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林, 臧志和, 鐘 玲, 辛志偉, 楊 勝
(成都醫學院藥學院,四川成都 610083)
六君子湯方出《醫學正傳》,由人參、白術、茯苓、陳皮、半夏和甘草等六味藥組成,具有益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六君子湯或其加減方臨床主要常用于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1-2]。本研究采用的六君子湯系根據古方六君子湯藥物組成采用現代制劑工藝制備的藥液,并根據文獻采用飲食控制法復制脾虛證大鼠動物模型,探討六君子湯對模型大鼠胃腸激素的影響,為臨床應用該方治療脾虛證提供實驗基礎。
1.1 藥物 六君子湯,生藥含量0.8 g/mL,由成都醫學院藥物研究所制備,實驗批號20090306。六君子丸,由山東步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37020873,生產批號20070601。嗎丁啉,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10003,生產批號20070728。
1.2 實驗動物 SD大鼠40只,♀♂各半,體重(200±20)g。由四川醫學科學院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號:SCXK川2008-24,于自然光線、自由飲水攝食條件下適應性喂養1周備用。
1.3 主要試劑及儀器 胃泌素(MTL)放免藥盒由北京北方生物技術研究所提供;胃動素(GAS)、血管活性腸肽(VIP)和生長抑素(SS)藥盒均由北京科銳生物技術中心提供。小鼠自主活動測試儀,型號ZZ-6,由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取SD大鼠50只,隨機等分為5組:正常對照組、脾虛模型組、嗎丁啉組、六君子丸組和六君子湯組,各組10只。按照文獻[3]方法復制大鼠脾虛動物模型,10 d后各組分別灌喂生理鹽水、生理鹽水、嗎叮啉、六君子丸和六君子湯藥液10 mL/kg。連續5 d,實驗第15天,用電子天平測定每只大鼠24 h攝食量、體重,用小動物活動記錄儀測定5 min內自發活動,觀察大便性狀,逐日記錄觀察一般狀態變化。第16天股靜脈采血4 mL,分別置于2只試管中,Ⅰ管2 mL,離心(2 000 r/min)5 min,分離血清,置-20℃冰箱保存,待測血清 GAS;Ⅱ管2 mL,管中加入10%NA-EDTA 30 μL 及抑肽酶30 μL,充分混勻,離心(2 000 r/min)5 min,分離取血漿,置-20℃冰箱保存,待測血漿MTL、VIP、SS。按照藥盒規定要求,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測定血清 GAS,血漿 MTL、VIP、SS。結果用SPSS13.0統計軟件處理,組間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
3.1 對脾虛大鼠一般狀態的影響 脾虛證大鼠于造模后出現豎毛,被毛粗糙無光澤、拱背、自發活動減少、腹脹。隨后出現被毛枯槁,倦臥嗜唾、活動明顯減少,四肢乏力,腹脹明顯,便少而干或便溏,肛周污穢;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P<0.00 1)。經六君子湯治療后,動物以上癥狀逐漸減退或消失,攝食量增加,大便恢復正常,自發活動與體重均明顯增加,與脾虛模型組比較有顯著性或極顯著性異(P<0.05,P<0.01)。結果詳見表1、表2。
3.2 六君子丸對脾虛大鼠胃動素(MTL)和胃泌素(GAS)的影響 造模后模型組大鼠血漿MTL和血清GAS含量與正常對照組相比明顯下降(P<0.05),經六君子湯治療后,大鼠MTL含量有上升的趨勢,但與模型組相比無顯著意義;大鼠GAS含量明顯提高,與模型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果詳見表3。
3.3 六君子丸對脾虛大鼠血管活性腸肽(VIP)和生長抑素(SS)的影響 造模后模型組大鼠的VIP含量顯著升高,與正常組比較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經六君子湯治療后大鼠的血漿VIP含量顯著降低,與模型組比較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SD大鼠造模后,模型組大鼠血漿SS的含量顯著降低,與正常組比較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經六君子湯治療后大鼠血漿SS含量顯著上升,與模型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果詳見表4。
表1 六君子丸對脾虛大鼠攝食量、自發活動、體重的影響(±s,n=10,15 d)
表1 六君子丸對脾虛大鼠攝食量、自發活動、體重的影響(±s,n=10,15 d)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1,△△△P <0.001;與脾虛模型組比較,*P<0.05,**P <0.01,***P <0.001。
/g正常對照組 等容積組別 劑量/(g/kg) 攝食量/(g/d) 自發活動數/5 min 體重NS 220.11±16.35 320.60±25.14 235.00±29.23脾虛模型組 等容積NS 141.26±25.05△△△ 200.16±32.88△△△ 195.60±18.09△△嗎丁啉組 0.02 198.65±17.52*** 261.70±28.03** 266.68±19.87***六君子丸組 6 167.03±9.18** 240.33±45.29* 230.00±37.77*六君子湯組 8 158.14±8.87* 250.55±34.76** 222.53±30.98*
表2 六君子丸對脾虛大鼠大便性狀的影響(±s,n=10,15 d)
表2 六君子丸對脾虛大鼠大便性狀的影響(±s,n=10,15 d)
注:與正常對照比較,△P<0.05,△△P<0.05;與脾虛模型組比較,*P<0.05。
組別 劑量/(g/kg)造模后 治療后便常便少而干便溏正常對照組 等容積便常便少而干便溏NS 10 0 0 10 0 0脾虛模型組 等容積NS 1 3 6△△ 2 3 5△嗎丁啉組 0.02 0 2 8 9 1 0*六君子丸組 6 0 1 9 5 2 3*六君子湯組 8 0 2 8 6 1 3*
表3 六君子丸對脾虛大鼠胃泌素(GAS)和胃動素(MTL)的影響(±s)
表3 六君子丸對脾虛大鼠胃泌素(GAS)和胃動素(MTL)的影響(±s)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5;與模型組比較,*P<0.05,**P <0.01。
組別 動物數/只劑量/(g/kg)GAS/(pg/mL)MTL/(pg/mL)NS 61.06±13.07 382.15±100.44模型對照 10 等容積NS 48.04±12.59△293.57±49.88△嗎丁啉組 10 0.02 65.10±9.87**368.65±46.47**六君子丸組 10 6 60.16±7.15* 340.08±40.19六君子湯組 10 8 59.32±8.52* 339.65±29.83正常對照 10 等容積*
表4 六君子丸膠囊對脾虛大鼠血管活性腸肽(VIP)生長抑素(SS)的影響(±s)
表4 六君子丸膠囊對脾虛大鼠血管活性腸肽(VIP)生長抑素(SS)的影響(±s)
注:與正常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組別 劑量/(g/kg)動物數/只VIP/(pg/mL)SS/(pg/mL)正常對照組 等容積NS 10 47.02±13.11 105.54±18.02模型對照組 等容積NS 10 73.57±18.02△△ 74.87±18.69△△嗎丁啉組 0.02 10 49.75±14.03** 96.58±17.05*六君子丸組 6 10 58.03±9.42* 92.14±11.35*六君子湯組 8 10 54.41±12.25** 95.38±16.19*
脾胃學說從宏觀把握脾胃生理病理規律,疏于微觀;胃腸激素研究詳于微觀,偏缺于整體觀念,兩者結合無疑是互補的、創造性的研究思路[4]。脾虛證是中醫脾胃證候中的常見證型,是因素體脾虛或飲食不節、情志因素、勞逸失調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虛衰、不足的病證,以精神疲倦、食后困倦、食欲不振,食后腹脹,大便稀、舌體胖和脈虛弱等為主要臨床癥狀。胃腸激素是由散在分布于消化道的內分泌細胞和腸神經系統神經元所分泌的起激素作用的生物活性多肽,這些肽類物質主要存在于胃腸道中[5]。許多胃腸激素對消化道運動有促進或抑制作用,胃泌素(GAS)主要由胃竇及小腸上部黏膜的G細胞分泌,能強力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營養胃黏膜,促胃腸肌收縮,從而促進胃腸運動[6-7]。胃動素(MTL)主要由十二指腸和近端空腸黏膜分泌,是參與調節胃腸運動的興奮性腦腸肽,引起平滑肌收縮,調解胃腸運動[8]。生長抑素(SS)由腸壁神經叢、胃及胰腺的D細胞分泌,其分泌活動具有明顯的旁分泌性質,生理作用主要是對神經傳遞、腺體分泌、平滑肌收縮等廣泛抑制,對胃腸道的運動、吸收及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等功能具有普遍的抑制作用[9]。VIP具有舒張胃腸括約肌,刺激胰液和腸液分泌,保護腸黏膜,調節胃腸吸收等功能[10]。因此,用 GAS、MTL、SS和 VIP等胃腸激素指標從微觀層面揭示脾虛證的相關胃腸運動機制,可以賦予傳統中醫的“脾虛證”以現代科學含義;并可為中醫臨床有效治療脾虛證提供胃腸激素評價指標和依據。
從現代胃腸病學角度看,脾虛證主要表現為胃腸運動減弱,消化功能抑制而出現的系列綜合癥,應屬于胃腸動力不足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fuctional dyspepsia,FD)的范疇[11-12]。本實驗選用外周多巴胺阻滯劑——嗎丁啉作為陽性對照藥,該藥可使胃腸道上部的蠕動和張力恢復正常,促進胃竇和十二指腸運動,協調幽門收縮,為較好的胃腸動力藥,可以很好地針對脾虛證胃腸動力不足的病因病理。實驗結果表明,六君子湯能明顯改善脾虛模型大鼠的一般狀態,顯著升高血漿中MTL、SS的含量,明顯降低血漿VIP含量,有升高血清GAS的趨勢。結果提示,六君子湯具有明顯治療脾虛證的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是通過調節脾虛證胃腸激素水平來實現的。
[1]牛學恩,王宇亮.六君子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癥43例[J].中國民間療法,2005,13(6):38-39.
[2]朱瑞華.香砂六君子湯合四磨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58例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05,21(12):720-721.
[3]王洪海,謝 鳴.脾虛證模型大鼠血液流變學及TXB2、6-Keto-PGF1α 的變化[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30(11):761-765.
[4]劉海鷹.胃腸激素對中醫脾胃學說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15(1):1547-1549.
[5]崔莉紅.胃腸激素對結腸運動的調節作用[J].醫學綜述,2008,14(3):380-382.
[6]焦 俊,張蘭花,曾 曦,等.正常人與慢傳輸型便秘患者結腸動力與胃腸激素的關系[J].貴陽醫學院學報,2005,30(6):488-492.
[7]劉海鷹.胃腸激素對中醫脾胃學說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 ,15(11):1547-1549.
[8]Van Assche G,Depoortere I,Thijs T,et al.Contractile effects and intracellular Ca2+signaling induced by motilin and erythromycin in the circular smooth muscle of human colon[J].Neurogastyoenterol Motil,2001,13(1):27-35.
[9]封吉化,尚虎虎,黃 熙,等.脾虛早期與脾虛期大鼠組織和血漿中 SS、CCK、MOT 含量變化的探討[J]. 武警醫學,2005,16(5):336-340.
[10]劉淑娥,灤 平.兒食健寶顆粒對幼齡厭食大鼠模型空腸段SP、VIP、SS 表達影響的實驗研究[J].河北醫學,2007,13(12):1217-1219.
[11]孔令彪,江 琪,董明霞,等.中醫脾虛證研究的現狀和展望[J]. 北京中醫藥,2008,27(9):738-739.
[12]中華人民共和衛生部藥政局.中藥治療脾虛證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