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5年,法國開始計劃于1889年舉行第三屆世博會,用以慶祝法國大革命勝利100周年。他們希望建造一個可以代表法國榮譽的紀念碑。1886年5月2日,法國宣布舉行紀念碑設計大賽,希望“創作一件能象征19世紀技術成果的作品”。
此前,53歲的建筑工程師古斯塔夫·埃菲爾已經提出過在1888年巴塞羅那世博會上興建鐵塔,但因“設計奇怪而昂貴”遭拒。他隨后便把他的鐵塔草案提交給了巴黎世博會的執行人。一位法國大臣對埃菲爾的設計非常傾心,于是暗中操縱大賽使得埃菲爾的設計勝出。
鐵塔由埃菲爾親自設計的純化鍛鐵建造,使它成為當時席卷世界的工業革命的象征。鐵塔的50名建筑師和設計師畫了5300張藍圖,將預先生產出來的12000件規格不一的部件編號,再像拼積木一樣用250萬個鉚釘把它們組建拼接,據說這樣構造的鐵塔“對地面的壓強只有一個人坐在椅子上那么大”。
1887年1月28日,埃菲爾鐵塔破土動工。鐵塔正式開工十幾天后,300位巴黎藝術家和建筑師聯署了《反對修建埃菲爾鐵塔》抗議書。抗議書聲稱:“這個龐然大物將會掩蓋巴黎圣母院、盧浮宮、凱旋門等著名的建筑物。這根由鋼鐵鉚接起來的丑陋的柱子將會給這座有著數百年氣息的古城投下令人厭惡的影子……”聯署人幾乎囊括了當時法國各藝術領域的頭面人物,莫泊桑更是揚言:“巴黎如果建成鐵塔,我就要永遠離開這個城市。”
巴黎的名流并沒能阻止鐵塔的建造。1889年5月15日,巴黎世博會開幕,埃菲爾親手將法國國旗升上鐵塔。鐵塔上愛迪生最新發明的白熾燈將夜晚的世博園區照得如同白晝,世博會第一次在夜晚向游人開放。鐵塔吸引了近200萬人到巴黎世博會參觀,以至于第二年的第13屆工業博覽會繼續在巴黎舉行。
而進入20世紀后,無線電技術也開始走出實驗室,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作為當時世界最高建筑的埃菲爾鐵塔,也理所當然地應用到無線電發射領域。“一戰”期間,鐵塔截獲了大量敵軍密電,法國軍方還用它來調度了大約600輛雷諾出租車運送6000名法軍后備軍到馬恩河第一次戰役的前線。
1940年德國占領巴黎期間,為了不讓希特勒順利登頂,法國人切斷了埃菲爾鐵塔電梯的電纜,德國士兵只得爬到鐵塔的頂端去懸掛納粹旗。一個法國人還曾經在德占期爬上鐵塔懸掛法國國旗。所以有法國人認為,希特勒征服過法國,但沒有征服埃菲爾鐵塔。
鐵塔重要的戰略和軍事意義逐漸奠定了它在巴黎和法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后來鐵塔又被用于氣象觀測站、航空通訊臺、電臺和電視發射站,觀光這個主要用途則讓它重新成為巴黎的“搖錢樹”。埃菲爾鐵塔最終成為法國的國家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