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借著采訪“兩會”的機會,近距離觀察中國同行對工作的投入和熱情,可以切身感覺到他們確實很認真看待自己作為媒體工作者,在這個年度重大政治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各個會議地點的場內和場外,他們的身影無所不在。他們有的拿著錄音筆、背著相機,有的手持麥克風、扛著攝影器材,圍堵采訪各界新聞人物,希望從中獲得有價值的新聞材料。
在呈現方面。無論是報紙或各大新聞網站,“兩會”新聞在會議期間往往都獲得顯著篇幅的處理,許多熱點問題通過這些報道和評論被反映出來,體現了媒體促進社會討論和傳播各方意見的功能。
這樣的印象和感受或許不是什么值得特別書寫的重大發現。但觀察一些中國媒體如何在努力發展的同時承擔風險和挫折,對我這個初涉中國不久的外媒記者來說,還是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中國媒體在嘗試設定議程并進行監督的過程中,對于現實的把握至關重要。
把握好對現實問題的關切距離和形式,從而在大環境中充分發揮監督的力量,對中國媒體來說,任重道遠。而其實越有難度的工作,往往更能體現堅持的價值,還有繼續的必要,其中的精神也讓人越加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