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蓮
第三方支付監管政策甫一出臺,媒體一片喧嘩,但身處其中的企業卻日漸謹慎。
6月21日,央行網站公布《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規定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任何非金融機構和個人不得從事或變相從事支付業務。
自此,“野蠻生長”了十余年的第三方支付行業,被央行正式納入監管范圍。相關企業在做出原則性地歡迎表示后,他們大多不肯公開多說——眼下的不確定性,似乎更加緊迫了。
十年正名
6月21日出臺的《辦法》,將于2010年9月1日起開始施行,而從事支付業務的相關機構必須在一年內申請取得《支付業務許可證》。其中,全國性公司注冊資本最低為1億元,省和直轄市范圍內經營的最少需要3000萬元。
那些在競爭中處于劣勢的企業可能因此被淘汰掉,但對主要企業而言,這個門檻并不構成威脅。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電子商務分析師方盈芝就認為,鑒于支付企業的經營特殊性,此《辦法》門檻設置并不高,全國300多家支付公司仍有一半達不到這個要求,“但有可能被監管淘汰的企業也主要是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的企業。”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曹飛也認為,市場主要的第三方在線支付公司達到該門檻均沒有太大難度。
而對業界來說,最重要的意義莫過于法定地位的確立。比如,占據市場份額半壁江山的支付寶,就公開表態支持《辦法》出臺,認為這對整個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起到積極的引導和規范作用。在發給《中國新聞周刊》的官方回應中,支付寶還特別強調能在規定時間內達到央行所提要求的信心,“支付寶日常使用不會受到影響”。
市場份額僅次于支付寶的財付通,也在發給《中國新聞周刊》的聲明中表示,將積極準備盡快提交申請,并將加大投入、加速財付通的發展,“財付通將繼續發揮第三方支付平臺創新的領先優勢,為互聯網用戶提供更多便捷的生活化服務?!?/p>
在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曹飛看來,法定地位的明確,意味著央行肯定了在銀行體系之外支付服務的市場價值,對于整個第三方支付產業未來的業務開展給予了明確的支持。西南財經大學中國支付體系研究中心主任張寬海也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第三方支付企業提供的金融服務能夠得到認可,“這個很不簡單”。
原北京大學網絡經濟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北京國脈互聯信息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冰之認為,第三方支付是最有生命力的一種支付方式,可以滿足人們快速、便捷支付的需求。但他亦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此前,這個行業一直處于野蠻生長的狀態,存在很多隱患。
楊冰之所說的“野蠻生長”,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3月,國內首家第三方支付企業“首信易支付”開始運行。
那時,中國各大銀行已經紛紛推出網上銀行系統,為電子商務市場提供電子貨幣供應。但在網上銀行和電子商務之間以及不同的網上銀行之間,還需要一個專門的第三方支付環節實現電子貨幣的流通。這是一項成本和技術要求都很高的工作,網商不能承擔,而單個銀行也沒有足夠的動力去改進系統。
最初出現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大多就是以技術專長,來扮演這種居中平臺的角色。他們將商業銀行與商家的支付接口連接起來,從而降低銀行挨家接入的高成本,并承接應用和服務層面的工作,又由于批量接入商家收費更優惠,從而贏得市場空間。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最新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6月底,中國網上支付市場交易額規模已經高達4500億元。
數額如此龐大的資金流轉,關系商戶和個人利益,對于是否要監管以及如何監管,從2005年起就爭議不斷。自2005年推出《支付清算組織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來,央行先后分別于2007年和2009年兩度在第三方支付業內小范圍推出“修改稿”,但相關法規遲遲沒有出臺。
此間,盡管國內第三方支付的交易額近年增幅都在100%以上,但業務范疇、監管等均處于無章可循的境地,行業發展整體面臨不確定性。尤其是,大量沉淀資金帶來的風險,也增大了洗錢、套現、賭博、欺詐等非法活動的風險,嚴重損害了行業形象,成為行業發展的障礙。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支付企業高管也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從支付公司本身以及業務層面來講,都需要進行規范?!?/p>
在西南財經大學中國支付體系研究中心主任張寬??磥?金融危機背景下,更加凸顯金融監管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央行出臺這個,對資金的監管力度還是比較大”。
但對于第三方支付企業來說,歷經十余年,終得正名的意義顯然超越了資金監管本身。前述業內高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央行所提要求和需要具備的條件,包括反洗錢措施等,很多企業早都開始做了。因而,央行此舉是水到渠成。
易寶支付副總裁余晨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我們行業最怕的不確定總算確定了。”他說,“這肯定是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一樣的事件?!?/p>
余晨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現在管理辦法出臺,有了牌照之后我們的業務開展就更加名正言順,有一個合法身份可以跟國家隊平起平坐展開競爭了?!睂τ谕饨鐡鷳n的“國進民退”之說,他認為,在支付行業發放牌照恰恰是國進民退的反面,“原來所謂的國家隊,像銀聯的電子支付就是比較正規的平臺,很多國企或者大企業跟我們這樣的第三方支付企業談合作的反而會猶豫。”
取得合法身份,只是規范行業發展邁出的第一步。
不確定性的未來
未來一年,企業不僅要經受行業洗牌變局,還同時面臨運行規范的不確定。
前述業內高管就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這一次主要是解決牌照問題,而不是解決運行中如何規范的問題?!痹谒磥?現在的政策比較原則,不容易操作,“目前對行業的影響沒那么大,關鍵是看細則怎么制定。”
據知情人介紹,自2005年草擬管理辦法以來,央行不僅邀請部分支付公司協助參與,還兩度在業界小范圍內征求意見。如今出臺的《辦法》,正是建立在這些基礎之上。與此前的一稿相比,現在出臺的政策更加寬泛,但這也意味著,未來的執法和監管依然面臨挑戰,“后面的細則制定就會比較麻煩”。
在細則尚未明晰的情況下,個體企業的不確定性,也因一年申請期限而顯得更加緊迫。前述業內高管就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不可控因素太多了?!北热?外商投資需要國務院另行規定,但很多企業都有外商投資,“國務院的規定什么時候能出來?”
央行在6月23日的答記者問中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對許可證的發放不做數量限制。但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曹飛認為,底線門檻僅是報批的條件,牌照發放的時間和數量仍待央行具體政策,“另外,準入門檻中應當關注申請企業連續兩年盈利的要求”。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支付體系研究中心主任張寬海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要求兩年盈利,以及不能使用沉淀資金,僅這兩點就足以提高進入門檻,“這個行業將逐漸走向壟斷。”但環訊支付高級市場經理仲捷聞并不認為會造成行業壟斷局面,“因為不同企業做到現在,大家在細分市場上都有各自專長的領域?!彼f,“從行業規范的角度來說,高層也不愿意看見獨家寡頭的形態出現。”
易寶支付副總裁余晨也認為,央行此舉并不存在壓制金融創新和造成行業壟斷的問題,“該有的行業整合自然會有,因為這個行業本來就有進入門檻?!彼f,“支付行業鏈條很長,很難出現贏者通吃的局面。”
不過,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電子商務分析師方盈芝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的采訪時表示,此次監管政策出臺將使支付寶、財付通這類本來已經占據很大份額的企業更有優勢,而超級網銀或將競爭引向白熱化,“市場份額也會有一些變化”。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表明,截至2010年6月底,中國第三方網上支付企業數量達到320家,排名前8位的企業占據九成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其他企業僅占7.8%。其中,僅支付寶一家的市場份額就高達48.5%,而位居第二的財付通是22.5%。
但超級網銀即將上線的消息,引發人們對上述市場格局變動的猜測。2009年12月,央行正式啟動第二代支付系統建設,該系統將實現網上銀行跨行支付清算、支持新興支付服務組織接入、跨境人民幣結算等諸多功能。用戶將可以通過任意一家接入二代系統的商業銀行網銀,將資金在各銀行之間自由快捷地轉入轉出,真正實現資金自由流通,因而被稱為“超級網銀”。
其中,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將先期建成,并將于8月份上線首期試運營,整體二代支付系統預計在2011年建成。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將可實現各商業銀行網銀系統的互聯互通,為網上簽約、跨行網銀支付、跨行賬戶查詢等提供基礎設施支持。
第三方支付企業能否直接接入這一系統,目前尚無官方表態。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曹飛認為,在超級網銀正式推出、業務范圍被明確前,仍然無法界定超級網銀與各家銀行的關系,“需要等待明確業務范圍、以及央行發布進一步監管細則,方能界定現有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生存空間。”
在西南財經大學中國支付體系研究中心主任張寬??磥?超級網銀實際就是銀行自己搭建渠道,補充市場需求,“一定會對第三方支付產生影響,但銀行霸占不了市場”。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第三方支付還會以補充的形式為市場提供服務?!彼f,“隨著社會成本的降低,這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
《中國新聞周刊》采訪到的業內資深人士也認為,第三方支付只是做了銀行網上業務的一小部分,“我們相當于批發商,從銀行那里批發一點業務出去做?!痹谒磥?超級網銀不可能自己去拓展市場,仍將通過第三方支付的渠道批發出去。易寶支付副總裁余晨也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第三方支付企業與銀行之間是合作關系。
但在行業洗牌的過程中,如何進行后續調整以及優化監管仍然面臨很多困難。眼下,能否尋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則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未來出路。
此前,手續費和沉淀資金被認為是第三方支付企業利潤的重要來源。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行業規范的明晰,第三方支付企業既有的商業模式受到挑戰。比如,在6月21日公布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中,央行明確指出,支付機構接受的客戶備付金不屬于支付機構的自有財產,“禁止支付機構以任何形式挪用客戶備付金”。
據此,張寬海認為,盈利模式發生變化,“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他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增值服務收費將是其中的關鍵環節,但他亦承認,“現在的收費條件還不是很成熟?!?/p>
不過,張寬海認為,當第三方支付成為一種獨立的資金轉移方式時,“價格競爭就不會再是主流了,要變成服務競爭?!币虼?“對未來趨勢的預測,還要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