易的經濟收益提出質疑,也對阿勒·阿莫迪同執政黨的舒適關系打出問號。
迄今為止最強有力的反對者要圍繞“土地權利”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問題來講。途中碰巧看到一個留著花白胡子的人,他穿著褪色的細條紋上衣,蹲在一個水渠邊刷鞋。就停下來問他關于柵欄的事情,結果不一會兒一大群村民就聚集起來,爭相講述自己的不滿。他們說,幾十年前埃塞俄比亞被獨裁政權所統治,村民手中的土地都被悉數沒收。在獨裁政權被推翻后,阿勒·阿莫迪通過一個政府私有化協議接手了這個農場,而當地村民的反對則被計無效。這位億萬富翁也許認為土地是他的,但村民們還記得從前的事情,他們氣憤的堅信他們才是土地的合法擁有者。
在整個非洲,土地的政治問題同饑荒的嚴酷現實都有著密切的聯系。饑荒通常是由氣候原因、瘟疫和管理不善造成的,它毫無預期的無情襲來,留下災難性的后果。每個國家都有其獨特的國情。與大部分非洲國家不同,埃塞俄比亞在19世紀并未遭受殖民統治而是由皇帝統治,他將封建種植園分給宮廷成員。結果饑荒引起了大規模起義,人們高呼著“耕者有其田”的口號推翻了埃塞俄比亞的最后一任皇帝。后來獨裁統治者當權,它將所有土地所有權收歸自己并推行集體化政策,這個政權也在20世紀80年代的大干旱之后倒下。在當前政權下,私有土地仍被禁止。埃塞俄比亞的每一位農民都是在政府的資格協議下耕種。這項土地保有權政策為政府提供了“便利”,政府用低廉的租金、不需要任何征用程序就可以將大片土地秘密的交給投資者。
埃塞俄比亞政府否認迫使任何人離開家園,并稱土地并未被使用——許多專家都對此表示懷疑。“有一件事情是非常顯而易見的,但是卻被大部分投資者忽視了——那就是這些土地并不是單純的空地?!眹H土地聯盟的政策專家邁克爾說。他還說,非洲的土地未被開墾也許是有其原因的,可能是為了放牧牲畜,也有可能只是故意休耕以保持土地的養分。
“土地熱”=“全球土地掠奪”?
對于全球土地收購的趨勢,專家們一直有爭論。許多高度曝光的投資實際上還遠沒有落實。這場“土地熱”數量的最嚴肅研究由環境與發展國際研究所牽頭,它提出,2009年早些時候埃塞俄比亞政府批準了總額150萬公頃土地的協議,而埃塞俄比亞投資局稱自2007年共達成815項外資農業項目,在上一個十年中登記過的數目則是上述數字的兩倍。但這絕非完整的數字。仍有一些協議的細節被遺漏,譬如沙特財團計劃投入1億美元種植小麥、大麥和稻米;另外還有未泄露的協議,亞的斯亞貝巴流傳著關于阿拉伯投資者租借飛機,挑選肥沃的土地并降低交易的傳言。
當然,對非洲土地的爭奪以前也有過。在批評家看來,殖民主義的遺留使得土地交易十分無恥,他們警告這可能帶來一系列災難性的后果。“曾經戰爭就是這么爆發的?!钡路蛄质恰凹Z食”組織(Grain)的一名研究員,他所在的組織反對大規模農業綜合企業并在使人們關注“全球土地掠奪”方面起到關鍵作用。
直到“糧食”組織(Grain)去年10月一篇題為《已占領!》的大量此類交易列表報告,專家們才真正開始討論這個嚴重的趨勢。雖然此類交易在不同的區域都有發生,譬如澳大利亞、哈薩克斯坦、烏克蘭和越南,但最具爭議的顯然還是在非洲?!爱斈汩_始明白在這些交易暗示著什么,你就會感到震驚?!钡路蛄终f。在一個月之內“糧食”組織(Grain)的警告似乎就被證實了,金融時報稱,韓國大宇集團物流簽署了一項協議,不付一個子兒的拿到馬達加斯加一半以上的耕地,計劃生產玉米和棕櫚油以供出口。人們的抗議聲此起彼伏,終于使總統在3月被迫下臺。
這個插曲顯示了土地問題的煽動力,也提出了一些腐敗政府想要從交易中得利的問題。自那時起,國際上便有了反對的聲音。菲律賓的立法會議員要求調查與各投資國的政府協議,而泰國的領導人誓言要驅逐一切國外土地買家。
然而爭論也不止一面。發展經濟學家和非洲政府說,如果一個像埃塞俄比亞這樣的國家要養活自己,更不要說脫離外界援助(2007年總額達24億美元),就必須要尋找增加農業生產率的方法?!笆陙砦覀円恢痹诒г乖诜侵奕狈υ谵r業方面的投資?!奔Z食與農業組織的貿易專家說到。去年秋天,牛津大學的科里爾(世界饑餓問題的有影響力人物)在《外交事務》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感召性很強的文章,稱“一場中產階級和上層階級同農民農業的風流韻事”為非洲的發展爭議蒙上一層“浪漫主義”,使之難以看清??评餇栐税臀鞯睦印谀抢锎笈脑⊥恋厮姓邽榱舜笠幠^r場的建設而放棄土地——他總結其為“忽略商業化農業也是農村發展和糧食供應增加的動力,這顯然是意識形態上的?!?/p>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