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錫麗,戢 芳,劉小蘭,徐蔚蔚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內分泌科,重慶市 400010)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終身性疾病,其發生與社會環境、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糖尿病治療的基本目標是使患者的血糖水平盡可能接近正常范圍。為了實現血糖達標,患者的主動配合非常重要,故必須加強患者的自我管理。國內外研究表明[1,2],自我管理水平與血糖控制呈正相關,良好的自我管理水平可減少和延緩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所謂自我管理,就是通過主動調整自己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控制不當沖動,克服不利情境,尋求發展,取得良好適應的品質,其品質的好壞,即自我管理水平的高低[3]。為了解重慶地區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情況,筆者于2006年11月~2008年1月對本地區住院的206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進行了問卷調查分析。
隨機問卷調查206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年齡23~87歲,平均年齡(62.1±12.9)歲 ,其中男性94例,平均年齡(59.3±13.7)歲;女性112例,平均年齡(64.4±11.7)歲。
第1階段,借鑒美國密西根州糖尿病研究和訓練中心的糖尿病管理評定量表(DCP)和糖尿病知識測試問卷(DKT)量表進行改良簡化;第2階段,進行隨機問卷調查;第3階段,整理資料。所有問卷由大學本科學歷護士發放及解釋,患者自主填寫問卷完成。
采用SPSS11.0軟件包分析處理數據,兩樣本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多個樣本比較采用方差分析。
借鑒美國密西根州糖尿病研究和訓練中心設計的糖尿病管理評定量表(DCP)并進行改良簡化,從8個方面進行問卷調查并進行描述性研究(見表1)。

表1 糖尿病患者一般管理情況(n)Tab 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self-management of diabetic patients(n)
根據年齡不同分組進行HbA1c比較,經過檢驗分析,F=3.27,P=0.087,差異有顯著意義。說明中青年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較老年糖尿病患者控制差(見表2)。
206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接受過糖尿病教育的86人,未接受過糖尿病教育的120人。按照是否接受過糖尿病教育分組,進行HbA1c比較,t=2.28,P=0.098,差異有顯著意義。說明接受過糖尿病教育的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明顯好于未接受過糖尿病教育的患者(見表3)。

表2 不同年齡組糖尿病患者HbA1c比較Tab 2 Comparison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of diabetic patients in various age groups

表3 接受糖尿病教育與否HbA1c比較Tab 3 Comparison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between patients received and not received diabetic education
根據隨訪保健方式不同分組:定期門診隨訪設為A組;自我感覺不適就診設為B組;明顯不適才住院治療設為C組;每年1~2次住院全面檢查及治療設為D組;保健醫生或社區醫療或其他治療設為E組。由表4可見,定期門診隨訪組HbA1c控制好于其他方式保健組(F=2.81,P=0.027)。

表4 不同保健方式組糖化血紅蛋白比較Tab 4 Comparison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of patients in various healthcare approaches groups
206例糖尿病患者中,有煙嗜好的55人,有酒嗜好32人,煙酒嗜好者25人。合并癥方面:合并高血壓的118人,合并冠心病的42人,合并脂肪肝的40人,合并高血壓性心臟病的36人,合并結石癥的20人,合并腦梗死的36人,合并痛風的7人,合并結核的2人。206例糖尿病患者中,76人無并發癥,130人有并發癥,其中并發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有90人,并發糖尿病眼病58人,并發糖尿病腎病的48人,并發糖尿病足的2人,并發糖尿病酮癥的29人。病程在1年內的糖尿病患者有47人,其中21人有并發癥,男性14人,女性7人。
實踐證明[4],糖尿病治療效果不完全取決于醫生醫療水平以及藥物效果,更多依賴于患者的密切配合。建立規范有效的糖尿病教育和管理體系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進而提高糖尿病的綜合防治水平。本研究結果表明:本調查中,76人無并發癥,130人有并發癥,這與患者糖尿病相關知識缺乏、生活方式不良、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有關。統計分析也說明接受過糖尿病教育的糖尿病患者,其HbA1c水平控制好于未接受糖尿病教育者。UKPDS研究結果[5]顯示,HbA1c降低1%,糖尿病的相關并發癥下降21%,與糖尿病相關的死亡率下降21%。因此應加大力度宣傳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并加強糖尿病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近年來,一些學者紛紛強調,糖尿病的自我管理可被認為是所有糖尿病管理的基礎。由于患者社會環境、教育背景、思維方式、醫療狀況等系列差異,直接影響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與提高。盡管目前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評估尚缺乏統一標準[6],但是專業醫護人員必須在大致了解糖尿病患者人群自我管理能力之后對他們進行不同程度的醫療指導,否則難以做到長期而穩定地控制血糖水平[7]。
事實證明[6]每月定期專科門診隨訪,與醫師進行交流,也是作為管理中的重要方式之一。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其管理應該是連續全面的[4]。有研究發現[4],隨著時間的推移,缺乏連續教育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HbA1c達標率呈下降趨勢。本地區醫保政策規定,慢性病門診就醫可以開1個月的治療藥物,所以多數糖尿病患者每月門診隨訪。本調查結果顯示,不同保健方式對糖尿病血糖控制有顯著影響,定期專科門診隨訪的保健方式是一種有助于糖尿病自我管理的保健方式,通過經常與專科醫護人員交流,可以獲取很多糖尿病相關知識,同時醫護人員通過了解糖尿病患者行為控制及改變情況可進行及時的指導和干預。因此,開展糖尿病門診咨詢是幫助糖尿病患者連續全面管理的重要措施。目前我科已開設門診糖尿病咨詢,深受廣大糖尿病患者的好評,不僅針對糖尿病人群,而且還為一般人群、特殊人群進行咨詢,擴大了糖尿病知識的宣傳范圍,希望在糖尿病的一級預防方面作出努力。
本調查研究發現,文化程度高的、經濟狀況好的糖尿病患者自我意識特別強,對糖尿病專科醫護人員開展的糖尿病教育重視程度不夠。故我們在進行糖尿病教育時,應針對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分別進行,對文化程度較高的糖尿病患者應對其進行系統深入的講解,以引導他們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重視,從而幫助他們加強自我管理。我院從20世紀90年代末期開展了糖尿病教育及管理工作,探索了一些教育的模式,但是由于人力資源不足,我們的糖尿病教育工作的開展有待進一步完善。有研究結果[8]表明,應用我國學者提出的“五套馬車”的治療原則進行系統的健康教育,既保證患者能全面地接受有關糖尿病的知識,又使他們學會了自我管理的方法,比以往教育不連貫、內容分散更容易使患者接受和掌握。
本調查發現,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識掌握情況與中青年糖尿病患者間無差別,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HbA1c控制情況比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好,可能由于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工作壓力大,家庭負擔重,健康意識不強,糖尿病知識不全面,行為控制差等原因導致其自我管理能力差。從年齡角度分析,退休人群自我管理水平明顯高于中青年患者,這種情況與國外相似[9]。隨著年齡的增加與退出工作,老年患者有更多的時間注意疾病的自我管理問題[6]。有研究報道[10],住院糖尿病教育是患者短期內系統學習,強化糖尿病知識,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時機。而中青年糖尿病患者除非在出現急性并發癥或自我感覺身體狀況不佳時才住院治療,其主要于門診就醫。故重視并開展糖尿病門診咨詢工作,以滿足中青年糖尿病患者門診隨訪的同時接受糖尿病教育,是進一步提高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主要途徑。
[1]戴 霞,尹志妙,姚冬芳,等.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01,16(11):648.
[2]Jones H,Rossi JS,Edwards L,et al.Changes in diabetes self-care behaviors make a difference in glycemic control:the Diabetes Stages of Change(DiSC)study[J].Diabetes Care,2003,26(3):732.
[3]王益明,金 瑜.自我管理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2002,25(4):453.
[4]鞠昌萍,孫子林,金 暉,等.糖尿病自我管理培訓指導網絡的構建及初期運用效果評價[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7,15(10):615.
[5]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Test of glycemia in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1,24(1):80.
[6]史京衡,顧 耀,李文君,等.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調查[J].上海醫學,1999,22(5):314.
[7]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Research Group.The effect of intensive treatment of diabet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long-term complications in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J].N Engl J Med,1993,329:977.
[8]賀秀麗,徐曉春,石霞霞,等.健康教育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響[J].實用醫技雜志,2008,15(22):2995.
[9]Goodall TA,Halford UK.Self-manager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a critrcall review[J].Health Paychol,1991,10(1):1.
[10]范麗鳳,潘長玉,田 慧,等.全程糖尿病教育模式的建立與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