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國家,開玩笑、作弄人被視作生活幽默的一種,親朋好友之間偶一為之,無傷大雅。還有人把捉弄人當成興趣嗜好來經營,想盡辦法出奇制勝;或者擴大成公開活動,大家一起搞怪搞笑。
小個子復仇記
42歲的喜劇演員湯姆·梅比(Tom Mabe)從小就是惡作劇神童。8歲那年,家住肯塔基州劉易斯維的梅比在家門口的草坪堆了個雪人,結果被幾名青少年開車輾過。他再堆一個,又被撞得七零八落。第三回,梅比把雪人堆在一座消防栓上。他回憶當時情景:“那幾個家伙把車撞得面目全非,水噴得滿地都是。我卻裝無辜:哇,沒想到有人這么無聊,居然開車撞雪人。那時候我個子很小,但不能白白被欺負。惡作劇雖然不怎么光明磊落,但可以幫我討回公道。”
現在梅比身高193厘米,但仍然保有兒時的小個子精神,目前專攻如何折磨電話推銷員。有一回,一群電話推銷員到美國首都華盛頓一家飯店開會,梅比也住進這家飯店,從晚上開始卯起來打電話,向這些推銷員推銷安眠藥,一直打到凌晨3點。后來旅館柜臺經理懇求梅比不要再打了,因為有一名客人簡直快抓狂了。梅比表示他會妥善處理,然后再打一通電話給那個抓狂的推銷員,模仿經理的口吻:“先生,對于你的睡眠遭到打擾,本公司感到十二萬分抱歉,因此要打破慣例。補償你的損失。”
“謝天謝地。”對方回答。
“我現在就補償你……”然后梅比唱了起來:“寶寶睡,快快睡……”
最得意的惡作劇:“有一天,我看到一家麥當勞外面蹲著幾個街友,于是打電話到那家店找經理。假裝我是警察,店外的街友則是我的臥底同事,然后讓那個經理自愿為他們送上漢堡與熱咖啡。”
最欣賞的惡作劇:“我的死黨吉姆·克拉克帶老婆、孩子到動物園玩,快要離開的時候,一家人突然拔腿狂奔,對正要入場的民眾大喊:‘快跑,它追過來了!’大家不明就里,到處找掩護,甚至跳上野餐桌!”
悔不當初的惡作劇:“13歲那年,我看到路邊有一頭死鹿,馬上跑回家穿上圣誕老人服裝,再回來躺在那頭鹿旁。這時正好一輛校車經過,車上的孩子以為圣誕老人被車撞死了,嚇得大哭。現在回想起來,覺得自己真有點過分。”
你來我往大對決
“大學幽默”(www.coll.egehumor.com)網站劍拔弩張,一場惡作劇大戰正打得如火如荼,兩位網站作家史崔特·塞德爾與阿默·布魯曼菲捉對廝殺,剛開始只是小試身手,不過戰況很快就越演越烈。
阿默決定來個大的。他偷偷安排27歲的塞德爾和交往3年的女友到紐約洋基隊球場看比賽,然后在記分板上秀出塞德爾的求婚啟事,并由埋伏在一旁的攝影師錄下兩人的反應。結果讓人不忍卒睹:塞德爾的女友果然大吃一驚,更驚訝的是塞德爾本人,因為女友居然接受求婚!他大聲喊冤:“求婚啟事不是我登的!我沒有想要跟你結婚!”塞德爾的女友賞了他一巴掌,掉頭就走。兩人就這樣分手。
塞德爾很快發動反擊:有一次馬里蘭大學舉行籃球比賽,他安排阿默參加中場休息時間的
梅比的電話惡作劇
一名電話推銷員打電話到梅比府上,結果越扯越遠。
“哈羅?”
“請問梅比先生在嗎?”
“請問哪里找?”
“我是麥克。你被選中參加本公司的全數碼衛星系統,完全免費,你只需要……”
“我先問你一件事,你認識梅比先生嗎?你是他的朋友嗎?”
“不,我不是,其實我只是打電話來,嗯。提供……”
“等一下,各位,把尸體照相,到處看看有沒有指紋可以采證。(回到電話推銷員)我先讓你知道這里的狀況,現在這里是犯罪現場,梅比先生已經遇害,我是克拉克警官,正在進行謀殺案調查。請問一下,你和梅比先生有什么樣的生意往來?”
“我,我跟他沒什么來往。很抱歉打擾你……”
“你先不要掛電話,我們已經追蹤到你的號碼,可能要請你過來接受偵訊。”
“不,你不了解情況,我打電話來只是要……”
“不了解情況的人是你,如果你不想吃上妨礙司法調查的官司,你就給我乖乖拿著電話。”
“你可不可以跟我的上司談……”
“我們會聯絡你的上司。首先,告訴我你的發話地點。”
“科羅拉多州,利特頓市……”
“(假裝對別人講話)通知利特頓市警方,直接找重案組,告訴他們這個人牽涉一樁兇殺案與搶劫案。”
“你們真的要通知利特頓市警方?拜托,我離你們幾百公里,而且根本不認識被害人。”
“這都是例行公事,現在請你告訴我,昨天晚上8點到10點之間,你人在什么地方?”
“別這樣。你們嚇壞我了……”“50萬美金投籃”。主辦單位帶阿默到一間辦公室填寫表格,他趁這個時候邀請全場觀眾共襄盛舉,大家一起惡作劇。阿默回到球場,蒙上眼罩,從球場中線投籃,雖然離籃筐至少五六米,但是觀眾非常配合,全都瘋狂喝彩,就像他投中了似的。阿默也信以為真,以勝利者姿態繞場一圈,興奮得大喊大叫,不停揮拳。“壓軸好戲是假支票頒發典禮,頒獎者不是別人,就是我,這時阿默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蠢事。”塞德爾說。
塞德爾欣賞的惡作劇:“樂透惡作劇值得推薦。先錄下一場樂透開獎節目,然后買一張與頭獎號碼相同的新彩券,送給一位朋友,接著找一堆人來看開獎‘實況’。”
金玉良言:“惡作劇難免帶一點壞心眼,但是壞過頭就會讓人難以消受。”
鬧你千遍不厭倦
今年1月,一個極冷的星期一早晨,紐約的地鐵照例擠滿了通勤族,但是他們可沒料到這一天會大開眼界。車廂里出現一批怪怪的乘客,有上班族也有大學生,他們脫掉長褲與裙子,泰然自若地只穿內褲,前往聯合廣場集合。乘客有的目瞪口呆,有的竊竊私語,有的不敢正視,有的樂不可支。一年一度的“地鐵無褲日”(No PantsSubway Ride)今年是第九次舉行,主辦人查理·陶德與他的惡作劇團體“隨處即興”再度成功出擊。
陶德的惡作劇完全讓人出乎意料,他有個興致勃勃的怪使命:“大鬧各種公共場所,制造混亂與樂趣。”他的團體每年出擊大約10次,例如到紐約市政府找一對剛公證結婚的新人,舉行臨時湊合的婚禮宴會。“中央車站木頭人”也是經典之作,號召200人在高峰時間來到紐約中央車站的大廳,先是四處晃蕩突然間全部站定不動。
31歲的陶德,老家在南卡羅來納州哥倫比亞市,2001年遷居紐約。有一次他到紐約東村的一家酒吧,假扮另類搖滾歌手班弗茲(BenFolds),人生從此改觀。
陶德回憶說:“好多人跑過來和我合照,酒保也請我喝酒,甚至有個女孩把電話號碼塞給我。”他強調:“最讓我得意的是,大家雖然被騙了,但都一笑置之。惡作劇結束后,我并沒有嘲笑大家說:‘哈哈,你們都上當了。’而是謝謝每一個人,然后才離開。我給他們制造了一個好話題,就算上Google搜索后,發現班弗茲本尊比我大10歲,這樣的經驗仍值回票價,他們會一次次告訴不同的朋友:‘那個家伙居然假扮班弗茲!’”
最得意的惡作劇:“2005年我們湊合了一群樂手,在紐約舉行了一場冒牌U2屋頂演唱會,由我充當主唱波諾(Bono)。演唱會進行了20分鐘,幾百名民眾圍觀,氣氛狂熱……最高潮時刻就是警察趕來,把我們統統逮捕,罪名是制造噪音。”
最欣賞的惡作劇:“羅伯·寇克曼在他的網站cockeyed.coM張貼一份假的星期五餐廳菜單,要網友印下來,到餐廳吃飯時夾進真正的菜單里。假菜單表面上是根據阿金減肥法的建議,內容卻相當惡心,例如花椰菜泥配上煎培根。再加兩大塊奶油。我特別欣賞寇克曼廣邀網友參與的做法。”
人人可玩的惡作劇:“我的大學室友對我玩過這招:趁我不在的時候,把寢室里的每一樣東西都包上錫箔紙,并關上窗遮住燈。我回去后要先找出手電筒,再被眼前的情景著實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