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年前,時任上海市長的汪道涵構思上海要辦世博,著眼的是上海重塑國際金融地位,并作為上海50年的發展動國力,今日世博會開張,中國的知識精英門,正在為世博是“盛世”還是“被盛世”而爭吵。如何看世博和“世博經濟”,可能要爭論到世博結論之后。
從5月1日開始,大約半年時間,中國的窗邊都掛著一個世博會的風鈴。世博會給上海帶來什么?北京奧運會有“奧運經濟”,上海世博也有個“世博經濟”,中國的“世博經濟”不容易琢磨。
名牌消費 買氣驚人
上海為辦好世博會,給上海人編了一本《文明觀博200問》的行為指導,其中有個經典問答專門針對法國客人。除提醒上海市民不要穿睡衣上街,一旦跟法國人接觸,“對政治、金錢、價格等話題應盡量予以回避”。
但法國人很希望跟中國談金錢和價格。世博的法國館里,法國人把他們的名牌精品都搬來了,法國人最在意的世博,還是中國的市場,特別是名牌精品的市場。世博試運行和開幕,法國館果然是最受歡迎的國家館之一。除了法國國寶,人們最熱心的是Lv等展品,是法國館頂層的“第六感”餐廳的法國菜,那怕只是平均價格300元人民幣。
最貴最好 排隊搶看
除了認識法式奢侈,上海世博出人意料的熱中之熱,是沙特阿拉伯館。這座號稱“最昂貴的世博國家館”,據傳耗資高達13億元人民幣,是針對每位中國人用1元人民幣,沙特阿拉伯王子稱之為,“為了中沙友誼不惜重金”。沙特阿拉伯館很快地出名和引來大量中國觀眾,除了其建筑象征阿拉伯神話“月亮船”,該館大多數設施和展品,都是世界上最貴和最好的,包括館內二樓360度全方位環繞、全球最大的IMAX3D影院。所以,很多人寧可在館外排隊3小時以上,也不能不看。
“世博經濟”到底是什么
雖然各說各話,但世博會把世界上最好的、最貴的東西放到上海灘,是事實,而世博會引領中國經濟“上臺階”,也將成現實。
世博會之前,有個名為“世界奢侈品協會”機構發布數據,說去年中國名牌精品消費總額達94億美元,成為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名牌精品消費國。看看“全球最豪華”的北京國際車展,搶樣板豪華汽車像搶大白菜,再看看世博會上一雙雙熱切的眼睛,中國在名牌消費超過日本,可能要提前數年。
據相關機構研究預測,上海世博會將直接帶動消費約人民幣2000億元,酒店業受益最多,其他依次為航空業、零售業、餐飲業、市內交通業;部分世博建筑將作為永久性建筑保留下來。這也將促進“后世博期”的上海觀光業發展。據統計,過去一周平均每天中國境內機票成交高達10萬張,而上海的經濟型連鎖酒店過去一個月已上漲3成。單在園區內,商店營業額可望高達人民幣21億元。香港《經濟日報》報道,有分析員估計,旅客在園外的消費總額,可能高達人民幣1000億元,相當于去年上海市全年零售總額兩成,將對上海的交運旅游、零售、酒店餐飲等帶來不少生意。
世博會長達6個月,遠長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17天,上海官方估計,將迎來約7000萬的參觀人次。業內人士指出,世博會跨越的時間周期長,帶來的經濟效益肯定要比一陣風式的奧運強很多,世博行情表現或超預期,相關受益股走勢值得期待。
此外,根據上海市規劃,世博園區浦東部分和附近的后灘、原環球地塊等區域,將組成后世博地塊進行重點開發。目前這一地塊已經完成前期基礎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