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渠
從12月份的市場環境來看,最為重要的消息面主要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召開和宏觀數據的公布,而宏觀數據和政策的動作仍將決定大盤未來走向。
11月份大盤的大幅調整,終結了市場連續反彈的勢頭,3200點的高位也將可能成為年內無法突破的重要阻力關口,更重要的是,隨著大盤重回3000點下方,未來走勢再現迷茫。12月份大盤是弱勢震蕩,還是擇機反彈?從12月份的市場環境來看,最為重要的消息面主要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召開和宏觀數據的公布,而宏觀數據和政策的動作仍將決定大盤未來走向。通脹壓力猶存
從已經公布的宏觀數據來看,整體經濟依然保持良好增速。東莞證券策略分析師費小平認為,考慮到PMI數據與工業增加值增速有較高的相關性,目前工業增加值增速放緩的趨勢已到強弩之末,后兩個月觸底回升的可能性較大。這一意味著整體經濟增速有望企穩,不會出現大幅下滑,全年經濟仍將保持較好增速。
不過,在經濟增速仍保持平穩的同時,12月份的通脹壓力并沒有消除。央行為什么出臺如此多的調控措施,各部委出臺的多項臨時價格監管措施,無疑就是針對已經持續高企的CPI。
從11月份的數據來看,11月份CPI同比上漲5.1%,另外PPI也上漲6.1%,CPI的大幅上漲并創下年內新高,食品價格的大幅飆升是主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前幾個月的結構型通脹有轉化為全面通脹的可能。
費小平認為,盡管食品價格上漲是CPI上漲的主要推手,但是其背后的原因卻較為復雜。長期以來國家嚴密監控農產品價格,以保證居民的菜籃子和米袋子平穩供求,并制定了相應的參考價格。但隨著美國貨幣超發、國內人民幣升值引起的熱錢流入及國內大規模固定資產投資的高居不下,國內貨幣供應量不斷以超常的速度增加,在國內投資機會不佳的條件下,資金的逐利性會引導資金進入尚未完全商品化的行業,農產品市場便是其中一個行業,大幅拉升食品價格。
其次,貨幣供應量的大幅增加的同時,商品在短時間內并沒有大幅增加,過多的的貨幣追逐不變的商品也會必然會引起通脹,但這種通脹屬于需求拉動型的通脹,似乎不是全面的通脹。為了緩解價格上漲壓力,企業將不可避免地將上游原材料上漲的壓力部分轉嫁給下游消費者,從而形成成本推動型的通脹。當需求拉動型的通脹和成本推動型的通脹同時出現,如不嚴加防范,全面的通脹將不可避免。在整體經濟增速相對平穩增長的背景下,負利率已經影響到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效果,在采取了存款準備金率、信貸窗口指導等措施之后,年內央行再次加息的概率在大幅增加。而加息窗口可能在宏觀數據出臺前后。
按照慣例,12月10日中央召開為2011年宏觀經濟政策定調的經濟工作會議。市場關注的焦點集中主要的議題和對財政、貨幣政策的定調上。考慮到近期物價的持續反彈,明年的通脹壓力仍然不容小覷,預計穩定物價將成為經濟工作會議的重要議題,而如何調控則需思量。
費小平指出,總體來看,預計在政策定調上,可能出現積極的財政政策與中性或者常態的貨幣政策的可能性更大。而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期間,預計整體市場仍可維持穩定,但如果政策定調超出預期,可能誘發大盤的動蕩。
警惕結構性泡沫
在近期的市場中,結構性泡沫的局面并沒有得到較大改觀,特別是創業板的持續強勢使得其潛在風險進一步加大。根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按照11月30日數據來看,全部A股市盈率18.72倍(動態市盈率,按照當年第三季度×4/3,后同),仍處于較為合理區域,但出現這樣的原因是占較大權重的金融、煤炭等板塊估值較低,實際上,從中小板和創業板的估值就可以看到,中小板達到50倍,而創業板則有70多倍。市場的結構性泡沫依然嚴重,雖然短期在資金推動下仍有繼續強勢可能,但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而在解禁方面,在11月經過2萬億巨額解禁后,12月再次迎來解禁的高峰期,按11月30日價格來算,12月解禁市值接近6000億元,解禁公司家數145家,其中主板68家,中小板60家,創業板17家,按公司解禁家數占板塊上市公司總數來看,中小板和創業板面臨較大解禁壓力。另外,大小非減持呈現出逐月增長勢頭,更值得注意的是,10月和11月大宗商品交易數量大幅增加,反映出機構或者產業資金離場的跡象有所加重,對于未來走勢將產生不利影響。整體來看,12月份市場泡沫依然明顯,而減持壓力在加大。而機構倉位仍普遍偏高,在8成倉以上,雖然新發基金仍有500多億的倉位等待建倉,但在大盤震蕩之際,建倉動力并不會太強,市場總體資金面可能仍將略有緊張。
隨著11月份的下跌終結大盤的反彈勢頭,市場走勢又陷入膠著狀態。流動性隨著美元的反彈和管理層的調控政策而有所明顯收緊。市場重回到3000點下方。指數的動蕩對市場人氣帶來打擊,A股新增開戶數明顯回落,與之前的形成明顯的反差。但新增基金開戶數卻大幅增加,顯示出資金雖然依然向資本市場流動,而向基金的分流,最終還是要會回到股市中來。而開戶數的數據僅僅只能提供一些參考,對于^股市場的走勢,還需考慮其內在因素。在對10月份的行情研判時,我們也沒有考慮到政策緊縮如此之快。而隨著調控政策的逐步明朗,市場的擔憂會有所緩解,即使12月份出現加息等措施可能對市場的影響較11月份也會要小一些。
而從個股表現來看,權重股確實已經到了最壞的時候,金融、地產股在政策壓力下,很多都回到了10月份上漲之前的位置,即使有政策持續壓力,但繼續進一步大跌的概率不大,更多的可能維持橫盤整理格局。
從技術面來看,大盤在下跌300點之后終于有所止跌,頑強守住2800點關口,經過這樣一波宣泄之后,市場整體壓力有所緩解。而下方仍有半年線的支撐,在2700點附近。而該點位是大盤在8、9月份一直震蕩整理的平臺,在10月份突破后將成為重要的支撐位,預計該點位會有明顯支撐。
費小平認為,盡管政策面壓力依然較大,但也不用過于悲觀,12月的行情不會是大起大落的走勢,預計整體還是維持橫盤整理,只是這種整理是強勢還是弱勢的區別。大盤短線可能延續11月份的弱勢,如果真有緊縮政策出臺,大盤可能回調考驗半年線也即2700點支撐,但考慮到金融、石化股等權重股下跌空間不大,大盤下行空間有限,預計調整后有望出現修復性反彈,而反彈高點預計也不會超過3000點。大盤震蕩中仍需警惕創業板和中小板的壓力。
由于預計大盤維持弱勢震蕩,整體操作策略上仍以控制倉位和風險為主,做波段行情,精選個股擇機做低吸,為明年的行情提前布局。費小平提醒投資者,作為大的資金,可對弱勢的金融、地產、煤炭做適度關注,雖然有政策壓力,但下跌空間有限,且有出現技術性反彈要求,只是反彈高度仍不會太大,只能做中線的建倉。而對于有色飯塊,由于波動頻率較大,比較難把握,還是要跟著美元來短線操作,中期仍有壓力。
而主要的投資方向,費小平建議還是尋找具有確定性成長和較好投資主題的板塊個股。
第一,可關注近期政策扶持較為明朗的板塊,像機械、環保、電氣設備、水利等板塊最近都受到政策有力扶持,像水利水電可能是明年1號文件的重點,而機械和環保則有十二五規劃刺激,電氣設備則受益于特高壓投資加大,很多板塊近期都呈現出資金呈現流入跡象,預計后市中仍具有較強機會,可擇機吸納。
第二,可以關注具有高送轉概念的個股,為明年提前布局。
第三,考慮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召開,在擴內需和十二五規劃前期下,可繼續關注消費類和新興產業,像旅游、釀酒、商業、汽車等板塊。一般來講,年底都是消費的旺季,而適度通脹有利于相關行業利潤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