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這個時候,不知道有多少大學畢業生滿懷激情,憧憬著自己美好的未來。但在高失業率的現在,縱使學有專精,也不代表求職一帆風順。對于李瑄他們來說,做喜歡的事比較重要。這樣的選擇,能否為即將畢業的你提供另一種思考?
臺灣音樂博士李瑄
別叫我流浪教師
學了35年的小提琴,2003年從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拿到音樂藝術博士學位,我到現在還沒有大學專任的教職。常常有人會問我在哪個學校專任?我會開玩笑說在6個學校專任。其實我是另一種“專任”,專門兼任,我是3個大學、3個中學音樂班的兼任助理教授。
干嘛不去一個學校做專任就好?跑來跑去,四處兼任,堂堂一個博士,這樣不是很辛苦嗎?這個道理我也懂,可是有音樂系的學校就那么十幾二十家,要有人退休才會有位子空出來,而且還要是小提琴的缺才行,有些音樂系還不一定有小提琴的缺呢。博士,只是基本要求而已。
音樂跟其他產業不同,專業分工很細,像我學小提琴,又堅持留在小提琴的領域里,不是做小提琴演奏就是教學,雖專業但小眾。我看過太多例子,如果不是真的有興趣,很多人的下場就變成除了拉琴以外,什么都不會。
臺灣的音樂系沒有在做師資訓練的,尤其是學樂器,都是師徒制,等到你去教別人時,也是把老師教的那一套教給學生。有的人會教怎么拉,卻不一定知道為什么要這樣拉。我現在一個星期有2堂課,教授對象是已經在教學生拉琴的老師,我的工作就是要讓大家知道為什么小提琴要這樣拉,而不只是怎么拉小提琴。
我也做過全職工作,在一家交響樂團,后來辭掉了,大家以為我會失業,結果恰恰相反,我在演奏上的邀約,以及教學方面的機會從來沒斷過,不僅收入增加了,知名度也提高了,為什么?
其實沒有什么特別,我一直堅持要走專業,我經常讀書,又開演奏會,再加上四處教學,這樣的工作量,不比在大學擔任專職要來得輕,甚至還要累。我追求的不是財富的累積,而是精神屋次上的提升,在教學上得到滿足。
有人以為我是流浪教師,我不是。流浪教師是有教師資格,卻因為沒有教師的缺,找不到工作;我不是沒工作,我只是非專任而已。
如果我拿到博士回來,就在大學做專任,現在也是副教授了,一個星期上10堂課。一個月也有七八萬元(新臺幣,下同),看在別人眼里。地位高待遇也好。我現在雖然比較辛苦,但相對地,收入也比較高,我覺得也比較有成就感。工作的定義,不是只有固定的工作才叫工作。
醫療耗材業務員侯佳萍
有錢賺比較實在
法律系是熱門科系,大家都認為畢業后找工作應該很容易,可是每年司法特考的錄取率只有個位數,少得可憐,另外,就算考上律師,接案量不足,也沒辦法養活自己;所以我在畢業一年后當機立斷,放棄法律這條路,跑去當醫療耗材的業務員。
我不想繼續增加父母的負擔,便到藥商公司當工讀生,幾個月后公司主管看我個性活潑外向,問我要不要出去跑業務,意外讓我找到人生另一個方向。
剛開始,我很排斥業務工作,以為要像保險業務一樣到處拉客人,想說一個本來要當律師、司法官的人,現在卻要對人鞠躬哈腰,擔心自己放不下身段:可是在經濟壓力下,還是決定試試看。
賣東西當然要對產品有一定的認識,而且我賣的是醫療用的心臟耗材,客戶都是專業的醫生,要是不了解產品,根本沒辦法推薦。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背產品名稱,每天上班就是做產品介紹及考試,8小時就只重復這兩件事,回家后再背產品英文名稱背到半夜兩點,為了記產品的英文念法,翻譯機都快被我按爛了。
當業務被打槍是很正常的,常常遞名片給醫生后,醫生看了一眼就把它放在桌上,遇到這種狀況就知道這筆生意談不成了,還好醫生都是文人,不太會當面給人難看;當然偶爾也會有醫生故意刁難—司我病人應該要用什么產品。說真的,我不是醫生,這種情況最好不要裝懂,就說醫生你比較專業你來決定就好了。
當業務最重要的一個本事,就是要和客戶東南西北地亂聊,我什么都能扯,但最怕別人問我什么科系畢業的,通常我都說自己念文科,要是對方再細問,才會坦承是法律系畢業。這時對方通常會瞪大眼,一臉吃驚樣,畢竟在這行,讀法律的人很少。
以前班上的男同學,現在大多是檢察官,女同學則是書記官,再不然做的也是法務相關行業,只有我是特例。不過論起薪水,我現在薪水大約6萬元左右,雖然沒有法官、檢察官來得好,可是已經比書記官及其他法務行業多了。
要說轉行有什么遺憾,頂多就是開同學會時,大家分頭討論各自的案子,我沒辦法插話;有次在電視上看到當檢察官的同學,覺得很有趣,沒想到身邊的人會出現在新聞中,看了一會兒后我又轉身做自己的事了。對我來說做哪一行都一樣,有錢賺比較實在。
直銷業務陳右錚
立定志向畫漫畫
臺北政大社會系畢業后,我沒有從事相關工作,反而跑到軟件公司畫動漫。不要以為我不務正業,對我來說,這才是夢想的起步。
14歲那年,我看了《亂馬1/2》這部漫畫后就立志要當漫畫家,但在升學壓力下,只能把畫畫當消遣,直到念大學后才有時間作畫、投稿。
土耳其語不是我想念的,為了畫漫畫,我決定轉系,學些對漫畫創作有用的東西,這才發現很多同學和我一樣志不在此,結果大一學期結束時有25人申請轉系,班上也才28人而已。
我很喜歡高橋留美子的漫畫《相聚一刻》,還會看到哭出來,有個漫畫評論家認為高橋老師能夠畫出這么深刻的漫畫,一定有社會系的背景,我想效法高橋老師,決定轉到社會系就讀;好玩的是口試時,我老實告訴教授轉系原因,沒想到教授覺得這個理由很有趣,讓我順利轉系成功。
很多人畢業后的工作和就讀科系毫無關系,可是這又如何?我讀土耳其語系時,一堆同學認為念這個沒用、想轉系,但是當我轉進社會系后,這種情況還是重復上演,不少社會系的學生修雙主修,因為大家都知道社會系出來能做的工作不多、薪水又少,我有同學畢業后去當會計、律師助理,和所學差了十萬八千里。
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比較重要,就算工作后才找到想做的事也沒關系,我比較幸運,早在初中就立定志向,知道念什么對我有幫助。雖然做的是電腦動畫,但我把在校所學融入畫作里,譬如我曾經畫過大學生到兒童服務隊帶小朋友的漫畫,也開發過幼教游戲軟件,雖然不是第一線的社工人員,也算不枉所學,沒有欺騙教授。
我投稿過非常多次,卻一直沒機會出版作品,曾有出版社覺得我的漫畫不錯,可惜主角不是帥哥美女,不能賣錢,他們出版一定會以商業為考量。為了圓夢,我加入直銷公司,除了錢賺的比較多,還有閑暇時間可以接案子、畫漫畫,我打算存到一筆錢后,為自己出版作品,盡情做我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