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華
每年的一至三月份,是各類藝術院校專業考試的時期。一百多萬的藝考大軍轉戰在各個城市之間,而緊隨大軍身后的,是近百萬的“支前”大軍——陪考的父母。今年,因兒子報考美術院校,我也“有幸”加入了“支前”大軍的隊伍。
趕車、坐公交、打的。旅途的勞累不需言說,許多睡眠是陪著兒子一起在車中的座位上完成的。往往城市還在睡夢中,我就已和兒子匆匆行走在陌生的街巷;常常在霓虹閃爍時,我們才拖著灌鉛般的雙腿走進暫住的居所。
為了讓兒子輕松一點,我和所有的家長一樣,將沉重的畫具牢牢地拎在自己的手中。在公交車上,我將難得的一個座位讓給兒子,用身軀和雙臂為兒子圈起一小塊相對寬松的天地。進考場,我千叮嚀萬囑咐,生怕兒子忘了什么,臨末了,還不忘喊一句:“放松啊!”
和黑壓壓的家長們一起,我在寒風或者細雨中縮緊脖子,守著自己的那份未來。在考場外轉悠,我的心只隨著考場內兒子手中的畫筆在勾勒與涂抹。我盼望著、祈禱著,希望兒子能發揮好,有一個滿意的結果。千呼萬喚中,終于看見了兒子走出考場的身影,我首先觀察的是兒子的臉色。那張年輕的再熟悉不過的臉,是一張晴雨表。容光煥發是證明剛剛經歷的那場考試有了不錯的發揮;神情黯淡,說明了那張已交出的考卷留下了人生的遺憾。但不管兒子是什么表情,我都要用一張笑臉去迎接,我時刻要用一份無所謂的態度和激情的話語去點燃兒子的斗志與信心。
日復一日的奔波,馬拉松式的考試,也讓一些考生和家長壞了心態。那天,大雪紛飛,在一個考點的門口,見一家長正在對自己的孩子發火。看著那個女孩無助地站在飄揚的雪花中,心里突然感覺特別的寒冷。當然,也有感人的事例:一家院校表演類專業考試,要求每個考生就經歷的考試發表一番感言。一位女生說:我希望這場考試快快結束。主考官問:為什么呢?女生答:今天天氣特別冷,進考場前,我的母親將自己的外衣脫給了我。現在,我的母親就穿著單薄的衣服在外面的寒風中守候著我,我希望快快結束這場考試,將衣服還給我的母親。據說,被感動了的考官直接通知女生,她已通過了初試,進入了復試。
每晚睡前,兒子都習慣地翻翻畫冊。那天,他在欣賞了幾幅印象派的作品后,突然決定在第二天的考試中運用“點彩”的畫法。在一場甚至能決定自己以后命運的考試中敢于運用自己從沒學過和用過的技法,是一種何等的魄力?我給了兒子全力的支持。勇于創新,敢于承擔風險,是一種可貴的品質與精神,為何不褒獎之?它難道不比考上一所好學校更寶貴?慶幸的是,兒子的“點彩”一場比一場發揮得好,由于在萬千考生中畫法殊異,連許多監考老師都記住了他。我相信,會有慧眼識珠的學校看中兒子特別的藝術感覺。
隨著兒子的長大,已有很多年沒和兒子睡在一起。這次藝考,讓我和兒子再睡到一張床上。在異鄉的月光下看著兒子酣甜的睡容,看著身邊這張已有棱角的臉,想著兒子幼時睡在我和妻子中間的情景,心中感嘆,在我們父子之間,成長其實是一次比任何事情都殘酷、持久的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