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江松 ,于 磊,2 ,魯為華,2 ,林祥群
(1.石河子大學 動物科技學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2.新疆兵團綠洲生態農業重點實驗室,新疆 石河子 832003)
新疆線葉野豌豆(Vicia tenui foiia)為多年生優質豆科牧草,自然分布于新疆天山、阿爾泰山的中低山帶。因為野生豆科牧草莖枝細嫩、柔軟、營養豐富、適口性佳,加之自然生長株叢高,地上生物量大,適應性廣等優點,所以對線葉野豌豆進行田間馴化下的飼草和種子生產研究,以期為線葉野豌豆牧草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1-10]。
試驗設在石河子大學牧草科研基地。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長而嚴寒,夏季短而炎熱,年平均氣溫7.5~8.2℃,年日照時間2 318~2 732 h,無霜期147~191 d,年降水量180~270 mm,年蒸發量 1 000~1500mm 。土壤為重壤,含有機質20.11g/kg,全氮 1.16 g/kg,堿 解 氮 72.8mg/kg,速 效 磷34.8 mg/kg。施尿素[CO(NH2)2],含N 46%。重過磷酸鈣總磷含量≥44%,由貴州開磷有限責任公司提供。氯化鉀(K2O含量≥33%)由烏魯木齊農友鉀肥有限責任公司提供。供試材料為馴化生長第2年線葉野豌豆。
試驗在3~9月進行。設4個小區,每小區面積為50 m2,在返青期對各地塊進行施肥,采取行間開溝施入肥料,在生長期進行相應田間管理,并在試驗期間進行物候期的觀測與記錄(表1)。

表 1 N、P,K施肥量Table 1 Fertilizer rate of N,P and K applied kg/hm2
1.2.1 線葉野豌豆產量和株高的測定 在每個小區隨機取1 m×1 m的樣方,設3個重復。在線葉野豌豆進入返青期開始,每小區選取10株具有代表性的植株,測量植株地面到頂部的自然高度,取平均值,每隔5 d測1次。在初花期進行刈割,留茬高度5 cm。取鮮草150~200 g帶回實驗室自然風干后稱取干重。
1.2.2 線葉野豌豆品質的測定 在第1茬和第2茬刈割采樣,帶回實驗室自然風干,粉碎,混合均勻,稱取300 g測定地上部分干物質、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及中性洗滌纖維。
1.2.3 線葉野豌豆種子產量的測定 在每個小區隨機設1 m×1 m的樣方,每個小區設3個重復。在成熟期進行人工收種,每7 d采摘1次,記錄每次的收獲量,觀察施肥對線葉野豌豆種子產量和集中成熟期的影響。
數據采用excel軟件及DP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在不同時間對施肥區和未施肥區的線葉野豌豆高度進行觀測,并對高度在一個生長期內的動態變化進行描述,觀察整個生長期高度的動態變化規律,結果表明施肥處理對線葉野豌豆的生長影響較大(圖1)。

圖1 線葉野豌豆生長高度變化曲線Fig.1 The height variational curve of Vicia tenuifolia
線葉野豌豆4月中旬進入返青期,此時施肥,植株生長進入上升期,而施肥前期植株生長高度變化平緩,植株生長高度比未施肥區僅高4.1 cm,差異不顯著,而在施肥后的15 d比對照高13.2 cm,生長第30 d的株高比對照高31.3 cm。受氣候和物候期的影響,植株在4月和7月生長平緩,植株高度整體呈S形變化,在6月下旬,未施肥區植株生長進入遲滯期,植株高度變化不大,而施肥區植株營養生長變化未受太大的影響(圖1)。
以時間為自變量(X),以高度為應變量(Y),對第1茬線葉野豌豆株高變化進行線性回歸分析,其變化過程符合:Y=aX+b的線性方程。施肥和未施肥的線性函數方程中,a值是生長速度的反映,即a值越大生長能力越強。施肥處理較對照組高度增加,說明肥料處理對線葉野豌豆植株高度變化影響明顯(表2)。
第1茬的飼草產量較對照高1 857.1 kg/hm2,刈割后再生草的產量施肥區是未施肥區的兩倍。而施肥區再生率為61.5%,未施肥區的再生率為46.9%(表2)。表明施肥對產草量及再生草產量影響非常大。土壤肥力的大小是決定再生草產量的關鍵,在第1茬刈割后進行1次追肥,對提高牧草再生率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表2 施肥和未施肥生長速度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growth rate between fertilization and non-fertilization

表3 施肥和未施肥的干草產量及葉莖比Table 3 Forage yield and leaf stem ratio between fertilization and non-fertilization
未施肥區第2茬野豌豆生長緩慢,有的甚至停止生長,株叢密度明顯低于施肥區。葉莖比表明,施肥區葉莖比不及未施肥區的高,原因是施肥區線葉野豌豆生長比較茂密,導致植株下半部分透氣性差,大量的葉子自動變黃脫落,導致葉莖比小于未施肥區。因此,控制線葉野豌豆的播種行距,對線葉野豌豆的飼草品質將會有很大的影響。
在盛花期對線葉野豌豆采樣進行牧草品質分析測定,結果為T r1中粗脂肪和粗蛋白明顯高于對照(P<0.05),粗脂肪高于對照7.9%,而無氮浸出物、中洗洗滌纖維差異較小(表4)。
線葉野豌豆為無限花序,種子成熟前后期拉長,這為種子收獲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試驗在結莢的幾個時間段分期收獲,即成熟一批種子收獲一批,在7月上旬進行第1次收獲,共收獲5次。同時,施肥和未施肥區種子集中期也有所不同,即施肥區前期進行較長時間的營養生長,開花和結實都較未施肥的線葉野豌豆推遲4.5 d,種子成熟時間較集中,第3、4次種子的收獲量占全部種子收獲量的76%以上。未施肥區種子產量最高時期為第2、3次收獲時間在7月中旬達到最高值,約占總產量的76%,而在開花后期所結出的種子,產量所占比例小(表5)。品質也較差,種子大小明顯地低于前幾批收獲的種子。
通過對綠洲區馴化條件下的新疆線葉野豌豆施肥試驗。結果表明,施肥區線葉野豌豆飼草產量比未施肥高出1 857.1 kg/hm2,飼草的再生率為38.1%,明顯高于未施肥區的31.9%。施肥區葉莖比不及未施肥區的長比較茂密,導致植株下半部分透氣性差,大量的葉子自動變黃脫落。導致莖葉比不如未施肥的。對同一屬的山野豌豆的研究指出,隨著生育進程和植株高度的增加,植株下層生物量所占比重逐漸降低,葉所占比例逐漸下降,莖所占比例逐漸上升[6]。結論與此次試驗基本一致。施肥對線葉野豌豆的飼草產量有很大的提高。

表4 施肥對線葉野豌豆營養成分的影響Table 4 Effect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n nutritive quality of Vicia tenuifolia

表5 施肥和未施肥的種子產量的對比Table 5 Effect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n seed yield of Vicia tenuifolia
試驗粗蛋白含量較對照高7.9%。而對作為衡量牧草品質好壞的粗蛋白的提高有很明顯的效果。施肥區種子成熟期比未施肥的晚,施肥增加土壤肥力,對植物的營養生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導致植株營養生長期延長,從而使種子成熟期趨于集中。第2、3次種子收獲量占總產量的76.2%,種子增產明顯,較對照高62.6%,因此,施肥對線葉野豌豆種子增產和促進種子集中成熟有很大的影響。這一結果在線葉野豌豆,以至在豆科牧草的種子生產中,具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實際指導意義。
[1] 祝美俊,牛建忠,薛建國,等.施鉀對草地早熟禾根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葉片氮、磷和鉀的影響[J].草原與草坪,2008(3):1-6.
[2] 孫啟忠,桂榮.影響苜蓿草產量和品質諸因素研究進展[J].中國草地,2000(1):7-13.
[3] 魯為華,于磊.北疆綠洲區不同苜蓿品種生長規律及產量比較研究[J].新疆農業科學,2006,43(1):6-20.
[4] 劉貴河,韓建國.硼、鉬、鋅與大量元素配施對紫花苜蓿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草地學報,2004(4):68-271.
[5] 張永亮,駱秀梅,高凱,等.施肥對苜蓿+無芒雀麥混播草地的產量影響[J].草原與草坪,2008(5):11-15.
[6] 張仁平,于磊.線葉野豌豆的研究利用[J].畜牧獸醫科技,2007(5):95-96.
[7] 汪詩平,陳默君.鉀肥對苜蓿生產性能與品質的影響[J].中國草地 ,1993 ,(4):71-74.
[8] 張杰,賈志寬,韓清.不同養分對苜蓿莖葉比和鮮干比的影響[J].西北農業學報,2007,16(4):121-125.
[9] 范富,張寧,張慶國,等.施肥對苜蓿阿爾岡金鮮草產量及營養成分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08,23(4):184-189.
[10] 朱進忠.對新疆草業發展的思考(一)[J].新疆農業科學,2006,43(3):195-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