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上午,一位老人在一家銀行營業部的大門前哭泣著,向人們訴說著他的不幸。
老人姓孟,老夫妻倆單獨生活,經濟來源靠他踏三輪車。那天早晨,老伴對他說:“快過年了,你到銀行去把小折子上的3000元取回來,買些米、油,辦辦年貨。大兒子買房子,還等著你2000元還債呢!”老孟心里歡喜,辛辛苦苦踏一年三輪車,總算積攢下3000元。
老孟吃過早飯,踏著三輪車往銀行去。臨行前,老伴再三叮囑:“拿了錢,立即回家啊!”他高興地答道:“你放心,我知道的!”到了銀行,老孟取了3000元,在柜臺上數了幾遍,放進棉襖內袋里。
他走出營業廳大門,兩手剛剛抓住三輪車車把,一個中年漢子滿面春風地對他說:“大伯,您三輪車能把我送到朋友家去嗎?”“送到哪里?”“我是外地人,具體地點我說不上來。但是,我去過他家,隱隱約約還記得些,你慢點兒踏,幫助我找,我給你5塊錢。”老孟心里樂滋滋的——到銀行拿錢,順便又掙了5塊錢,真是一舉兩得。三輪車慢悠悠地向前,兩個人愉快地交談。中年漢子告訴老孟,他姓熊,在深圳做生意。最近,由于朋友幫忙,買了10萬元新加坡債券,只花5萬元。這種債券利息很大,如果著急要錢用,到銀行1比1兌換現金,還有利息呢!這人一個勁地吹噓著:“外面的世界大啦,鈔票多的是,只要有朋友,隨時可賺到大錢。我在深圳認識了寶應的這位朋友,我們如兄若弟,有官同做,有馬同騎,有錢伙用。我這次特地拜訪他,送5萬元債券來,給他一個驚喜。”按照這人的“記憶”,三輪車向東,向北,左彎右拐,踏進一個小巷道,老孟累得滿頭熱汗直冒。“大概就在這一段了,您停車吧,我自己慢慢地找。”這人好似憐憫地說:“大伯,辛苦您了。您真是個熱心人,值得我交個朋友。您呀,實在太窮了!我想幫您一把,把債券轉讓一部分給你,挑你發個財。”“不能不能!”老孟雙手作揖:“你是送給你朋友的,我不能碗里分羹!”這人豪爽地笑起來:“不要緊的,我帶來的債券多著呢!”于是,老孟掏出3000元,買下了6000元新加坡債券。
老孟一陣興奮,春風得意地踏著三輪車到了銀行。營業員問他:“老爺爺,這是幾張廢紙,您從哪里撿來的?”他嚇得混身直打戰,方知上當受了騙。
老孟好像做了一場夢,跨上三輪車,按照原路拼命地踏去,一邊哭,一邊大聲咒罵著:“缺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