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金祥
一年之中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殊不知,當今科學家已發現,每個星期也有類似的“春、夏、秋、冬”的“四季”:星期一氣溫開始上升,猶如“春暖”來臨;星期三上升至最暖和,好比“盛夏”;星期四氣溫開始下降,轉為“秋涼”;到了星期六降至低點,而星期日則是“最冷的一天”,不妨稱之為“寒冬”。
一星期中的這種氣溫變化周期是人類自身活動量直接影響氣溫的結果。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弗林德斯大氣與海洋科學研究所的戈登博士解釋說,在工作的一周里,全世界大多數地區的工業活動到周末時都有所減緩,另外供人們上下班的班車流量也有所減少,所以到了周末就較涼快。在實行一周五天工作制后更是如此。
以前科學早已發現:人類在生產和生活活動中發生的熱量,可以和從太陽得到的熱量相比。比如,在歐洲和美國城市地區,人類活動發生的熱量已經平均占從太陽得到的凈輻射熱量的10~30%。在有些工業發達的特大城市或某些市區內,人類活動釋放的熱量已經達到了太陽輻射熱量的3~6倍,甚至還要多些。這就是住在城市市區的人們都覺得氣溫比郊區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