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波 張同建 譚章祿 陳廣山
(1.淮海工學院商學院,江蘇省連云港市,222005;2.江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江蘇省鎮江市,212013;3.中國礦業大學 (北京)管理學院,北京市海淀區,100083)
自20世紀70年代末期我國開始進行煤炭價格改革、逐步放開煤炭價格起,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煤炭價格體制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由于煤炭市場在我國能源交易中的特殊性,煤炭價格的放開并不意味著煤炭價格改革的完成,我國煤炭價格機制仍有待完善。因此,加強對煤炭價格影響因素的分析,實現對煤炭價格微觀運動機制的解析,從而為我國煤炭價格機制的完善提供現實性的理論借鑒。
根據相關文獻的研究成果,并結合我國煤炭市場的現實性運作特征,我國煤炭價格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12個方面。
盡管我國煤炭儲量居世界前列,但煤炭資源畢竟屬于不可再生資源,總有一天會開采殆盡。世界上任何國家對本國煤炭資源的開采與利用都存在一個長遠規劃與控制的問題,要與適合本國經濟發展的能源結構相適應。因此,我國煤炭價格的形成與制定在長期變化過程中必然要受到國家宏觀煤炭資源戰略的制約與指導,而煤炭的總體儲量是國家宏觀煤炭資源戰略制定與執行的重要參考依據。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國在煤炭資源的開采上呈現出急功近利的現象,吃肥丟瘦、采厚棄薄,粗放型生產,導致我國煤炭資源的嚴重浪費。
煤炭交易是一種能源交易,必然受到各種能源稅收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稅種是資源稅。由于能源的稀缺性以及對環境的危害性,世界各國均對能源實施稅收管理,以優化和調節本國能源的產量與需求量。一般而言,過高的資源稅能夠限制煤炭的開發與交易,而過低的資源稅能夠刺激煤炭的開發與交易。由于煤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性能源,我國對煤炭的需求一直是處于上升狀態,因此,稅收對我國煤炭生產與交易的調節力度相對弱于國外的煤炭市場所表現出來的調節力度。
在我國煤炭交易市場上,煤炭企業與客戶一般都簽訂供貨合同,因此,我國煤炭企業的客戶群體具有較高的穩定性,能夠維持長期的供貨活動。在供貨合同的內容中,除了供貨價格外,合同期限也是一項重要的要素。合同期限與煤炭價格存在著內在的關聯性,合同期限越長,煤炭價格的波動幅度就越小,越能夠減少交易雙方在煤炭交易過程中的搜尋成本。
我國煤炭的年產量十余年來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已突破30億t,是影響我國煤炭市場供給量的重要因素。我國煤炭市場的一個顯著特征是買方市場與賣方市場的頻繁交替,這一現象的產生與煤炭的年產量息息相關。從生產機制上,我國煤炭產量曾長期受生產計劃控制,近年來主要受市場需求的調節。另外,我國每年煤炭產量的公布數字要小于實際開采數字,因為國家很難對許多縣、鄉、集體、個人煤礦的開采量進行統計,而這些未納入統計范圍的煤炭產量同樣會對我國的煤炭價格產生供給沖擊。
長期以來,我國煤炭對外貿易采取鼓勵出口、限制進口的政策,取得了相應的成績。但是,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國內煤炭需求大幅度上升,導致國家的煤炭外貿政策有所調整。2006年,我國下調了動力煤的出口退稅率和進口關稅,隨之導致我國煤炭的出口減少與進口增加。2007年5月,我國當月煤炭的出口量首次小于進口量,使我國開始跨入煤炭凈輸入國的行列。近年來,我國南方各省不斷從澳大利亞進口各種類型的煤炭,緩解了對國內煤炭需求的壓力,相應地對國內煤炭價格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沖擊。
煤炭企業的成本是煤炭市場價格的一個組成部分,包括內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內部成本主要體現在生產費用和管理費用上,外部成本主要體現在運輸費用、特別是鐵路運輸費用上。近年來,我國煤炭企業進行了大規模的機械化改造,信息技術的應用日臻完善,成功地借鑒和引用了國外煤炭業先進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有效地在全行業范圍內降低了生產費用和管理費用,使內部成本開始呈現下降趨勢。而同時期的鐵路運輸成本有所上升,從而使煤炭企業的總成本呈現顯著上升趨勢。值得注意的是,中間環節的費用高得驚人。
下游行業的煤炭需求是我國煤炭市場需求的主體,主要包括電力、冶金、化工、民用取暖等行業。
(1)電力企業一直是煤炭市場需求的龍頭,電煤消費量占我國煤炭消費總量的50%左右,燃煤成本也占到燃煤電廠總成本的70%以上,因此,煤炭價格反過來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這兩個能源行業的依存度逐漸提高。
(2)隨著冶金行業特別是鋼鐵行業的迅猛發展,使近年來的冶金用煤呈現小幅持續增長趨勢。如我國鋼產量在2004年已達2.4億t,并且近年來以20%的速度遞增,直接刺激了焦炭產量與價格的雙重升高。
(3)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整體社會福利的提高,我國的民用取暖用煤也逐漸增加,并且在需求區域上由以北方為主變為南北并重。
我國的鐵路運力是煤炭產量的一個主要制約因素,因此對煤炭價格存在著長期的影響。20年來,我國煤炭運量占鐵路總貨運量的40%以上,鐵路煤炭運量占我國煤炭總產量的50%以上。然而,我國的煤炭運輸需求仍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呈現較大的需求缺口。目前,我國鐵路總長度僅占世界鐵路總長度的6%,卻承載了世界貨物運輸總量的24%,因此很難在短期內改變我國目前的鐵路輸煤困境。大秦鐵路是我國最主要的煤炭輸送線,將三西 (山西、陜西、內蒙古西部)的煤炭輸往秦皇島港口進行中轉。2006年,大秦鐵路改造工程結束,提高了年輸煤能力2億t,局部地減緩了我國煤炭運輸的巨大壓力。
煤炭資源的替代品是指能夠替代煤炭資源功能的資源,在我國能源結構中主要指石油。也就是說,石油產品的需求與煤炭需求呈反向關系,石油產品的價格與煤炭價格呈正向關系。因為,石油價格的提升將減少對石油的需求總量,從而間接地增大對煤炭的需求量,最終刺激煤炭市場價格的上升。2002年末,石油價格的大幅度上揚,對煤炭價格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對石油的需求量呈現上升態勢,致使國內油價高歌猛進,對煤炭價格必然呈現正向促進作用。同樣,天然氣等其它資源對煤炭資源的替代機制與石油具有相同的價格效用。
煤炭資源上下游產品的價格與煤炭價格的變化具有同步性,是影響煤炭價格波動的一個直接因素,其中,煤炭上游產品價格的影響作用更具有顯著性。上游產品一般包括鋼材、木材、炸藥等,下游產品一般包括電力、冶金、化工等。上游產品價格的上升直接增加了煤炭產品的成本,因為上游產品為煤炭企業提供了基礎建設所需的原材料;下游產品價格的上升間接推動了煤炭產品的價格,因為對電力、冶金產品、化工產品的需求可以間接地轉化為對煤炭產品的需求。如2000年我國房地產建設的旺盛大幅度地增加了對鋼材的需求,從而顯著地抬升了焦炭的價格,啟動了2000年煤炭市場價格的反彈。
煤炭庫存是煤炭市場的蓄水池,對煤炭的供需具有一定的緩沖作用,能夠平抑煤炭價格的不必要的波動。煤炭庫存包括終端用戶庫存和港口庫存。終端用戶庫存的目的是為了預防突發事件所帶來的生產中斷,保證生產設備的持續性運轉。我國火力發電廠一般存儲15天的用煤量,2008年,我國南方的雪災使許多發電廠的煤炭存量急劇下降,不同程度地降低了電力產品的正常供應。港口庫存是商業存貨,目的是避免煤炭價格的過度震蕩。我國許多港口都具有不同數量的煤炭存貨,其中以秦皇島港的煤炭存量最大。一般而言,煤炭存量與國內經濟規模呈正向趨勢,同時也受到當時煤炭價格的影響。
由于我國煤炭的國際貿易量較大,一直具有國際煤炭貿易總量的20%以上的規模,因此,國內價格必然受到國外煤炭市場價格的影響。我國能源戰略的主要內容是 “以煤炭為主體、以電力為核心”,導致目前煤炭貿易 “進口增勢不減、出口日見萎縮”的現狀,所以國外優質煤的產量及價格對國內市場存在一定程度的沖擊。2007年,我國國內煤炭價格與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基本持平,即平均到岸價格中去除煤炭產品的運費和服務費之后,基本上與國內煤炭坑口價相當。從長遠看,如果我國煤炭運輸瓶頸問題能夠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地解決,可能會降低國內煤炭需求對國際市場的依賴,從而緩沖國際煤炭市場對國內市場的沖擊力度。
根據以上分析,本研究將我國煤炭年產量、煤炭生產成本、年發電總量、煤炭運輸成本、石油價格、電力價格、煤炭庫存量、國際煤炭市場價格、資源稅額、平均合同年限、煤炭進口量、已探明的儲量等納入影響我國煤炭價格因素體系之中,由此建立如下計量經濟模型:

式中:
yt——煤炭價格,元/t(因變量,數據來源于中國物價網);
x2t——我國煤炭年產量,M t(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
x3t——煤炭企業的生產成本,元/t(數據來源于中國礦業大學管理學院資料室);
x4t——下游行業的煤炭需求,億kWh(選用我國年發電量作為替代變量,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
x5t——煤炭運輸成本,元/t(數據來源于江蘇省某煤炭企業的內部數據);
x6t——煤炭替代品的價格,元/l(選用石油價格作為替換變量,數據來源于中國物價網);
x7t——下游產品價格,元/kWh(選用電力價格作為替代價格,數據來源于中國物價網);
x8t——國內煤炭庫存量,M t(選用秦皇島、日照、青島、連云港、天津5個港口的煤炭平均日庫存量之和,數據來源于《煤炭統計年鑒》);
x9t——國際煤炭市場價格,美元/t(選用世界最大的煤炭出口港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的裝船價格,數據來源于中國煤炭網);
x10t——資源稅額,元/t(數據來源于稅務系統內部資料);
x11t——平均合同期限,年 (數據來源于江蘇省某大型煤炭企業的內部資料);
x12t——煤炭年進口量,M t(數據來源于《中國煤炭網》);
x13t——我國煤炭已探明的儲量,億t(數據來源于《中國煤炭網》);
ut——樣本殘差項;
β1——截距 。
β2 、β3 、β4 、β5 、β6 、β7 、β8 、β9 、β10 、 β11 、β12、β13分別為 x2t、x3t、x4 t、x5t、x6t、x7t、x8t、x9t、x10 t、x11t、x12t、x13t的回歸系數;
根據理論分析 ,回歸系數 β3 、β4、β5 、β6 、β9 、β10的值預計為正,β2 、β8 、β12的值預計為負,β1 、β7、β11的值不確定 。
本研究擬采用后向淘汰 (backward elimination)回歸分析法進行模型檢驗。后向淘汰回歸分析是逐步回歸分析法的一種,而逐步回歸分析法又稱為逐步選擇法,是為了達到選用一個有用的預報變量子集的目的,不斷剔出或添加變量進入回歸模型之中。
逐步回歸法是一種建立多個自變量與一個因變量的多重線性回歸方程的方法,根據用戶事先設定的α(A lpha)值或F值標準 (界值),在計算過程中逐步引入或剔出滿足標準條件的自變量,從而建立只含有對因變量有顯著作用的自變量,而不包含對因變量沒有顯著作用的自變量的 “最優”多重線性回歸方程。
逐步回歸分析法中,采用逐步添加變量方法的稱為前向選擇回歸分析,而采用逐步剔出變量的方法的稱為后向淘汰回歸分析。
針對研究變量,本文選取1992-2009年的時序數據進行回歸檢驗,觀察次數為18,大于待估計參數的個數。第一次回歸分析結果見表1。
其中:R2=0.256,F=27.19,F值具有較高的顯著性。
根據檢驗結果可知,系數β5、β10、β11、β13不顯著,因此,剔除自變量 x5t、x10 t、x11t、x13t后進行第二次回歸分析。第二次回歸分析結果見表2。
其中:R2=0.552,F=39.12,F值具有較高的顯著性。
根據檢驗結果可知,系數β3、β9不顯著,因此,剔除自變量x3t、x9t后繼續進行第三次回歸分析。第三次回歸分析結果見表3。

表1 第一次回歸分析結果

表2 第二次回歸分析結果
其中:R2=0.5432,說明回歸方程能夠解釋總變差的54.32%;F=77.16,F值具有高度的顯著性,說明總體回歸效果是顯著的;方差膨脹因子最小值為1.090,最大值為1.033,表明回歸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線性;D-W值為2.121,表明回歸模型不存在自相關問題。我國煤炭價格對影響因素的回歸方程為:


表3 第三次回歸分析結果
自1992年,我國煤炭價格步入市場調節機制以來,煤炭價格主要受到煤炭年產量、下游企業的煤炭需求量、下游產品價格、國際煤炭市場價格、國內煤炭庫存量、煤炭進口量等因素的影響,而煤炭生產成本、鐵路運力、替代品價格、資源稅額、合同期限、探明的儲量等因素對煤炭價格缺乏顯著的影響。因此,本驗證結論與煤炭價格常規影響因素的判斷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1)我國煤炭主要依靠鐵路輸送,在許多人看來,運輸成本是煤炭價格的重要影響因素,但是,由于煤炭損耗成本過大,運輸成本并不十分突出,因而運輸成本的波動對煤炭價格波動的影響甚微。
(2)盡管我國人均煤炭資源不高,煤炭資源總有一天會挖掘殆盡,但似乎沒有人愿意關心這長遠性的問題,致使煤炭儲量與煤炭價格的波動沒有顯現出任何牽連的痕跡。
(3)由于我國煤炭需求存在著一定的剛性,因此,替代品價格、資源稅等因素對煤炭價格沒有顯現出顯著的影響。石油價格的上漲,曾在短期內提升了煤炭的價格,但在長期內并未產生顯著的影響。
(4)煤炭購銷合同的期限對于在一定時期內穩定煤炭產品的價格呈現出積極的作用,但從長期來看,不足以成為影響煤炭價格的有效因素。
我國煤炭價格機制正處于完善時期,煤炭價格影響因素體系也處于動態調整之中,隨著煤炭企業內外部生產環境的變化以及國內外宏觀經濟的影響,煤炭價格的影響因素體系將會不斷出現新的特征。
[1]連璞,黃樺.關于中國煤炭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第一周期的思考[J].中國煤炭,2010(4)
[2]楊彤,聶銳.基于不同標準對煤炭價格的評價 [J].中國礦業,2010(2)
[3]姜智敏.建立中國煤炭價格形成機制的基本思路[J].中國煤炭,2009(10)
[4]黃佐妍.煤炭價格形成機制沿革與發展趨勢分析[J].生產力研究,2009(8)
[5]袁桂秋,張玲丹.我國煤炭價格的影響因素分析[J].價格月刊,2009(2)
[6]孔勝,張同健,呂寶林.試論我國煤炭價格的影響因素[J].煤炭經濟研究,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