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濤 甘肅嘉峪關宏豐實業有限公司 735100
卞建春 揚州大學獸醫學院 225009
華金第 蘇州蘇太豬育種中心 225009
豬氣喘病又稱豬地方性肺炎或支原體肺炎,是由豬肺炎支原體引起的豬的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該病的發病率很高,在世界范圍內廣泛流行。早期人們對該病的病原體長期認識不清,都認為是病毒,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證實是肺炎支原體,從健康豬和SPF豬體也可以分離出該病菌。該病菌的傳染力很強,常在豬的氣管和肺黏膜寄生,當氣溫變化如寒冷、多雨、潮濕或遇氣候驟變、轉群及飼養密度過大等應激反應時即可增殖,表現流行性肺炎癥狀。用粉料喂豬或感染傳染性萎縮性鼻炎也可成為該病的誘因。巴氏桿菌、大腸桿菌、鏈球菌、嗜血桿菌、棒狀桿菌等的繼法感染,也可引起急性肺炎的發生而導致豬只死亡。
該病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國許多地區的豬場都有發生。由于帶菌病豬的存在和分布面較廣,除直接死亡外,病豬由于生長發育緩慢,生長率降低15%左右,飼料利用率降低20%,造成飼料和人力的浪費。有的病豬成為僵豬或繼發感染死亡。同時,病豬帶菌時間長,母豬感染后常可影響后代的健康,不能留作種用,影響良種推廣。該病是危害養豬業發展的重要疫病之一,也是SPF豬場要求凈化的疫病之一。
(1)藥品與試劑
選取與試驗有關的藥品與試劑,檢查藥品的生產批號、生產日期和所用規格是否合格等。藥品的名稱、規格及生產廠家見表1。

表1 試驗藥品與試劑
(2)試驗動物
實驗地點為蘇州市蘇太豬育種中心種豬場南場12棟1-8圈,每圈為16頭,品種均為太湖豬,公母均有,50-60日齡同批次豬。所有進行試驗的太湖豬為臨床感染發病群,出生后未接種過氣喘苗。
(3)實驗分組
將實驗動物隨機分為8組,每圈為1組,每組為16頭,第Ⅰ-Ⅵ組為試驗治療組,Ⅰ組用藥為泰樂菌素,Ⅱ組用藥為克林霉素,Ⅲ組用藥為恩諾沙星長效注射液,Ⅳ組用藥為林克霉素,Ⅴ組用藥為硫酸卡那霉素,Ⅵ組用藥為氟苯尼考,第Ⅶ組為感染對照組,第Ⅷ組為健康對照組。具體給藥情況見表2。

表2 試驗各組給藥途徑及劑量
(4)氣喘病的診斷
根據該病在本育種中心的流行病學情況和以往對于該病的檢測情況、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可做出診斷。
①從流行病學特點來看
太湖豬對該病易感,任何年齡、性別和用途的豬均可發病,但以小豬癥狀明顯,死亡率高,體格健壯的豬只偶有咳嗽。該病一般以慢性經過為主,在老疫區多為慢性感染和發病。在飼養管理不良和天氣突然改變時,癥狀隨之明顯惡化。
②臨床檢查
以咳嗽和氣喘為特征,體溫、精神和食欲受到影響,病程較長。
③病理剖檢
以兩肺的心葉、尖葉和隔葉發生對稱性的突變,中間葉實變,以及肺部淋巴結腫大、增生為特征,其他內臟器官無明顯變化。
④鑒別診斷
主要注意與肺絲蟲和蛔蟲的鑒別。豬肺絲蟲幼蟲可以引起豬發生咳嗽,但在肺絲蟲引起的咳嗽時,可在糞便中檢出蟲卵或幼蟲,剖檢時可在支氣管內發現蟲體,并在隔葉的后緣形成病變和剪開時見到蟲體。蛔蟲幼蟲所引起的咳嗽數天內逐漸消失,無氣喘癥狀。特別注意與傳染性胸膜肺炎相區別。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病變常局限于肺和胸腔,以急性出血性纖維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纖維素性壞死性胸膜肺炎為特性。
⑤實驗性治療
當發病后約1周實驗豬出現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呼吸加快、兩前肢張開、呈犬坐式、連續性甚至是痙攣性咳嗽時,按表2分別對各組豬給藥。觀察期為第1次給藥后15天,并對每頭豬進行試驗前后的體況觀察,療程為5天。
(5)試驗記錄
對實驗豬的耳號進行記錄,以便觀察實驗豬的體況。每天分早晚兩次根據實驗豬耳號對實驗豬各方面情況進行跟蹤記錄,包括食欲、呼吸、心跳及病豬的死亡數、死亡日期等。
(6)療效評價指標
死亡率:在試驗期間,豬出現氣喘病的典型癥狀并死亡,尸體剖檢有典型特征性病變,根據每組動物中的死亡數計算死亡率(死亡率=死亡數/總數*100%)。
治愈率:在試驗期間,豬用藥后體溫、精神、食欲均恢復正常,咳嗽、氣喘等臨床癥狀消失,判定為治愈(治愈率=治愈數/總數*100%)。
有效率:在試驗期間,治愈的豬以及給藥后體溫降低或恢復正常,咳嗽、氣喘等癥狀減輕,均判定為有效(有效率=有效數/總數*100%)。
(7)數據分析與處理
用生物統計方法處理數據,死亡率、有效率及治愈率均用卡方分布進行檢驗。
(1)感染對照組
病初精神不振,呼吸加快,每分鐘可達60-120次;不愿走動,隨后出現腹式呼吸,兩前肢張開,呈犬坐式;有時發生連續性甚至是痙攣性咳嗽。一般情況下體溫不升高,通常食欲較正常。癥狀隨著飼養管理和氣候環境的變化表現時好時壞。16頭豬中有5頭在發病后5-14天死亡,未死亡的11頭豬在試驗結束時仍有咳嗽和氣喘癥狀。
(2)實驗性治療組
1-6 組在給藥后與感染對照組比較,能減輕臨診癥狀,一般發生在給藥2次左右。大多數豬的體溫、食欲、生長發育基本恢復正常,咳嗽和氣喘明顯減輕,開始給藥后15天內各組豬的死亡率、治愈率和有效率見表3。

表3 實驗記錄

表4 統計分析
在死亡率上,克林霉素組、卡那霉素組、林可霉素組與感染對照組的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泰樂菌素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泰樂菌素在控制豬氣喘病死亡上有一定的療效;恩諾沙星組和氟苯尼考組沒有死亡,說明恩諾沙星和氟苯尼考在控制豬氣喘病死亡上有較好的療效。
在治愈率上,各治療組極顯著高于感染對照組(P<0.01),但克林霉素組極顯著低于其他治療組,說明克林霉素對于豬氣喘病的治愈效果不佳。
在有效率上,各治療組極顯著高于感染對照組(P<0.01),恩諾沙星組和氟苯尼考組極顯著高于其他治療組,說明恩諾沙星和氟苯尼考對于豬氣喘病的治療更有效果。
豬氣喘病是對太湖豬非常易感的疾病之一,一旦傳入對豬的生產性能產生了極大的危害。本育種中心曾經在2001年8月組織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東北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揚州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院所的專家進行了一次豬氣喘病的凈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是有相當比例的豬發病,遇上天氣突變等應激因素時發病率高達2%-3%,加上飼養管理條件不佳,消毒工作不全面、不徹底,該病在育種中心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對于豬氣喘病的確診,育種中心采用樣本送檢的方法,由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作出血清學診斷。本次試驗由于條件的限制并沒有進行實驗室確診,主要通過該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病死豬的剖檢和豬場主管獸醫的指導下完成的。
在藥物治療方面,本育種中心采用卡那霉素和林可霉素注射液,用藥時間將近兩年,通過本次試驗,選用其他幾種對豬氣喘病有療效的抗生素進行療效對照,以便在對該病的治療中有更大的選擇余地。
克林霉素屬于林可胺類抗生素,用于敏感的革蘭氏陽性菌及支原體病。
氟苯尼考屬于氯霉素類抗生素,是動物專用藥,對于呼吸道疾病如傳染性胸膜肺炎、氣喘病、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等有效。
恩諾沙星屬喹諾酮類抗生素,是動物專用藥,廣譜殺菌,對支原體有特效。
于洋等通過試驗證明克林霉素對豬氣喘病有很好的效果,但通過本次試驗可以看出該藥對于太湖豬這一品種的治療效果不佳,證明藥物療效與動物的品種也有關系,而氟苯尼考和恩諾沙星這兩種藥物,不論在控制病豬死亡率上還是在有效率治愈率上都表現出很好的療效。
根據本育種中心的實際情況,可以考慮三種用藥策略進行藥物防治。
(1)預防性用藥
新引進的豬在隔離期內投藥預防;應激因素出現前或已發生時的用藥;防治病愈豬復發用藥。
(2)定期用藥
妊娠母豬在分娩前15-25天投藥;仔豬出生后和哺乳期分別注射3-4次;仔豬斷奶前后5天用藥,預防應激和疫病。
(3)脈沖用藥
這是一種特殊的預防用藥,通過間隔短期用藥,如保育期2-3天給藥,5-10天停藥間隔,重復進行;育肥初期5天給藥,育肥后期和懷孕母豬5-7天給藥,其他時間停藥。
1 蔡寶祥.家畜傳染病學第四版(M),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193-196
2 于洋,李敬雙.鹽酸克林霉素對豬肺炎霉形體病的療效試驗(J)m,畜牧與獸醫,2005.37(5):41-42
3 李敬雙,于洋.阿奇霉素對豬氣喘病的療效試驗(J),黑龍江畜牧獸醫,2005.34(7):67-68
4 邵國青.我國主要動物支原體病研究述略與展望(J),畜牧與獸醫,2002.32(2):37-38
5 邵國青.規模化豬場豬氣喘病的防治與凈化措施(C),豬的重要傳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2002.262-265
6 顧小根,趙國源,俞國喬.種豬場豬支原體肺炎(氣喘病)控制與凈化技術研究(J).中國預防獸醫學報.2001.23(1):56-58
7 陳煥春.規模化豬場疫病控制與凈化(M),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