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輝 畢春玲 王濤
慢性支氣管炎簡稱慢支,是指氣管、支氣管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主要表現為咳嗽加重且咳痰量逐漸增加、出現黃痰,而且多數會伴有喘息。在慢性支氣管炎的基礎上若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此時咳嗽、咳痰癥狀加劇,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將不利于疾病康復,甚至可導致氣道阻塞,加重病情,發生呼吸衰竭或窒息,危及生命[1]。臨床治療中除常規抗感染治療外,抑制痰液的分泌和促進痰液的排出,以確保呼吸道的通暢也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一個重要的方面。
1.1 一般資料 入院治療的60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入院前均為進行治療),臨床表現:均有發熱,咳喘,有痰,平臥及呼吸困難。其中男42例,女18例,最小年齡47歲,最大年齡76歲,平均62歲。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對照組30例。兩組年齡、性別、癥狀、體征及病程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根據臨床表現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常規治療(止咳、平喘、化痰、氧療、體位引流等),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入沐舒坦160 mg/d靜脈滴注。對體溫、咳嗽、咳痰、痰量及性質情況及肺部啰音的變化等每天進行跟蹤記錄。
1.3 癥狀判斷標準 咳嗽:輕度為間斷咳嗽;中度介于輕度和重度之間;重度為晝夜頻繁咳嗽或陣咳。痰量:少量為晝夜咳痰20~50 ml;中量為晝夜咳痰51~100 ml;大量為晝夜咳痰100 ml以上。
1.4 療效判斷標準 臨床控制:咳嗽、咳痰癥狀在輕度以下或消失;顯效:咳嗽由重度轉為輕度、咳痰由大量降至少量;好轉:咳嗽由中度轉為輕度或消失、咳痰由中量降至少量或消失;無效:咳嗽、咳痰癥狀無好轉或加重。
1.5 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療效對比

表1 兩組療效比較(例,%)
2.2 住院天數 治療組平均為(8±1)d,對照組平均為(13±2)d(注:兩組比較,P<0.05)。在治療過程中治療組未出現其他不良反應,肝腎等臟器功能未見異常。
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組支氣管及其周圍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臨床常出現持續3個月以上的咳嗽、咯痰等癥狀。有時痰液增多,粘稠,咯痰困難,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急性發作多由下呼吸道感染所誘發,表現為咳嗽加重、咳痰量增加、出現黃痰且多數伴有喘息。祛痰治療顯得尤為重要。痰液的增多和引流不暢是導致患者病情加重或治療效果不佳、住院天數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臨床在抗病原體的同時,往往應用祛痰劑、氣道濕化、吸痰、體位引流等處理以確保呼吸道的通暢,因此對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患者,祛痰治療尤為重要。沐舒坦是一種較為有效的黏液溶解劑,在咳嗽、祛痰及改善患者病情等方面有較好的療效,沐舒坦主要活性成分是鹽酸氨溴索,能作用于分泌細胞,調節漿液與黏液的分泌,使漿液分泌增加,加強纖毛的擺動,增加黏液運輸系統的清除能力,使痰液易于排出[2];沐舒坦還是一種呼吸系統保護劑,具有抗氧化、抑制炎癥釋放、松弛氣道平滑肌,促進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等作用[3]。經過上述研究表明,沐舒坦靜脈在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療效顯著,過程中未見其他不良反應,住院天數大大縮短,極大地減輕了患者的精神和經濟負擔,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很好的輔助用藥。
[1]張瑾康,培良.沐舒坦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應用.中華現代臨床醫學雜志,2006,1(8):706-707.
[2]陳雪英,邱月芳.沐舒坦霧化吸入用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患者的療效觀察.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6,12(7):59.
[3]陳濟明,宋冰,劉紅光.沐舒坦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的臨床觀察.實用醫學雜志,2005,21(21):2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