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此時是新陳代謝的時期,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旺盛起來,活躍于機體表面。和冬季不同的是,夏季藥補尤其講究益氣生津。
所謂益氣生津,是指既要能夠補益陽氣又能生津液,選用的藥要平和、微涼,切忌滋膩、溫熱。這是因為夏天氣候炎熱,汗出過多,耗氣傷津,對于老人、體質虛弱之人尤應注意。那么哪些藥物可以入圍夏季“益氣生津”藥補之選呢?
常用的益氣生津藥物
五味子《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并認為本藥功能“主益氣、咳逆上氣、帶傷羸瘦,補不足,強陰、益男子精。”大養生家孫思邈說:“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補五臟氣。遇夏月夏季之間,困乏無力,無氣以動,與黃芪、人參、麥冬,少加黃柏煎湯服,使人精神頓加,兩足筋力涌出。”“六月常服五味子,以益肺金之氣,在上則滋源,在下則補腎。”這里的五月、六月,是農歷,正值夏天最熱之時。可見,五味子有良好的補虛健身作用,常服能使人增強體力。本品單用即有效,如用五味子為末,以酒送服,每次3克,日服3次(見《千金要方》)。
據藥理研究,五味子能使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過程加強,促進二者的平衡,有利于神經衰弱的恢復,并能改善人的智力活動,提高工作效率,亦能增強體力,增強機體對非特異性刺激的防御能力。因此,五味子是一味良好的保健藥品。
冬蟲夏草本品溫腎益精,補肺益氣,且溫而不燥,平補陰陽,為補虛療損之良藥。如《文房肆考》載:孔裕堂之弟患怯,汗大泄,雖盛暑處密室中,猶畏風甚,病3年,醫藥不效,以冬蟲夏草和葷蔬燉食而漸愈。足見本品常服確能補虛療損,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若該藥與雞、鴨、肉類一同燉服,則滋補作用尤著,如《本草綱目拾遺》載:以蟲草與老雄鴨同用,加醬油、酒蒸食之,用于病后虛損、體弱多病者。
現代研究證明,本藥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營養成分,確有較佳的滋補強壯作用。近年又發現本品有抗腫瘤作用。本藥保健成品制劑較多,如“蟲草雞精”“蟲草精”“蟲草酒”“蟲草速溶茶等”,均屬上乘的滋補強身藥品,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深受人們歡迎。
酸棗仁味甘、酸,性平,有養心益肝、滋補安神、斂汗補虛等功用。《神農本草經》說其“久服安五臟,輕身延年”。
現代研究證實,本藥有良好的鎮靜、催眠作用,單服即有效,可用酸棗仁粉9克,臨睡前以竹葉9克煎湯調服,用于勞傷心神,心血不足,虛煩不眠者。
玉竹本藥為養陰生津之佳品。《神農本草經》載其主“諸不足,久服去面黑(黑干),好顏色,輕身不老。”《本草拾遺》曰其“主聰明、調血氣、令人強壯”,單用即有效。
現代研究證實,本藥確有強壯作用,且有較好的強心作用,可用于各種心臟病引起的心力衰竭。但其力緩和,宜久服。總之,玉竹用于體弱者,可作一般滋養用,屬清補之品,久服則消除疲勞,強壯身體,抗衰防老,延年益壽,故為康復保健的常用良藥。
益氣生津藥膳必選食物
益氣生津除了使用藥物以外,還可采用藥膳療法,不少食物皆具有益氣生津的作用,下面介紹較常使用的幾種:
鴿肉味甘、咸、性平,功能補氣、益精血,可用白鴿1只,去毛及內臟,切小塊,與淮山藥、玉竹各50克共燉,熟后食肉飲湯,可治療消渴飲多、氣短、乏力。
黑豆味甘、性平,功能補腎滋陰,補血明目,消腫利水。本品營養豐富,與黃豆相近,而含蛋白質高于黃豆,可煮食,對病后體弱之人有滋補作用;由于黑豆入腎,能補腎滋腎,還能補血明目,老年人經常服用有益健康,有益于延緩衰老,可烏發。
木耳能益氣補腦,潤肺生津,是天然營養滋補佳品,也是菜中珍肴。其補益力強,滋潤力強,老幼病弱,皆宜服食。久食養榮強志、健身、長壽,據報導還有抗癌作用。
松子味甘、性平,營養價值很高(含蛋白質16.7%,脂肪63.5%,碳水化合物9.8%,還有鈣、磷、鐵,不飽和脂肪酸等),有較好的滋補健身作用,老幼咸宜。松子補腎益氣、養血潤腸的作用較顯著,對老年體弱便秘、暈眩腰痛、小兒生長發育遲緩均有較好作用,常食者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