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偷菜,該不該被取締
有人說偷菜是一種詼諧幽默的互動交流,當偷別人菜或自己的菜被別人偷時,其實帶來的是一種關注,一種實在的聯系。但也有人會說,偷菜游戲是在宣揚偷的理念,鼓勵偷的行為,就可能讓一些人把網上的偷菜延續到現實生活中伸出“賊手”。10月11日,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執法監督處一名值班人員表示,因為陸續接到市民投訴反映“網上偷菜”游戲的危害,文化部將對此進行研究。這位工作人員稱,互動“偷菜”功能屬簡單機械的操作,沒有啟迪思維和開發智力的益處,有可能對“偷菜”功能逐步取消或進行改良。大家如何看待“偷菜”游戲,它到底該不該被取締?
不該取締,放松而已
“偷菜”游戲中種菜、澆水、施肥等功能確實能為青少年等網民提供一個充滿自然情趣的虛擬網絡平臺,既可以在水泥森林中享受田園生活,又可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不該取締,大家喜歡這個創意!———貓貓
既然“偷菜”是游戲,就應以放松、愉悅身心的態度對待。法律賦予公民精神文化自由的權利,不啟迪思維、不開發智力,并不犯法。更何況,這款游戲是不是誤導了某些人,誤導了多少人,都是主觀性很強的判斷,并沒有量化的依據。———尉遲
誰說游戲一定要具有啟迪思維和開發智力的教育功能?人們的生活不可能處于一種永遠接受教育的狀態,休閑和娛樂也是生活的必要內容,所以如果偷菜游戲能夠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就不能說它沒有價值。———逍遙
“哥偷的不是菜,是寂寞”。在如今的社會,人們之間多了一份競爭,少了一份溫情,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復雜,難以捉摸,所以當人們在現實中無法找到一個突破口時,只能把視角轉向網絡。偷菜讓一切變得簡單可操作,這無疑是對我們現實社會的極大嘲諷。———安洛
該取締,浪費生命
絕對應該取消!有幾類人的確不適合玩,如開學后的學生、上班時間的公職人員等。尤其是公職人員,上班時間應該取消一切游戲活動。任何游戲都是要消耗大量的時間,過度玩游戲就是虛度光陰、浪費生命!公職人員上班玩游戲就是瀆職!———木子
兒童上網年齡越來越小,過早接觸網絡游戲,對孩子性格發展不利。幼兒沒有社會道德意識和行為判斷力,不能正確理解游戲中的一些行為,比如偷盜,容易引起孩子的不良行為。———理言
我種菜偷菜快兩年了,說句公道話:無聊時玩一下圖個新鮮和消遣,起初半夜起床收菜、偷菜、種菜是常事,可誰知后來每天成了一個“惦念”,現在一天不玩就好像缺了點什么,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毫無實際意義和價值,感覺真的是在浪費生命,為害不淺!———藍天
理性派
加強網絡游戲管理肯定是必須的,但僅僅因為有人上演現實版“偷菜”,便將“偷菜”游戲打入地牢,怎么看都不合適。在倡導影視作品分級的美國,同樣出于保護未成年人的目的,將網絡游戲劃分為六級,輔之以周密而又龐雜的監管舉措。我們何不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李仲玉
偷菜、搶車位等游戲,在一個時期或某個階段可以滿足人們普遍的某種心理需求,譬如成就感或好奇心等,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心理需求也會發生變化,游戲的吸引力將相應轉變,偷菜等網絡游戲的生命力不會長久。因此,大家沒必要把它們視作洪水猛獸。———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院長蔡敏
游戲只是一個載體,借此遣懷,一澆心中塊壘的,可以是偷菜,也可以是釣魚,可以是任何一種契合社會情緒的游戲或文化產品。假如某款游戲真的被很多人認為助長了集體無聊化傾向,那么解藥肯定在游戲之外,而非一紙禁令所能解決。———小魚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