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廣
這是一片相對封閉的陸地,這里生活著一群獅子,獅群的唯一狩獵對象是與它們比鄰而居的規模達上千頭的南非野牛。換句話說,每一頭獅子的生存和生長都源于味道鮮美的野牛肉。
幾乎在每一天,獅群和牛群都在進行著多個回合的較量,雙方都在為延續生命而戰,有時戰斗甚至持續7個小時之久。以人類的眼光來看,用“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來形容這群疲于奔命的野牛實不為過。然而觀察人員卻驚訝地發現,在戰斗停止后的幾分鐘內,這些野牛就可以輕易忘記剛才獅子吼叫和追趕帶來的恐慌,迅速恢復平靜狀態,并悠然地享用豐茂青草的美味。
古人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然而,當外在的憂患始終無法徹底清除的時候,片刻的安樂對于緩解緊張的情緒以便更好地去抗爭和生存顯得彌足可珍貴。從生物學的角度看,野牛式的忘記不是一種思想的麻木和逃避,而是一種精神上的調劑,是一種對環境和對手的適應。事實上,野牛群的生存和繁衍乃至與獅群曠日持久的周旋、交鋒和比拼都有賴于此。試想,如果心中“戰爭”的陰云始終不散,因此草木皆兵、風聲鶴唳、惶惶不可終日,沒有心情、沒有胃口、沒有強健的體魄,這樣的野牛群又能支撐得了幾日?
野牛的“忘記”讓人同情,而更多的“忘記”則讓人敬佩,有所忘記是一種能力,也可以是一種魅力,一種境界。你聽到過冰天雪地里路邊枝頭上鳥雀的啁啾嗎?那是一種忘記寒冷的達觀。你聆聽過霜結千草的夜晚中秋蟲的彈唱嗎?那是一種忘記蕭瑟的灑脫。你看見過雨中翩躚來往于花間的蝴蝶嗎?那是一種忘記困境的飄逸。你注意過被踩入沙土中的蜜蜂奮力地抖翅飛翔嗎?那是忘記傷痛后的頑強……
我們也要學會忘記,把生活的不快、工作的壓力和對前途的憂慮暫時地忘記,把漫長日子里的某一時段的生活節奏有意放緩,走近親朋好友感受其樂融融的人情之美;走向自然鄉間,體悟田園風光之趣……塵世紛擾,生命多艱,學會忘記是現代人的一門智慧必修課,它的學分將直接影響到人生幸福的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