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養”其實比“治”更為重要。許多臨床經驗證實,善“養”者,不僅血壓控制得好,而且中風事件的發生率會明顯降低。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這一點已經得到人們的認同。有許多高血壓患者對控制血壓有種急迫的心情,總希望通過吃藥以最快的速度把血壓降下去,而且最好吃了藥,血壓就別再升起來。但這是不切實際的。因為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養”其實比“治”更為重要。許多臨床經驗證實,善“養”者,不僅血壓控制得好,而且中風事件的發生率會明顯降低。這里,就為高血壓患者介紹“8時養生法”。
氣溫驟降時
高血壓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他們對環境溫度變化的適應性較差。當遇到寒冷刺激時,體內腎上腺分泌增強,而腎上腺素增多會使血管收縮引起血壓明顯上升。在臨床上發現,每當寒流過境、天氣降溫之時,便是腦溢血的多發之日。
養生要點:氣溫驟降,要做好防寒保暖。
貪煙嗜酒時
吸煙與飲酒是高血壓患者發生中風的重要原因。因為煙酒可直接刺激人體的中樞神經,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這對患有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的人來說是極為不利。
養生要點:戒煙限酒。
極度興奮時
心理醫學研究表明,人在憤怒、悲傷、恐懼或大喜時,可致血壓驟然升高,心率加速,從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突發。因此高血壓患者不但要避免生氣、著急,而且在看那些場面驚險、情節緊張的打斗片、警匪片、恐怖片時,以及在麻將桌上“戰斗”時都要有所節制,不要過于激動,以防樂極生悲。
養生要點:心態平和,避免激動。
清晨6~9時
清晨,人剛在夢鄉醒來,體內元氣尚未完全恢復,體溫也較低,血流緩慢,如果突然起身或劇烈運動,會引起血壓不穩和腦供血不足而出現眩暈。另外,這一時間,體內水分缺乏,血液濃縮,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長期下去,就可能形成血栓,而一旦血栓形成就易發生缺血性腦中風。
養生要點:晨起后適當地喝些開水、牛奶,晨起不要劇烈運動。
餐后1小時
據醫學專家測定,不當的飲食活動,如暴飲暴食,會使血壓產生明顯波動,幅度可達20~30毫米汞柱,易導致心絞痛、心肌梗死等發生。因此,高血壓患者在不能暴飲暴食,飯后也不要立即做活動量大的事情,以免突發不幸。
養生要點:吃七八分飽,別貪多,別求快。
屏氣排便時
下蹲排便時,由于腹壓加大,可使血壓升高,特別是在便秘時,屏氣用力排便,會促進全身肌肉、血管收縮,致使較多的血液充盈顱內血管,易導致腦溢血發生。
養生要點:平時多喝白開水,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若遇便秘,切忌用力排便,可借助開塞露。
洗浴時
洗澡時,高血壓患者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幾率頗大。這主要是因為在熱水或冷水刺激下,血管功能發生波動。年齡大的高血壓患者,這點更為明顯。
養生要點:洗浴時水溫不能過高,時間不能過長。
性生活時
性生活過程中,由于情緒激亢、心跳加快而使血壓驟升。
養生要點:發現不適,立即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