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否認,文化“軟實力”正在受到越來越強的重視。兩會期間,圍繞文化“軟實力”開展的探討之聲不斷。北京、廣東、海南、甘肅、寧夏等省區陸續將文化產業作為今后經濟發展的重點規劃,湖南具體謀劃以網絡、動漫、會展為主要內容的新型文化消費前景,廣西則明確提出將發展文化產業作為擴大消費的重要途徑……
也正是這種政府宏觀政策的指導和支持,讓雖身處金融危機困境中的國內文化產業,卻依然展現出了一片生機勃勃景象。從各種均取得了不俗成績的文化項目中,人們清楚地認識到了文化產業的滿足精神文化需求和助力經濟發展的特點,也看到了那些堅持從事于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推手們。
文化產業步入快速發展期
在過去的2009年,國內文化產業“逆流而上”,無論是動漫產業、電影電視,還是演出市場、新聞出版等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新聞出版產業總產值增長20%左右;網絡出版、手機出版、動漫出版、網絡游戲出版和數字印刷等數字出版產業總產值超過750億元,比上年增長42%;電影票房攀升到創紀錄的60億元,比前一年增加17.85億元。其中,一部《喜羊羊與灰太狼》電影,不僅票房實現過億,漫畫書發行量也突破了200萬冊,響應的DVD、網絡授權、電影圖書、玩具產品、食品飲料等產品也陸續跟進。不久前。《喜羊羊與灰太狼》更是被寫進了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文化產業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令人矚目。
數據顯示,在北京、江蘇、深圳等地,文化產業增長速度已超過經濟增速,文化產業正在成為區域經濟中新的支柱產業,使原有的經濟結構悄然發生變化。文化產業從探索、起步、培育,如今已進入快速發展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升。
企業的表率作用
顯而易見,政府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的具有舉足輕重的領導作用。2009年9月,國務院公布的《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就曾被看作是文化產業進一步快速發展的重要政策“推手”。而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在政府宏觀指導下實現全社會、全行業文化“軟實力”的提升,企業也被認為擁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3月6日。華語流行樂壇榜齡最長、最具影響力的權威專業流行音樂排行榜之一的《音樂先鋒榜》2009年度的頒獎典禮在廣州隆重舉辦。活動匯聚了兩岸三地各路實力派和偶像派唱將,他們在全力角逐各個獎項的同時,也為歌迷呈現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聽盛宴。作為長期致力于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廣東雙喜,首度出現在此次《音樂先鋒榜》的協辦方名單中,讓人們看到了企業和文化產業又一次成功的“聯姻”。說其成功,用業界人士的理解,即廣東雙喜和《音樂先鋒榜》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實現了理念的融合。“與《音樂先鋒榜》在后金融危機時代不斷為華語樂壇及消費者帶來喜悅自信一樣,廣東雙喜經過百多年發展也形成了喜悅自信的品牌特質——不言而喻,兩者在為消費者創造喜悅自信動力的目標面前有天然的默契。”
有了理念融合的前期鋪墊,借助流行音樂這種消費者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上體現其助力文化產業發展的用心也就自然而然地簡單多了。“我們希望通過聯手《音樂先鋒榜》來實現促進流行音樂文化發展的目的,從而給大家帶來更多喜悅的歡聲笑語。”廣東雙喜有關負責人如是說。
文化能滿足國民的精神需求,也可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廣東雙喜深諳這點,于是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表率作用。
讓更多企業加入傳播文化行列
縱觀市場,筆者發現,目前企業涉足文化產業領域普遍被認為是可以提升品牌文化傳播的有效途徑,品牌文化是否得以有效地延展弘揚成為越來越多的企業與文化產業結合的考量要素,最實際的評判標準就是企業即投入的文化項目本身理念是否與企業的品牌精神是否吻合。
以廣東雙喜為例。與《音樂先鋒榜》的聯手,我們看到了其“真心傳遞喜悅”的品牌核心價值與《音樂先鋒榜》為消費者提供喜悅體驗的“不謀而合”,而這種巧合也絕非廣東雙喜一朝一夕之作。早在2007年,廣東雙喜就曾聯合中央電視臺、中國愛樂樂團,舉辦了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的“雙喜世紀經典中國新春音樂會”;2008年,還與西泠印社傾力合作,舉行“百年西冷·世紀經典·中國印”活動,向海內外文化界推廣、展示以“中國印”為代表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悠遠魅力。一個叉一個經典案例,鑄就了廣東雙喜“喜文化”更深層的內涵,并讓這種“喜文化”得到更好延展和弘揚。
而像廣東雙喜這樣物色與自身品牌精神吻合的文化項目進行資助的企業并不少見。國際著名汽車品牌——奧迪,多年以來,也始終把與音樂藝術的結合作為構建品牌文化的重要組成。通過積極參與支持全球頂級藝術活動,包括北京國際音樂節、中國愛樂樂團歐洲巡演、“譚盾‘絕對有機2008”環保音樂會等,從中倡導奧迪一貫推崇的高品質生活方式,并不斷為用戶和公眾帶來高雅藝術體驗,而奧迪與音樂的獨特淵源也一直闡釋著“進取、尊貴、動感”的品牌價值。
國家啟動骨干文化企業培育計劃,讓文化產業發展被擺上了更高的戰略層面。發展文化產業,政府的拉動作用已經凸顯,剩下的就需要企業的推動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