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輝
5.0.2.1住宅日照標準應符合表5.0.2-1規定(見表1);對于特定情況還應符合下列規定:1)老年人居住建筑不應低于冬至日日照2 h的標準;2)在原設計建筑外增加任何設施不應使相鄰住宅原有日照標準降低;3)舊區改建的項目內新建住宅日照標準可酌情降低,但不應低于大寒日日照1 h的標準。

表1 住宅建筑日照標準(表5.0.2-1)
1)每套住宅至少有一個居住空間能獲得日照,當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間總數超過4個時,其中宜有2個獲得日照。2)獲得日照要求的居住空間,其日照標準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GB 50180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中關于住宅建筑日照標準的規定。3)城市規劃編制辦法(2006年)第四章第四節第四十三條(三):對住宅、醫院、學校和托幼等建筑進行日照分析。4)物權法(2007年)第七章第八十九條:建造建筑物,不得違反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準,妨礙相鄰建筑物的通風、采光和日照。
地方日照標準和國家標準存在一定的差距,有些城市的地方標準明顯低于國家標準,造成雙重標準,致使目前的建筑日照問題突出。例如:某城市多層住宅采用日照間距系數法來確定建筑間距,日照間距系數為1.5,經過日照軟件分析,仍有個別窗口不滿足國家大寒日日照標準。1號樓1—1立面日照等時線圖如圖1所示。此外,國家規范直接規定到居室的窗口,可以有效保證每一居室的日照質量,但是帶來了計算的復雜性和判斷的不確定性等問題。尤其在舊城改建時,建筑的布局、高度、窗口的大小及陽臺的形式等,均對日照分析結果產生重要影響,因此需要出臺日照分析相關的技術解釋和標準。
在舊區改建的項目中,為了平衡拆建比,規劃容積率指標往往較高,開發商為了增加建筑面積或降低建筑成本,在規劃地塊中布置較多的高層建筑,很容易對周邊住宅的日照造成影響。為了保護原有建筑的日照,相鄰地塊的規劃布局往往受到很大限制,不利于土地資源和日照資源的有效利用、均衡利用。

目前市場上的日照分析軟件很多,哪一個軟件計算精確度高、誤差小、接近實際等,都沒有相應的機構或權威部門進行比較分析,設計單位只能根據軟件設計單位的介紹自行選擇,致使市場的日照分析成果參差不齊,缺少權威性。
大多數城市的日照分析均由某設計單位獨立計算,沒有日照分析復核鑒定單位,其測算成果的準確性與真實性缺乏相應的法律監督。例如:在建筑日照分析中,被遮擋范圍內的建筑,要通過實地測量、調閱檔案等手段才能全面收集資料。如果這些工作均由建設單位獨立完成,資料收集游離在管理程序之外,真實性、可靠性缺乏保障。
國家應出臺建筑日照分析的相關標準,明確日照分析的相關參數、邊界條件、窗口限定等重要因素,對技術細節進行補充。建立可操作性強、具有實用價值的標準,使其成為日照分析的技術依據,也為百姓提供有案可查的技術規范。同時,日照分析單位應采用國家權威部門認證鑒定的正版日照分析軟件,對日照分析結果的質量和正確性負責。建設單位應對報送的日照分析資料的真實性負責。
在下發規劃設計條件之前應對規劃地塊的容積率和建筑日照進行估算,預評價周邊建筑日照情況,避免對周邊建筑造成遮擋,防止日照矛盾的產生。在估算建筑日照情況時,可以采取簡便的計算方法,同時控制規劃建筑體量和建筑密度,使規劃容積率指標和日照標準相適應。
日照分析是技術性很強的工作,應向專業化、社會化、中介咨詢的方向發展,走專業化咨詢之路。在日照分析工作中,政府實施有效管理,起到監督、檢查的職能作用,防范問題產生。同時增加地區交流,經驗總結,幫助技術人才不足的地區扭轉被動局面,并加強專業技術人員的法制觀念和職業修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日照分析實踐中維護公共權益、整體利益。
建筑日照分析應完善法規、補充標準、加強管理,形成一套對建筑日照分析工作更加有效、更加合理、程序完備的體制,使建筑日照分析及管理變得有序、公平、透明、簡便。
[1] 宋小冬,孫澄宇.日照標準約束下的建筑容積率估算方法探討[J].城市規劃匯刊,2004(6):70-73.
[2] 劉錦屏.上海市高層建筑日照規劃管理問題及建議[J].城市規劃學刊,2005(2):95-96.
[3] 陶登科,王海龍.建筑日照間距合理確定的新方法探索[J].山西建筑,2009,35(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