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流行“香菇”風
世界各地掀起“香菇熱”,人們發現香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他菇類包括:木耳、金針菇、灰樹花、靈芝等,都具有獨特的營養和藥,21世紀初,菇類更已超越人們長期依賴的咖啡,成為世界上第二大普遍交易的大宗物資!
但是你知道嗎?目前栽種菇類的方式需要大量的橡木作為生長培養基,為了因應需求,農民必須砍伐橡木并且切塊來制成栽種香菇的優質基底;當需求量急速增加,導致世界各地橡樹林遭到過度砍伐。
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有人發現了一個新的機會:用咖啡渣廢料栽種菇類。除了可以增加香菇的產量,更能替咖啡渣找到一個永續的循環利用之道。
咖啡渣是種香菇的好肥料
從咖啡豆離開農場到沖泡完成,會產生兩個過程的廢棄物:第一層是來自農場,栽種咖啡而產生的木髓;第二層則是來自于沖泡過后的咖啡渣。嚴格審視這些產制的流程,你會發現每批咖啡原料都有高達99.8%變成廢棄物,只有0.2%變成你手上的每天喝的咖啡。
而新的創意做法,就是把咖啡樹與咖啡渣串接為菇類的養分。
菇類是以木纖維素栽種,而咖啡從樹上的果實變成飲料,過程中產生的主要廢棄物正是木纖維素。1990年,張樹庭教授證實咖啡廢料是栽種菇類的理想基底,尤其是栽種杏鮑菇和香菇,就連具有藥性的高價靈芝也可以用咖啡渣栽種。
到2008年為止,全球年咖啡渣棄置量多達2350萬噸。這開啟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逆向思考與商機,仔細計算咖啡生產與采收的廢棄物潛在價值,對農民而言,那會是一大筆財富。
一舉數得的咖啡渣
沖泡咖啡時,熱水或蒸汽高溫穿過咖啡粉或烘焙的咖啡豆,會產生消毒作用,更簡化了菇類栽種的流程。蒸過的潮濕咖啡渣放回原本裝咖啡粉的鋁箔包中,就可直接播下菇類孢子,不需再做消毒。此外,咖啡渣里的咖啡因會刺激一些菇類迅速成長,使用咖啡渣栽培菇類將可加速養菇場的產品和現金流動:投資更少、現金流量更多!
低成本、快速生產、顧客忠誠度提升、現金流量改善等優勢,在過去15年內,創造無數菇類效率化栽種,菇業逐漸變成高競爭力的全年化產業,相關的創新發明也漸漸興起,生產與營銷的新事業模型應運而生。
如今,世界各地對菇類的需求日增,價格也日趨實惠,讓這種無膽固醇、零脂肪食物在全球更加普遍。非洲和拉丁美洲也開始采用仿生模式的菇類栽種法,需求增加就會促使栽種者尋找更多的廢棄物作為生長培養基,這種“廢棄物轉蛋白質”的過程將會創造出數千個、甚至數百萬的工作機會,企業家在各地開發這樣的新商機,更能為就業困難的地區貢獻一些心力。(摘自Web Only)(編輯/袁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