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花枝
腦梗死是中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往往可導致神經系統功能嚴重障礙,臨床上對腦梗死的治療主要局限在藥物方面,因此討論更多治療方法也成為近些年來腦梗死治療的重點。我科于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24例,并進行臨床觀察,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腦梗死患者24例,均在發病期24 h內就診,發病后神經功能局灶缺損癥狀進行性加重,經頭顱CT平掃排除腦部出血疾病,并排除其嚴重器質性疾病及嚴重并發癥的病例,年齡在45~69歲,無風心病顫病史,無相關性血液系統病,近期未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藥物神經功能缺損(NOS)評分>10分全部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1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并無顯著意義。
1.2 方法 入院后2組均口服阿斯匹林片,靜脈滴注擴血管藥物等常規治療。疏血通組于入院后基于疏血通注射液10 ml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靜滴,1次/d,連用10 d。
1.3 療效評定 于入院后第3天、8天、28天分別進行NDS評定,并與治療后30天進行臨床療效評定:基本痊愈。
NDS評分治療組治療第8,28天明顯低于治療前,而對照組治療前后差異并無顯著意義,治療組治療后各時間點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NDS評分比較
腦梗死多因局部腦動脈供血不足所致其供應腦組織急性缺血而發生的壞死,常發生于中老年人,通常起病較急,數小時內發展達高峰[1]。臨床治療主要在于溶解血栓,快速恢復梗死區微循環,從而使腦血流早期重灌注,減輕缺血程度,盡量挽救處于可逆性損傷狀態的神經細胞,使梗死面積及神經功能損傷減小到最低限度[3]。我們在臨床選用的疏血通注射液其主要成分為水蛭、地龍等提取物。水蛭素與血液混合后,能阻止凝血酶原作用于纖維蛋白原,延緩和阻礙體內和體外的血液凝結,解除動脈痙攣,減低血粘度。研究表明,水蛭素主要通過以下機制起作用[2]:(1)抗凝血酶:迄今為止,水蛭素是世界上最強的凝血酶特效抑制劑,它與凝血酶迅速結合,阻止凝血酶作用于纖維蛋白原,抑制血液凝固。水蛭素還抑制凝血酶同血小板結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釋放[2];(2)水蛭素可活化纖維蛋白酶原前活化因子,分解纖維蛋白原和纖維蛋白,促進纖維蛋白降解。(3)降低血粘度:水蛭素對全血粘度、血漿粘度、纖維蛋白原,紅細胞壓積均有降低作用,從而改善患者血液“粘”、“濃”現象;(4)緩解動脈痙攣:研究證明,動脈粥樣硬化時,粥樣斑塊內富含的脂質過氧化物對前列環素合成具有抑制作用,使血小板內cAMP含量減少,導致血管痙攣。應用水蛭素后,測定患者前列環素和TXA2代謝產物的含量,結果前者提高,后者減少,說明水蛭素不僅有提高前列環素合成作用,而且是一種較強的TXA2合成抑制劑。(5)細胞保護作用:提供細胞代謝必需的多鐘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清除自由基,多靶點作用,減輕缺血再灌注腦損傷。由此可見,疏血通注射液既能夠促纖溶、抗凝血,溶解血栓再通血管而恢復血流灌注,防止再栓塞,阻斷病情之進展與復發,又能夠通過其神經保護作用減輕腦組織損傷。因此,我們認為,疏血通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作用迅速,效果確切,值得推廣。
[1]薛亞光,徐麗芳,胡敬陽.疏血通注射液治療腦梗死臨床觀察.黑龍江醫藥科學,2002,06.
[2]張艷霞,趙鴻運.疏血通注射液對腦梗死患者凝血酶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1:10.
[3]楊穎,杜文旭.疏血通注射液治療腦梗死療效觀察.中醫藥信息,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