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政治 李燕
功能性消化不良又稱非潰瘍性消化不良,屬于沒有器質性病變的具有間隙性發作的消化道癥狀,在臨床上非常常見,發病率較高,且治愈后可能復發。一般認為上消化道運動障礙是本病的病理生理基礎。本文采用莫沙比利聯合多慮平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觀察其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3例,以上患者診斷符合2006年制定的羅馬Ⅲ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診斷標準。患者必須有以下其中的1條或者幾條:餐后飽脹不適、早飽感、上腹痛、上腹燒灼感,以上癥狀沒有其他疾病可以解釋,患者在確診功能性消化不良前癥狀已經出現6個月。同時排除:經相關儀器檢查發現胃腸道有器質性病變患者;心腦腎等重要器官有嚴重功能障礙患者;妊娠和哺乳期婦女;有神經系統疾患及有智力障礙者。將上述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53例,男性24例,女性29例,平均年齡(42.3±10.2)歲,平均病程為(24.3±8.1)個月。對照組為50例,男性2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齡(41.5±9.3)歲,平均病程為(25.7±6.4)個月。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莫沙比利5mg口服,每天3次,患者在治療期間休息充分,禁止食用辛辣食物,低脂飲食,戒煙戒酒。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多慮平25mg,每天晚上口服,每天1次。兩組患者均治療4周。在治療期間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定期做胃鏡檢查。
1.3 臨床療效評估方法和評定標準 對患者的主要癥狀進行觀察和記錄:上腹痛、上腹脹、早飽、暖氣、惡心、進食減少。患者沒有癥狀,為0級,記為0分;患者癥狀輕微,不影響日常生活活動,為Ⅰ級,記為1分;患者癥狀中等,部分影響了日常生活活動,為Ⅱ級,記為2分;患者癥狀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活動,難以進行日常生活和工作,為Ⅲ級,記為3分。療效評價標準:痊愈:患者主訴癥狀完全消失;有效:患者主訴癥狀級別改善2個級別以上;進步:患者主訴癥狀級別改善1個級別;無效:患者主訴癥狀沒有改善或癥狀加重。
1.4 統計學處理 對兩組患者所得數據建立數據庫,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12.0對兩組患者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4周后,進行臨床療效評定,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評定結果(例)
功能性消化不良屬于非器質性病變所導致的消化道癥狀,此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明確。研究發現可能與下列機制有關:①胃酸分泌過多:研究表明,一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消化性潰瘍患者的臨床癥狀,此類患者經過抗酸治療有效,從而表明可能與胃酸分泌過多有關。②胃運動功能障礙:諸多研究表明,胃運動功能障礙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發病的基本的病理生理基礎。其中有一半的患者有胃排空延遲表現,即使有的患者沒有胃排空異常,但飯后食物在消化道有異常分布存在。但也有研究發現,胃運動障礙與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之間沒有顯著相關性。所以這些結論仍需進一步研究。③幽門螺桿菌感染:許多研究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經過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治療,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但是也有想反的觀點,所以仍需進一步研究。④與精神心理因素有關:經過調查表明,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不良情緒,如焦慮、抑郁等[1]。這些心理因素存在導致患者消化道功能異常,但具體機制尚未研究清楚。
莫沙比利可通過興奮腸肌間神經叢節前和節后神經元5-羥色胺相關受體,提高胃腸平滑肌的蠕動和收縮功能,還能夠間接提高乙酰膽堿的釋放量[2]。而且此藥可以使胃竇和十二指腸之間的運動得到協調,促進小腸運動,提高結腸的排空作用[3]。所以此藥可認為是全胃腸動力促進藥物。多慮平能夠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起到鎮靜催眠作用,能夠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但是研究表明,單用多慮平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臨床癥狀得不到緩解[4]。
在本文中,應用莫沙比利聯合多慮平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在應用莫沙比利基礎上給予多慮平,可對患者起到鎮靜安神作用,改善患者情緒,能夠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值得借鑒。
[1]陳潮,丁秋龍.聯合抗抑郁藥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分析[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08,36(6):31-32.
[2]蔡鑫.莫沙必利多塞平聯合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61例觀察[J].重慶醫學,2007,36(22):2334-2335.
[3]孔海英.莫沙比利聯合氟西汀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55例療效觀察[J].浙江實用醫學,2006,11(5):339-340.
[4]羅芳.昊強.莫沙比利聯用多慮平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分析[J].四川醫藥,2004,25(6):65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