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全喜,曾聰彥,黃穎思,鐘希文,吳惠妃(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中山中醫院,中山市 528400)
和胃消痞合劑是我院臨床使用多年的有效經驗方,由白芍、三七、延胡索(醋)、香附、黃芩、郁金、柴胡等14味中藥組成,具有疏肝和胃、行氣消脹、止痛之功。經我院多年臨床觀察,和胃消痞合劑合用西藥治療慢性胃炎效果優于單純西藥治療效果[1]。該制劑初為煎劑,為改進傳統中藥煎煮過程煩瑣的缺點,現改制成合劑。為保證該制劑質量,筆者對和胃消痞合劑的制備工藝進行了研究,對其質量控制方法進行了初步探討。
KQ3200E型醫用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Good see-Ⅰ型薄層色譜(TLC)攝影儀(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JA1203型電子天平(上海天平儀器廠);TLC SCANN-ERⅢ型薄層掃描儀、TLC SAMPLER 4型自動點樣儀(瑞士卡瑪公司);PBQ-Ⅱ型薄層自動鋪板器(重慶南岸實驗電器廠)。
和胃消痞合劑(批號:20060804、20060809、20060815)由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中山中醫院制劑室提供;三七對照藥材(批號:120941-200506)、白芍對照藥材(批號:905-9204)、蒲公英對照藥材(批號:826-9804)、延胡索乙素對照品(批號:726-9004)均由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白芍、三七、延胡索(醋)、香附、黃芩、郁金、柴胡等14味藥材。
根據處方中每味中藥材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與臨床療效的不同,確定本方中三七與延胡索(醋)宜采用醇提,其余藥材采用水提醇沉并收集揮發油為宜。
取方中香附、黃芩、郁金、白芍、柴胡、蒲公英等12種藥材,加10倍量水,加熱煎煮2次,每次1.5 h,并收集揮發油另器貯藏,合并2次煎液,濾過,藥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05~1.10(60℃),放冷,緩慢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至70%,攪勻,靜置過夜,濾過,濾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約1.05~1.10(60℃),備用。
另取三七和延胡索(醋),粉碎成粗顆粒,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6倍量,提取時間分別為1.5、1、1 h,藥液濾過,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約1.05~1.10(60℃),備用。
取上述所有提取濃縮液及揮發油,混合,攪勻,加入單糖漿200 mL、苯甲酸鈉3 g,混勻,用蒸餾水調節體積至1000 mL,靜置過夜,收集上清液,灌裝于100 mL潔凈無菌塑料瓶中,包裝,檢驗,即得。
本品為棕褐色的混懸液體;氣微香,味苦。
3.2.1 三七的TLC鑒別:取本品20 mL,水浴蒸至近干,加硅藻土適量,拌勻,加水飽和的正丁醇30 mL,超聲處理20 min,濾過,濾液濃縮至約2 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取缺少三七的其余藥材制成陰性樣品,同法制成陰性對照溶液;另取三七對照藥材0.5 g,加水飽和的正丁醇20 mL,超聲處理20 min,濾過,濾液濃縮至約2 mL,作為對照藥材溶液。照TLC法[2]試驗,吸取上述3種溶液各10、5、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 ℃以下放置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于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結果,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陰性對照無干擾。三七的TLC見圖1。
3.2.2 白芍的TLC鑒別:取“3.2.1”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取缺少白芍的其余藥材制成陰性樣品,同法制成陰性對照溶液;另取白芍對照藥材0.5 g,加入水飽和的正丁醇20 mL,超聲處理20 min,濾過,濾液濃縮至約2 mL,作為對照藥材溶液。照TLC法[2]試驗,吸取上述3種溶液各10、5、10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結果,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陰性對照無干擾。白芍的TLC見圖2。
3.2.3 蒲公英的TLC鑒別:取本品20 mL,加乙酸乙酯振搖提取2次,每次20 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取缺少蒲公英的其余藥材制成陰性樣品,同法制成陰性對照溶液;另取蒲公英對照藥材0.5 g,加乙酸乙酯20 mL,超聲處理20 min,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 mL使溶解,作為對照藥材溶液。照TLC法[2]試驗,吸取上述3種溶液各10、5、10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9∶5∶1)為展開劑,飽和20 min,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 nm)下檢視。結果,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陰性對照無干擾。蒲公英的TLC見圖3。
3.2.4 延胡索的TLC鑒別:取本品20 mL,加濃氨試液調pH至11,加乙醚振搖提取2次,每次20 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取缺少延胡索的其余藥材制成陰性樣品,同法制成陰性對照溶液;另取延胡索乙素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2 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TLC法[2]試驗,吸取上述3種溶液各10、5、10 μL,分別點于同一用1%氫氧化鈉制備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丙酮(9∶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碘缸中約3 min后取出,揮盡板上吸附的碘,置紫外光燈(365 nm)下檢視。結果,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陰性對照無干擾。延胡索的TLC見圖4。

圖1 三七的TLC1.三七對照藥材;2~4.供試品;5.陰性對照Fig 1 TLC of P.notoginseng1.Radix Rhizoma Notoginseng;2~4.test sample;5.negative control

圖2 白芍的TLC1.白芍對照藥材;2~4.供試品;5.陰性對照Fig 2 TLC of P.lactiflora1.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2~4.test sample;5.negative control
相對密度暫定≥1.05;pH值暫定5.0~7.0;其他應符合合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2]。
精密量取本品25 mL,置稱定質量的蒸發皿中,于水浴上加熱蒸干,在105℃干燥3 h,稱定質量,3批測定結果分別為9.05%、9.09%、9.67%。根據上述樣品測定結果,暫定本品總固體物不得少于5%。
3.5.1 加速穩定性試驗:取本制劑3批(批 號 :20060804、20060809、20060815),于(40±2)℃、相對濕度(75±5)%的條件下,分別在當月及放置1、2、3、6個月各考察1次。結果,樣品性狀、鑒別、檢查、裝量及微生物檢查等各項指標均無明顯變化。
3.5.2 常溫穩定性試驗:取本制劑3批(批 號 :20060804、20060809、20060815),分別于室溫下在當月及放置3、6、9、12個月各考察1次。結果,樣品性狀、鑒別、檢查、裝量及微生物檢查等各項指標均無明顯變化。

圖3 蒲公英的TLC1.蒲公英對照藥材;2~4.供試品;5.陰性對照Fig 3 TLC of T.mongolicum1.Herba Taraxaci;2~4.test sample;5.negative control

圖4 延胡索的TLC1.延胡索乙素對照品;2~4.供試品;5.陰性對照Fig 4 TLC of C.yanhusuo1.Rhizoma Corydalis;2~4.test sample;5.negative control
本制劑按本方案改成合劑后,克服了原煎劑臨時煎煮、服用不便的弊端。由于本制劑是由14味中藥組成的復方制劑,成分較為復雜,TLC鑒別過程中對提取方法及展開劑的選擇有較高要求。在三七、白芍、蒲公英、延胡索的TLC條件試驗過程中,筆者基本都參照2005年版《中國藥典》(一部)[2]TLC鑒別方法,只在提取溶劑和展開劑方面作了稍微調整和更改,使結果更穩定,且方法簡便易行,斑點分離清晰,陰性對照無干擾。此外,筆者尚對方中香附、黃芩、郁金、柴胡、陳皮、厚樸、法半夏和枳實進行了薄層鑒別研究,均因陰性干擾較大,故未列入正文。同時,筆者還對該制劑總固體物和制劑穩定性進行了測定和考察,為制劑質量控制提供了實用的方法。至于定量方面,將是筆者下一步工作的重點,以使該制劑質量標準趨于完善。
[1]黃穎思,劉 敏,林 屹,等.和胃消痞合劑治療慢性胃炎的臨床觀察[J].新中醫,2008,40(5):49.
[2]國家藥典委員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2005年版.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10、68、94、244、附錄9、附錄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