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競
隨著中國3G網絡的運營逐步完善,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已經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實現3G網絡覆蓋。在3G網絡高速實時傳輸的支持下,一種全新的實時音視頻數據傳輸業務誕生,即3G新聞直播。從2009年開始,依托3G技術的電視新聞直播在各電視臺運用越來越廣泛。2010年7月,東方衛視九江抗洪直播連線采用的是3G直播技術,深圳都市頻道目前日常新聞直播連線已經全部采用3G直播技術。
3 G技術是指支持高速數據傳輸的蜂窩移動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3rd-generation),能夠同時傳送聲音及數據信息,速率一般在幾百kbps以上。3G技術主要特征是可提供移動寬帶多媒體業務,和傳統新聞直播連線方式相比,具有眾多優勢(見表1)。

?
3 G直播系統分為前端采集、無線3G傳輸網絡(由電信運營商負責維護)、新聞管理平臺三大部分。前端無線新聞采集是核心設備,該設備采用攝像機后扣板等多種型式,集視音頻信號的壓縮與無線發射為一體,將攝像機輸出的SDI信號或者CVBS信號壓縮處理后實時發射,通過3G網絡傳送至新聞管理平臺。設備采用嵌入式硬件平臺設計實現。新聞管理平臺是集計算機網絡、通信網絡及智能化管理系統為一體的綜合信息化平臺,是實現新聞收集、分發、管理的樞紐。通過該管理平臺,臺內人員可以與外場采訪人員通信,可以將外場發送回來的新聞接收后進行錄制、編輯、監看、播出等處理,提供實時預覽、媒體采集、默認轉發等功能,方便易用。系統支持實時和非實時兩種工作模式,實時模式以高速傳輸為優先考慮,支持現場實況直播;非實時模式以更高的圖像質量為優先考慮,采用先進的信源處理技術,保證信號經過3G網絡傳輸后達到演播室級的圖像質量要求。兩種工作模式可以方便地切換,滿足多種不同場合的應用需求。
雖然3G新聞直播有很多傳統系統無法比擬的優勢,但仍然存在較大的局限性。3G新聞直播的前提條件是需要有良好的3G網絡條件支持,由于運營商自身建設的問題,雖然3G信號已經在國內大部分地區實現了覆蓋,但依然存在很多異常區域。常見問題有:一、覆蓋盲點無信號。由于網絡建設及優化的速度遠遠趕不上基礎建設速度,因此3G信號的覆蓋盲點問題短時間無法得到解決。常見的信號覆蓋盲點在電梯、地下室、地下禮堂、車庫、3G信號屏蔽區域 (會場等)。二、信號弱時丟包率高。由于3G網絡的傳輸距離和傳輸環境限制,因此在特殊環境下會出現信號弱、丟包率高的故障,導致3G網絡無法正常使用。比如,3G基站覆蓋的邊緣地帶、房間分隔眾多的大樓內部等。三、用戶過多會出現帶寬限流。對于3G網絡的運營商而言,每個基站覆蓋范圍內支持的用戶數是有限的。如果入網用戶超過了基站的承載數量,基站會采用帶寬限流,無法保證每位接入用戶的網絡帶寬。這些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方案解決:
第一,多卡方案。對于一定區域內3G用戶過多,運營商網絡帶寬不足等常見情況,多卡多運營商捆綁技術能夠較好地解決。此技術的特點是多張卡(4/12卡可選)同時工作,可以分擔帶寬,降低單卡傳輸壓力,對抗傳輸的不移定性;多卡互為備份,單卡掉線后自動重連,自動恢復,重連過程中由其他卡分擔帶寬;多卡及多運營商綁定以后能突破單卡的帶寬限制,實現更高畫質(高碼率)直播,同時允許用戶后臺控制,手動或自動選擇傳輸信道。
第二,接力方案。對于小范圍區域100-500米覆蓋范圍不佳的異常情況,有些廠家研制出了無線數字微波與3G無線傳輸搭配使用的解決方案。地面數字微波運用于600-800MHz的廣播電視頻段,同時使用自成體系的發射與接收系統,保證在城市復雜條件下500米或者空曠區域三公里的有效音視頻傳輸。通過地面數字微波運將視音頻信號從3G信號異常的區域,中繼到有3G覆蓋且3G信號較為穩定的地方,然后再利用多卡模式將音視頻實時回傳到電視臺,從而實現無縫接力的3G新聞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