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期對于推出國際板的討論日趨高漲,監管層也多次高調表示推出國際板的構想,不過,對于國際板推出的具體形式,卻是百家爭鳴。有感于此,筆者將在本文就國際板推出的一些具體方式做一次初步的探討,主要包括國際板的掛牌形式、上市公司的選擇標準、募集資金投向以及國際板推出后A股市場的估值體系等。
[關鍵詞]國際板 B股 CDR 募集資金投向 估值體系
國際板是指境外企業在A股市場發行上市,而這部分企業將被劃分到一個專門的板塊。
2009年3月,央行在《二〇〇八年國際金融市場報告》中提出了建設國際板的構想,“在股票市場,進一步研究紅籌企業回歸A股市場以及推進國際板建設的相關問題,增強中國證券市場的影響力和輻射力,提升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這是監管層首次提出“國際板”的構想。此后,國際板成為A股市場各方熱議的焦點。
2010年1月14日,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指出,完善市場體系和功能是2010年工作的重點,其中包括探索境外企業在境內發行上市的制度安排??梢姡瑖H板已經提上了證監會的日程。在這種預期下,國際板的推出只是時間問題。但是,推出之前,仍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一、掛牌形式
在央行提出建設國際板的構想之后,“借助B股推出國際板”曾一度成為市場的預期。這樣的預期不無道理,目前B股市場極度缺乏流動性,多個主要市場功能已經喪失。隨著中國股權分置改革的完成,解決歷史遺留的B股問題越來越成為市場的呼聲。在2009年11月間,B股指數大幅上漲了19.33%正是充分反映了市場的這種預期。
但是,這種預期的可行性仍然存在諸多爭議。B股市場是直接用美元結算的股票市場,而在當前人民幣資本項目沒有完全放開的情況下,采用B股建設國際板,境外公司上市所募集資金的投向就成了問題,如果無法順暢地投資于國內,那么,這種意義上的國際板將有可能從國內“抽血”。
按照這樣的邏輯,境外公司在國際板上市,可選擇的方式主要有兩種:直接IPO和發行中國存托憑證(CDR,China Depository Receipt)。
與IPO相比,CDR的發行方式較為復雜,其基本程序為:境外公司增發新股或股東出讓存量股票,由境外券商將上述股票交付托管銀行,其后,預托銀行在A股市場發行相應的CDR并交付內地券商,內地券商再將CDR發售給內地投資者,并將融資款項通過預托銀行和托管銀行交付境外券商,境外券商再將募集資金交付給境外公司。
基于以上理由,境外公司在A股市場直接IPO將是目前為止的最佳選擇。
二、上市公司選擇標準和募集資金投向
在人民幣資本項目沒有完全放開的情況下,如果選擇直接IPO的方式推出國際板,上市公司選擇標準和募集資金投向也將受制于目前的外匯體制。
在這種情況下,2005年3月由央行發布的《國際開發機構人民幣債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值得借鑒。
該《辦法》的相關規定,實際上對擬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國際開發機構做出了兩個方面限制,一是國際開發機構應該擁有中國境內業務并達到一定規模,二是所募集資金項目仍需投資于中國境內。這一方面規避了境外公司在中國境內融資可能造成的“抽血”,另一方面,也規避了目前人民幣資本項目沒有完全放開的政策障礙。
據《金融投資報》報道,2009年11月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嘯東在第八屆中國金融市場年會上透露,國際板上市公司應有中國業務。這實際上透露了目前階段監管層推出國際板的基本思路,即與國際開發機構申請發行人民幣債券基本相同,擬在國際板上市的境外公司需有中國境內業務并達到一定規模,而在目前的外匯體制下,募集資金投向也將是中國境內,這將與設立之初的B股的“招商引資”作用起到異曲同工的效果,而且不會造成對中國境內資金的“抽血”,同時,境外企業在在境內開展業務也將有效地規避外匯風險。更為重要的是,這將使國際板的推出獲得更廣泛的支持,因為這樣可以避免國際板使境內投資者產生境外公司境內“圈錢“的印象。
三、估值體系
A股市場與境外市場有著不同的估值體系,在牛市,境外成熟市場的平均市盈率可達25倍左右,而A股平均市盈率在牛市卻可能高達70-80倍;同樣,在熊市谷底,境外成熟市場的平均市盈率可低至5倍左右,而A股的平均市盈率卻很難低于15倍。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眾說紛紜,包括新興市場的成長性、A股容量過小和投資者的成熟程度等諸多解釋。不過,境外公司在國際板上市之后,到底是遵從A股市場的估值體系,還是境外的估值體系,在國際板正式推出之前,還不得而知。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必須做好應對A股定價權旁落的風險。同時,現今A股市場雖然與境外市場的聯動性日益加強,但仍不完全同步。在引進境外公司上市國際板之后,有可能加大境內外資本市場的聯動性。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潛在的風險是:境外金融風險向境內傳導的速度將加快,力度將加大,這增加了國內金融市場的安全系數,同時,也對國家的金融監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不可否認的是,在IPO過程中,我國現行的詢價機制在實踐運用中卻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有待完善,而IPO的定價機制(如發行市盈率過高等)也為眾多人士所詬病,因此,在推出國際板之前,改革目前的發行體制和定價機制應該首先提上日程,至于改革的具體措施,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贅述。
參考文獻:
[1]二〇〇八年國際金融市場報告,中國人民銀行上??偛繃H金融市場分析小組,2009年3月.
[2]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2010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0年1月14日.
[3]國際開發機構人民幣債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中國人民銀行,2005年3月.
[4]劉嘯東.外企A股上市須先試點,金融投資報,2009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