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慶生

有人預言將來地球上將不會再有冬天了,也就是說,到了那個時候地球上寒冷的冬季將不復存在,冰雪也將全部消融殆盡。不管它是從天而降的飛雪,還是喜馬拉雅山上的積雪;不管它是北冰洋的流冰,還是南極大陸上覆蓋的冰原都將一去不復返,永不存在了。如果人們還想舉辦冬季奧運會或冰上舞蹈比賽的話,那就只好求助于造雪機或者到人造衛星體育場。
當冰雪全部消融后,海水的水位將大幅度上漲。有人計算,海平面大約將上升60米左右,這意味著各大洲沿海地區海拔高度凡低于60米的地方,包括紐約曼哈頓摩天大廈第20層以下的地方,都要被海水淹沒,成為一片汪洋。地球上大陸面積顯著縮小,海洋面積進一步擴大,地球將更名副其實是一個大水球。
不過,您不用擔心,真到了那個時候,也許內陸比沿海更適于人類居住。隨著海洋面積的擴大,蒸發作用進一步加強,大氣中的水汽含量更加充沛,降水量將成倍增長。這樣高原將會變成良田或優良的牧場,沙漠將變成綠洲。隨著地球溫度的增高,尤其是中高緯度溫度迅速增高后,原來人煙稀少的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西伯利亞和格陵蘭等地都將變成世界的糧倉,甚至南極大陸也可能成為人類理想的居住或旅游勝地。
文明浪潮的到來,帶來了世界經濟的繁榮,但也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問題,17世紀末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了一個以工業為核心的文明社會,但隨之而來的是千百萬個大煙囪,日夜不停地向大氣層噴吐著濃煙。其中,僅二氧化碳每年的噴吐量就有60億~120億噸,相當于火山爆發釋放出的二氧化碳總量的200倍~400倍。據美國物理學家普拉斯指出,從1900年以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已增加了大約10%,到2000年時大約又增加了10%。這些數據有力地證明了,在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增長著。有人估計,如果照目前的速度增長下去,那么用不了一二個世紀,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將比現在翻二番!
二氧化碳有一種奇特的功效,就是它對太陽的短波輻射幾乎是透明的,而對從地球表面放出的長波輻射卻幾乎是不透明的,這樣就能把熱量貯存在大氣層中,就像溫室的玻璃一樣,起到保溫作用,稱之為溫室效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濃度越高,這種保溫作用越強烈,溫室效應也越明顯。有人計算,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10%,全球溫度將增高0.3℃左右;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一倍,溫度將升高3℃。而只要地球的平均溫度升高3.5℃左右,就足以使地球上的冰雪全部融化。
除此之外,還有人工熱的影響。近半個多世紀以來,城市增多,城市建設發展迅速,規模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密集,這就不可避免地聚積了越來越多的人工熱。城市大量人工熱的釋放,引起了城市局部升溫,使得城市空間的溫度分布圖,猶如一個溫暖的島嶼一樣,有人稱其為熱島效應。這種人工熱的影響,使城市氣溫普遍比周圍地區高出1℃左右,有的大城市甚至可高出10℃左右。有人估計,目前全世界的人工熱正以每年5%~6%的速度增長。長此下去,對氣候變暖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
盡管有人認為,對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和城市的熱島效應所引起的氣候變暖作用,不應估計過高,而且還應該考慮某些自然因素的抵消作用。但是,如果人類不采取有效措施改變目前的能源結構、社會結構和生活方式,那么,二氧化碳濃度持續增長的趨勢也是不可阻擋的。
總之,人類正面臨著挑戰,新技術革命的到來,以及能否在幾十年內完成,這不僅決定著人類物質和精神文明的發展,而且也關系著地球的前途。
不要忘記,冰雪在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