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益松
剛搬到這個小區,常常見一個5歲左右的男孩,剃阿福頭,走路外“八”字,模樣很是滑稽。男孩目光呆滯,說話也結結巴巴、語無倫次。時間久了,我也漸漸地知道:男孩原本有一個很幸福的童年。父親是某私營企業的廠長,屬于那種事業有成、家境富裕型的成功人士。然而不幸的是,2歲時由于一場大病,男孩從此癡呆。再后來,父親又和一個打扮極其妖艷的女子好上了。像萬千個出軌故事的主角一樣,男主人公只丟給母子倆一套房子,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這個家。從此,母子倆相依為命。
孩子的媽媽我見過,30歲不到,魚尾紋卻過早地爬上了眼角,頭上的白發也依稀可見。白天,她要去街道清掃馬路,就把兒子丟給熱心的鄰居,小男孩不哭不鬧。在媽媽回家的路口,常常見小男孩一個人一直等著,無論嚴寒酷暑。小區里,每個人都很同情男孩。爺爺奶奶們也常常給他一些吃的,或者給他披件衣服。有事沒事地,大家總要和他拉上幾句家常:“媽媽好嗎?想不想爸爸?”男孩不言語,只是一個勁傻笑,或者回答,媽媽是綠色的!也只有在這個時候,男孩的語氣,才鏗鏘有力,充滿自豪與滿足。
聽的次數多了,才知道,這不是男孩的隨口亂答。可是,男孩為什么會說,媽媽是綠色的?媽媽又怎么會是綠色的?
直到有一日,區里發放救濟品,我和街道的領導一起到男孩家探視。一進門,我才驚奇地發現:室內好多地方以及家中的每一種電器開關,都被涂上了紅、綠兩種顏色。紅色是危險或不可觸及的,而綠色則代表安全。比如,飲水機和浴室里的熱水器調節閥,開水的那一端被涂成紅色,而溫水的一端則涂成綠色;冰箱里,熟食那一格涂成綠色;家中的接線板和低矮的線路,甚至連電源總閘、菜刀柄、墻角以及家中一切不可觸碰的尖銳物體,都涂成了紅色。
孩子的媽媽對我們說,兒子比較頑皮,分辨能力又不強,所以不是被開水燙傷手臂,就是被刀具割傷手指。后來,自己就試著讓兒子遠離紅色,接受綠色為保護色。正因為如此,家里從來不敢買綠顏色的保溫瓶。“可是,為什么一定要選擇綠色呢?”我們繼續問。“我在想,即使將來真的有一天,兒子走失了,再也回不來,他也不會因為闖紅燈而被汽車撞傷。最起碼,我會知道,在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我的兒子還在,還好好地活著。”說這句話的時候,孩子的媽媽聲音哽咽,眼淚噙滿了眼眶。
那一刻,我們一行人,都被深深地震撼著。大家終于知道,小男孩為什么總是說媽媽是綠色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