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躍芳 陳立群 尹玲 沈躍健 劉藝
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呈全球流行,全世界有半數人感染Hp。Hp感染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及胃癌等主要上消化道疾病的發病密切相關[1]。根除Hp不僅可促進潰瘍愈合,而且能降低復發,提高潰瘍的愈合率。Hp治療最大的難題是其對抗生素的耐藥,這是導致Hp根除失敗的主要原因[2]。目前尚無一種高效、安全、服用方便、價廉的根除Hp的治療方案。20世紀90年代中期提出的以質子泵抑制劑(PPI)為基礎、配伍兩種抗生素的三聯療法仍被廣泛采用,但是隨著根除治療的普遍開展,Hp的耐藥率呈上升趨勢,是PPI三聯根除治療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鑒于全國各地應用抗生素品種等情況的不同,各地幽門螺桿菌的耐藥狀況也不同,因此,對當地幽門螺桿菌耐藥狀況的監測,對于指導臨床選擇敏感的抗菌藥非常重要。本研究通過監測東莞市患者感染Hp后對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呋喃唑酮、利福昔明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狀況,以制定適合東莞根治Hp的治療方案。
1.1 對象 76株臨床分離的Hp菌株均來自東莞市2009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院接受胃鏡檢查的163例患者(男性83例,女性80例),其中男性患者分離出35株,女性患者分離出41株,平均年齡41.5歲(13~84歲),淺表性胃炎47株,萎縮性胃炎10株,消化性潰瘍19株。
1.2 方法
1.2.1 標本采集 用無菌活檢鉗于胃竇部距幽門3cm內取胃黏膜組織l塊,做快速尿素酶試驗,陽性者再于該處取組織2塊,用于Hp培養。用無菌牙簽將組織置于裝有少量保存液的0.5ml無菌離心管中。
1.2.2 菌株分離 采用勻漿接種,置于37οC微需氧環境中培養,用抽氣、換氣法,在培養5~7d后觀察分離效果,菌株鑒定陽性者進行傳代增菌。
1.2.3 菌株鑒定 通過涂片觀察菌落形態,革蘭染色以及尿素酶、過氧化氫、氧化酶試驗、金黃色試驗進行菌株鑒定。
1.2.4 藥敏試驗 采用E-test藥敏試紙對培養出的Hp行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呋喃唑酮、利福昔明和左氧氟沙星等敏感性試驗。根據廠家說明讀取細菌的最低抑菌濃度值(MIc)。結果判定標準:阿莫西林(AC)>2mg/L,克拉霉素(CH)>2mg/L,甲硝唑(MZ)>8mg/L,左氧氟沙星(lx)>5mg/L,呋喃唑酮(fz)>3mg/L,利福昔明(rx)>4mg/L為耐藥。
1.3 統計學方法 實驗數據采用SPSS13.0進行統計學處理,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東莞市Hp對抗生素的耐藥狀況(n=76)
2.1 Hp培養結果 163例標本共有76例Hp培養陽性,其陽性率為46.6%(76/163),其中男性患者Hp培養陽性率為42.2%(35/83),女性為51.2%(41/80),男女性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Hp耐藥狀況 在Hp培養陽性的76例標本中,克拉霉素的耐藥率為27.6%(21/76),阿莫西林的耐藥率為6.6%(5/76),甲硝唑的耐藥率為89.5%(68/76),呋喃唑酮的耐藥率13.2%(10/76),利福昔明的耐藥率0,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為9.2%(7/76),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同時耐藥率為14.5%(11/76),甲硝唑的耐藥率明顯高于其他藥物(甲硝唑與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利福昔明和左氧氟沙星比較,其x2值分別為59.88,104.61,23.44,49.71,30.05,P均<0.05),克拉霉素的耐藥率明顯高于除甲硝唑外的其他藥物(克拉霉素與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利福昔明和左氧氟沙星比較,其x2值分別為11.87,4.90,22.10,8.58,P均<0.05)。阿莫西林與呋喃唑酮的耐藥率比較,其x2值為1.84,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左氧氟沙星與呋喃唑酮的耐藥率比較,其x2值為0.59,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阿莫西林與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比較,其x2值為0.36,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隨著抗生素的廣泛應用,病原微生物包括Hp的耐藥現象日趨嚴重[3]。Hp對抗生素耐藥的問題在全球均比較普遍。Megraud[4]報道,1990~2002年全球Hp對甲硝唑的原發耐藥率,以日本最低,為9%~12.4%,墨西哥最高,為76.3%。其他多數國家和地區為20%~40%。Hp對克拉霉素的原發耐藥率,英國和德國最低,為4%,墨西哥最高為25%。Hp對阿莫西林的耐藥情況多數地區報道為0,但伊拉克最高為0.9%,英國為0.4%。在國內,不同地區的Hp對抗生素的耐藥性不同,北京、上海、溫州等地區[5]Hp耐藥性的研究顯示:甲硝唑耐藥率最高,其次為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耐藥率較低,但亦出現耐藥現象。同時表明,不同年代Hp對抗生素的耐藥率不一樣。在國外,日本學者Perez等[6]報道,Hp對甲硝唑、克拉霉素的原發性耐藥率已經由1997、1998年的6.6%、7%增加到1999、2000年的12%、15.2%。東歐學者BoyanovaL等[7]報道,截止2002年,Hp對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原發性耐藥率分別達到37.9%、9.5%和0.9%,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混合耐藥率為6.1%。所以監測各地不同時間Hp的耐藥情況對調整Hp的根治方案是必要的。
本研究結果顯示,廣東東莞市Hp對克拉霉素的耐藥率為27.6%(21/76),阿莫西林的耐藥率為6.6%(5/76),甲硝唑的耐藥率為89.5%(68/76),呋喃唑酮的耐藥率13.2%(10/76),利福昔明的耐藥率0,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為9.2%(7/76),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同時耐藥率為14.4%(11/76),Hp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是關系到Hp能否被根除的關健問題。甲硝唑價格便宜,在胃內具有高穩定性和高活性,多年來一直被作為Hp根除治療的主要藥物之一。婦科和口腔疾病的治療中甲硝唑也被廣泛應用,可能是導致Hp對甲硝唑耐藥率迅速增加的原因之一??死顾乇徽J為是Hp根除治療方案中最有效的抗生素,近來克拉霉素不但被用于Hp的根除治療,在其它染性疾病中也被廣泛應用,從而導致Hp對克拉霉素的耐藥率增加;此外,其他大環內酯類藥物如紅霉素、阿奇霉素等與克拉霉素存在交叉耐藥,前者的廣泛應用也是導致Hp對克拉霉素耐藥的原因之一。阿莫西林在臨床應用非常廣泛,我們的研究顯示,其耐藥率6.6%(5/76),Hp對阿莫西林的耐藥率較低,可能與Hp對阿莫西林耐藥的特殊機制有關。左氧氟沙星目前部分病人已出現耐藥。利福昔明是利福霉素衍生物,與其他胃腸道抗生素相比,口服不易被腸道吸收,在腸道內有較高濃度,對多種革蘭陽性、革蘭陰性需氧菌和厭氧菌均有高度抗菌活性,體外研究表明,Hp對利福昔明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其安全性、依從性好,臨床上治療Hp感染也取得了較好療效[8],目前國內很少使用,所以在實驗藥敏中還未發現耐藥株的出現,值得推廣應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東莞市2009年Hp對甲硝唑的耐藥率很高,對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藥有一定的比例,對阿莫西林的耐藥菌株也已出現,未見對利福昔明耐藥。提示在本地區根除Hp治療中不推薦使用甲硝唑,而應大力推廣含阿莫西林、利福昔明、左氧氟沙星及呋喃唑酮的根治Hp方案。應持之以恒地進行Hp耐藥的監測并及時報告結果,以便合理、規范應用抗生素,根據藥敏結果選用高效的根除方案,科學指導Hp的根除治療,使本地區Hp的根除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1] NIH Consensus Conference.Helicobacter pylori in peptic ulcer disease.NIH Consensus Development Panel on Helicobacter pylori in Peptic Ulcer Disease[J].JAMA,1994,272(1):65-69.
[2] 成虹,伏蓮,李江.幽門螺桿菌耐藥性對其根除治療的影響[J].中華醫學雜志,2006,86(38):2679-2682.
[3] McMahon BJ,Hennessy TW,Bensler JM,et a1.The relationship among previous antimicrobial use,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nd treatment outcomes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s[J].Ann Intern Med,2003,139:463-469.
[4] Megraud F.H.pylori antibiotic resistance:prevalence,importance,and advances in testing[J].Gut,2004,53(9):l374-1384.
[5] 王堯杰,王雷,杜季梅,等.溫州地區幽門螺桿菌臨床分離株耐藥性分析[J].浙江臨床醫學,2008,10(3):410-411.
[6] Perez-Aldana L,Kato M,Nakagawa S,et a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p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the prevalence of primary Helicobacter pyloriresistance[J].Helicobacter,2002,7:306-309.
[7] Boyanova L,Mentis A,Gubina M,et a1.The status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easternEurope[J].Clin Microbiol Infect,2002,8:388-396.
[8] Gasbarrini A,Gasbarrini G,Pelosini I,et al.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are rifaximin basedregimens effective[J].Digestion,2006,73(Suppl 1):12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