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光陸
2009年11月5日,美國胡德堡軍事基地發生的槍擊案,舉世震驚。不僅是因為它直接導致13死、44傷的慘重的損失,還因為行兇者就是該基地的心理治療醫生哈桑。
2009年底發生的胡德堡槍擊案是美國軍事基地有史以來最嚴重、造成損失最大的槍擊事件之一。這次槍擊事件引起了美國各方,乃至全世界的極大關注。美國的輿論和民眾一邊為哈桑調治受傷的身體,一邊籌備不同名目的聽證會,希望把問題弄個水落石出。
初步調查顯示,阿拉伯裔的哈桑是典型的雙重人格心理扭曲者。全美國都難以置信,一個成熟的少校精神科醫生,怎么轉瞬之間就成了兇神惡煞的殺人犯呢。
犯罪心理學講,殺人動機與殺人者的人格有著密切的聯系,人格又與精神特質存在著內在聯系。心理不過是精神層次在處理生活和工作問題時表現出來的內心活動,這種內心活動只能通過行動來進行觀察。然而,罪犯在犯罪之前的心理活動通常是非常隱秘的,這就是為什么人們無法在事前發現實施犯罪征兆的原因。犯罪心理學研究的就是罪犯內心不為人知的、隱秘的心理活動及變化過程。
心理學將心理疾患分為三類:一是無法面對現實,因現實而導致情緒上的焦慮、抑郁等反應的神經官能癥;二是脫離現實的神經病;三是人格異常。
第一種情況,多數人都可能碰到,它一般不會持續太久,稍加排解即可見效,不會造成什么大的傷害;第二種情況只能依靠藥物或強制入院接受治療;第三種情況最危險,它是在患者和周圍人全無察覺的情形下造成傷人害己的突發事件。中國留學生盧剛、韓國學生趙承熙,還有今天的哈桑,都是人格異常的害人者和受害者。
人格異常患者處于犯罪潛伏期的個體從外表看與正常人沒有任何區別,連他們自己也沒有意識到在自己的潛意識深處,一種為害作惡的能量正在慢慢積蓄。就像一只火藥桶,情緒的引信一旦被刺激點燃,它就會掙脫理智的束縛,帶著能量的轟鳴,以駭人聽聞的施暴行為,害人害己。
人格異常有不同形式,以哈桑為代表的槍擊事件制造者是其中的妄想人格異常或是邊緣人格異常。前者的典型特征是憂心忡忡、疑心重重,總以為別人有意加害自己,所以對牽扯到自己的任何事都非常敏感,寧肯錯怪,也不愿輕易原諒別人,為人偏執冷漠卻自以為客觀理性。當他們在受到極度壓力且無法得到認同和重視時,很可能鋌而走險,甚至是以殘暴的殺戮使自己獲得解脫。
哈桑在大學時代就執意反對對伊斯蘭國家發動戰爭,并多次寫信給政府機構,建議賦予有阿拉伯背景的軍人有權不參加針對伊斯蘭國家的戰爭。但他的建言并未受到有關方面的重視。在2008年4月得知自己所在的軍醫分隊將于年底被派往阿富汗時,哈桑的情緒沮喪到極點,但誰也沒有料到他會用掃射戰友的方式發泄自己的憤懣。
邊緣人格患者的自殺率極高。他們的情緒、人際關系和自我形象總是在極端的范疇回旋。他們突出的表現就是無法控制憤怒的情緒,甚至用自殘的方式都難以奏效。與他人的關系不是珍若生命,就是被貶得一文不值;每當面臨被拋棄的可能或自以為會被拋棄時,便想方設法地挽回,一旦失敗,就會走上絕路。
心理疾病之所以難以發現和難以治愈,是因為他們疾病多為混合體,不是單一的表現形式。但又無一不具備易怒、偏執、以自我為中心、放縱自己和要求絕對公平的心理疾病的基本特征。
為了有效避免“醫不治己”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美國國防部決定對服役的所有精神和心理醫生進行一次細致的考核排查,將不適宜再從事本職工作者,堅決剔除出軍醫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