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網站設計10多年的黃維菁,見同事收到一盒來自日本的禮盒,下定決心要在網絡賣會說話的字母巧克力。
下班時刻,臺北市敦化南路涌現逛街人潮,一名年輕男子轉進Yume Talking Choco門市,站在柜前半天才靦腆地說:“我想跟一個女孩表白,不知挑什么字母才好?”
柜臺小姐顯然很有經驗,迅速用字母巧克力拼出“I LOVE YOU”的字樣。男子臉上寫滿害羞:“會不會太露骨?”柜臺小姐微笑鼓勵:“就因不好意思說出口,才讓巧克力幫你說!”男子點頭,帶著滿意和期待離去。
收禮 引發商機
Yume Talking Choco是由網站老玩家黃維菁、陳鴻儀合作經營,2人曾分別是春水堂娛樂科技“阿貴網站”的策略聯盟總監、創意總監,離開“阿貴”各自打拼后,又因巧克力而走在一起。
2007年從網絡設計跨界賣字母巧克力,對黃維菁而言,全是因為一次驚艷。“有一回同事收到日本朋友送的字母巧克力,感動到舍不得吃,也在辦公室引起一陣騷動。”
那幾天,黃維菁一直有個念頭,“既然臺灣沒有類似產品,為什么我不賣呢?”說做就做的個性,讓她一頭栽進這陌生的行業。
黃維菁是搞網站的,不擅長烹飪,只好尋求朋友的協助。她找了領有廚師執照的朋友徐瑞霞,負責字母巧克力研發,同時將銷售渠道鎖定自己最熟悉的網絡,設計出“字母鍵盤”購物車,并以“Talking choco”為名,彰顯產品傳達心意的特色。
塑形 精確溫控
只是,銷售設計完成,巧克力制作卻始終不穩定。黃維菁說:“瑞霞雖然領有中餐廚師執照,原料也采用法國CACAO BARRY、比利時貝可拉二大品牌,但我們對巧克力畢竟不熟,剛開始一直拿捏不到巧克力應有的溫度和濕度,只能不斷試驗及向專業巧克力師傅請教。”
字母巧克力是以調溫巧克力做法為基礎,再灌入字母模具中塑形。但巧克力極為嬌貴,必須先融化調溫至32度才能灌模;冷卻到18度才能脫模,而且濕度一定要控制在60~65度之間,否則不僅塑形不易,巧克力也容易“流汗”,導致表面出現氣泡及口感不佳。
控溫之外,模具則是另一大挑戰。“字母要漂亮,一定要有好的模,我的創業成本一半以上花在模具上。”黃維菁邊笑邊吐吐舌頭,“開一個字母模就需要3萬元(新臺幣,下同),加上表情符號和數字,開模金額高達60多萬元。”
“那時一切都處于摸索狀態,巧克力成功脫模比例只有兩三成,但銷售已開跑、訂單也來了。遇到情人節、圣誕節訂單大增,根本制作不及,有時甚至要開車去追宅配車。”
納股 添購模具
黃維菁承認,隔行如隔山,雖然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卻未曾有過放棄念頭。“還好我不認輸,才能成為臺灣第一家字母巧克力專賣店。”
2008年底,以“H”名號走紅的網絡博客陳鴻儀,對會說話的巧克力大感驚奇,進而表達合作意愿。由陳鴻儀的巧食媒體公司投入260萬元資本,占60%股權。
從百分之百獨資,到如今釋出一半以上股權,難道不覺得可惜嗎?黃維菁神情堅定地說:“有朋友告誡我要小心被‘吃掉’,但我卻覺得它就像我的寶寶,有更多人一起照顧它,豈不比單打獨斗更好?再說我們是十幾年的朋友,很清楚彼此的長處,幾乎沒有磨合問題。”
黃維菁細數,“巧食”入股后,模具得以重新添購,材質也從食用塑料模提升到壓克力模,制程更為穩定,巧克力成品也較過去光滑漂亮。“過去淡季月營業額約10萬元,旺季約40萬元;現在淡季即有80萬元、旺季甚至沖到兩三百萬元。”
傳情 感染幸福
目前,黃維菁的工作著重在制程意見的參與,網絡和門市銷售皆由陳鴻儀接手,陳鴻儀說:“之前只做網絡銷售,現在增辟門市,一年多下來,門市收入和網購不相上下。”另一方面,制作、出貨、備貨流程更有系統,產品也增加地瓜條、水果條、抹茶、玫瑰、杏仁、伯爵紅茶、覆盆子、生巧克力等口味。“以前遇到節日,常會出貨不及,現在冷藏設備和人手增加,就算突然爆量也不怕。”
經常幫客人組合字母的員工Jill說:“這份工作很容易被幸福感染。”她透露,曾有一個男生同時要傳達心意給6個女孩的訂單,也有男生用巧克力打情罵俏,訂制“TO MY BITCH(給我的小母狗)”送女朋友,還有不少老板在尾牙送“YOUARE NO1(你是最棒的)”給員工。
黃維菁點頭微笑,“會說話的巧克力,不只給人驚喜,還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不過我們對客人數據一定保密。”
(編輯/王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