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強調以人為本,科學決策,在用人上也是“任人要唯賢”、“任人要避親”。但我認為,凡事都不能過,都應該有個度。毛主席也說過,中國共產黨是在一個幾萬萬人的大民族中領導偉大革命斗爭的黨,沒有多數才德兼備的領導干部,是不能完成其歷史任務的;必須善于識別干部,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時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歷史和全部工作,這是識別干部的主要方法。
任人固然要避親之嫌疑,但和自己不熟悉、走得不近的人,怎么去了解他,怎么去認識他的能力與水平呢?用人無外乎調查、了解和考核,調查、了解只是一個方面,考核只能證明一個方面能力的強與弱,關鍵還是要經常在一起,才能深入了解所用之人的長處與短處。古時就有宋朝呂元膺“一棋識人”的例子。那么今天基層部隊人才應具備哪些素質和綜合能力呢?基層干部應具備處理事務的能力、協調關系的能力、決策能力、做思想工作的能力和匯報的能力。內舉避親固然無可非議,但若一概而論未免有些造作。
當然,用人如果一味地追求用身邊的人,最終的結果會導致部隊人才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上的被動,會帶來消極的、負面的影響。要將確實有才能的人用到合適的崗位上,發揮其最大效能,這樣才能調動整個部隊干部的積極性,大家才有盼頭、有信心。而今,對南方沿海官兵而言,軍地差別還是存在的,基層干部本身工資收入不高仍一心一意在干工作,如果在用人上稍微有些偏差,大家會對領導失去信心,導致部分干部積極性下降,結果就是部隊的建設受影響。“正確的政治路線要靠正確的組織路線來保證。中國的事情能不能辦好,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能不能堅持,經濟能不能快一點發展起來,國家能不能長治久安,從一定意義上說,關鍵在人。”
古語云:“不矜細行,必累大德”、“道自微而生,禍自微而成”。一個人的道德品行如何,從很多的細小問題上就能反映出來。“因小而識大”,識人本應于細微處,但現實生活中一些人卻忽視了這一點,以致犯下用人失察的錯誤。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在識人問題上,應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小節看到大節,不為假象所迷惑,不因其小而忽略,不要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為了朋友、戰友的一點面子,而濫用自己手中的用人權利,最終流下“悔恨的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