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定位自我
——麥當勞中國首席人才官、副總裁 陳麒亦
對于應屆畢業生來說,現在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簡歷投向哪里,而是先搞清楚自己應該屬于哪里。你要不斷了解自己內在的興趣愛好、價值觀、優勢和長處,全面準確地認識外界對自己的看法,從而把握合適的機會,變得出類拔萃。
在擇業前,你要做足功課,包括:掌握目標行業的主流發展趨勢和職業特點,如何把個人的貢獻與公司戰略方向最好的結合。你還要提前了解為了適應公司的要求,自己必須具備哪些能力或進行哪些改變。
在進入公司前,你要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和發展計劃,將個人努力方向與團隊,進而整個公司的發展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
你要學會有效交流。保持一個正向積極的人際網絡非常重要,它可以幫助你主動管理和維系好個人的良好聲譽和形象,有助于你更清楚地認識自己,達到職業目標。另外,你要有激情、有活力和熱忱待人,這是企業所普遍期待的。
你的地盤誰做主
——零點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 袁岳
不要聽父母說什么,也不要聽老師說什么,要不斷去社會中實習,找到自己要的是什么。經常問問自己“我要干什么?我要學什么?”
比如,在決定去考公務員之前,先對這份工作有一個大致的了解,要知道到底是去干嘛的。現在,超過一半大學生考公務員是家里要求考。
有些畢業生大學期間錯過了實習,那就工作后通過跳槽來彌補。調查證明,在大學期間實習過3次的人跳槽率很低。除了通過跳槽來尋找自己適合什么職業外,還可以讀研究生、考MBA。我大學時想做總理,不管理想是否現實,我還是付諸行動了。為了知道民間疾苦,我去做調查工作,這最后也成了我的事業。后來,我讀社會學博士以及出國讀管理學,是因為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欠缺。但現在很多人目標不明確,有了一份工作后,也沒有明確規劃自己的未來。
要有企圖心
——陽獅廣告中國區首席執行官 鄭以萍
廣告業是人的產業,因此我重視性格和決策過程。
我碰到過一個女生,她說她曾經想要花最少的錢走10個歐洲國家。這筆錢等于就只夠她來回兩張機票,每天平均只能花1歐元。我問她。你住的地方可能都沒保證了,你不怕?她說,可以找教堂,還有火車站,也可以睡在公車站里。我錄取了她,她的確也很棒,是個真正有創意的人,現在是臺灣很有名的自由創作人。
我感覺內地學生比較乖,常見到功課很好的學生,但也希望你們同時是有想法、有憧憬的人。
另外,如何準備簡歷也很重要。在廣告業,有很多人會想各種辦法表現自己。曾經有個人想應征文案,他發來的第一份簡歷很普通,但是第二份就不一樣了——是一個裸體的芭比娃娃。他附了一封信說:“我就是讓芭比穿上華麗衣服的人。”后來,他又來了第三封信,一本空的書,外面包了個武俠小說的封皮。他附信:“跟客戶交涉的過程就像論劍,也是心靈的交戰,我是個冷靜的謀士,我會給客戶很好的方案。”后面,他還丟了好幾份這樣的簡歷過來,讓我覺得他確實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