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潮外婆”躥紅網絡
一名大學生拍攝并上傳了其外婆一系列穿著可愛、表情搞怪的照片,在網絡上迅速火紅起來。這組《我的瘋狂外婆》的照片在貓撲等論壇引來眾人瘋狂跟帖,照片里的外婆被網友稱為“中國第一潮外婆”。
藍白格子上衣、毛內衣、金戒指,一個傳統(tǒng)的中國老太太形象,卻在多張照片里,戴著時興的黑框眼鏡,一會兒手里拿著超大瓶紅酒,裝“豪”;一會兒瞇著眼睛、叼著香煙,裝“深沉”;一會兒手拿一束紅色鮮花“耍酷”;一會兒將毛絨泰迪熊頂在頭上,裝“粉嫩”。令人爆笑的“瘋狂”外婆,表情夸張、動作極具感染力。該帖子一出來,旋即火紅網絡,短短時間就有數十萬的點擊率。“傳統(tǒng)卻又大膽奔放的外婆實在太討人喜歡了,表情夸張卻又很親切,讓人看了照片也感覺心情愉快。”網友最后如此總結道。
★女生天天迷路工資全打車
“家的正門——左,繼續(xù)前行,紅綠燈——左,繼續(xù)前行,婦女兒童醫(yī)院——右……”
這是一張DIY的線路圖,路程不遠,由西往東,從營門口到總府路。可對于在皇冠假日酒店實習的睿文來說,哪怕天天走,這些路和建筑卻仍然是迷宮,“線路在別人腦中是直線,到了我腦子里就成網狀了。”她說。
第一天上班,不認識路的睿文打了輛出租車,在車上,她努力讓自己記住路上那些標志,但很快她發(fā)現這招沒用,因為到處都差不多,記了白記。下午下班,站在酒店門口,本打算坐公交車回去,但別人告訴她的公交車站,她就是找不到,于是又只有打車。
從營門口到酒店,單邊要近20元,一個月的工資,基本上都打車去了,這樣花錢實在是招架不住。睿文決定向朋友攤牌,尋求幫助。
一個月前,朋友帶著她去買了輛自行車,兩人從家門口出發(fā),她寫上:“家的正門——左”,繼續(xù)前行。到了紅綠燈,她又寫上“紅綠燈——左”。繼續(xù)前行,又寫上“婦女兒童醫(yī)院……”
于是,如果你在成都街頭看到一個騎車的漂亮女孩頻頻停下看手中的線路圖,那肯定是她。
★“梁山伯揍英臺” ID令人噴飯
“深愛著那長得像三明治的夾心饅頭”“新白娘子玩?zhèn)髌妗薄傲荷讲嵊⑴_”,像這樣的句子,你知道是什么嗎?其實,這些都是網友的ID。現在,網名這玩意兒已經打破常規(guī),不僅名字要長,而且一定要搞笑,產生讓人噴飯的效果為最佳。
例如“銀城武”,這個人貌似企圖向金城武看齊;而“不辣的皮特”可以稱作是山寨版的布拉德·皮特;最讓人噴飯的是“令狐沖笑熬漿糊”,讓人感覺是令狐沖退隱江湖后以賣漿糊為生了。
還有一些混搭型的網名,比如“牛攔織女”“猩猩點燈”“貴妃出獄”“加勒比海帶”等等,都是巧妙地改變一個字,把大家耳熟能詳的東西改得面目全非,混搭的效果立馬就顯現出來了。
有一位網友叫“拿半截磚頭的男孩”,不知道他要拍誰;另一位豆瓣網友名叫“劃過天空的板磚”,難道是“拿半截磚頭的男孩”手里的那塊磚?還有一位網友叫“幸好及時護住臉”,聯(lián)想起前兩位網友的名字,估計這位就是被板磚砸到的受害者,幸好他護住了臉。
(本刊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