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力 崔普洲
曹妃甸地處唐山市南部沿海,原是一座帶狀沙島,至今已有5500多年的歷史,因島上原有曹妃廟而得名,是華北地區唯一最接近國際深水航線的天然陸域。
曹妃甸工業區由于其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即將成為河北優勢主導產業發展的龍頭帶動區、國家循環經濟型產業示范區。
隨著本地區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及首鋼等一批大企業的遷入,城市人口和流動人口急聚增加,突發性傷殘事件也逐漸增多,地區衛生事業的整體水平已明顯地落后于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需求。本項目是按照現代醫學發展的要求,充分考慮本地燙傷、燒傷、骨傷等疾病特點進行建設,其目的是滿足人民群眾的醫療服務需要,促進本地區衛生事業和經濟、社會的發展。
曹妃甸工業區醫院是曹妃甸工業區首家綜合性醫院,曹妃甸工業區醫院是向半徑人口為10萬以上的多個社區提供醫療、預防、保健、康復服務的衛生機構,定位為綜合二級甲等醫院。擬設病床305床,日門診接待量800人~1 200人。本工程建設規模近期55 350 m2,遠期15 786 m2,總投資 6.8億元。
曹妃甸工業區醫院主要由醫療綜合樓、體檢中心、感染科、檢驗檢疫和鍋爐房等組成。主要功能包括門急診、醫技、病房、手術部、中心供應、急救門診、職工食堂、健康體檢中心、感染科、檢驗檢疫。此外還包括有地下停車庫(戰時6級人防汽車庫)。
本工程計劃分二期建成,在總體規劃上已考慮遠期發展。

設計引入醫療主街的概念,力圖將醫院打造成一座有秩序、高效率的綜合性樞紐和庇護生命和健康的綠色家園。設計注重了病患和醫護的使用空間和環境,重視生態與環保,在單體設計中引入了立體綠化,注重內外環境的營造,在一層設計了內庭院,在裙房屋頂及頂層設計了屋頂花園,體現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設計理念。
曹妃甸工業區綜合醫院位于唐山市曹妃甸工業區內。西鄰城市主干道二號路,南側毗鄰河北二路,北側和東側緊鄰城市次要道路。

在總圖設計中,強調醫院建筑群體的功能關聯,實現院區內的整體協調??偲矫娌贾迷瓌t:根據醫療建筑的特點及人員流線分布,結合場地情況,合理劃分功能分區,協調組織好人流、車流的關系,節約用地,滿足有關規范要求,力求營造一個布局合理,環境優雅,清新美觀的現代化綜合醫院。
院區主要由門急診、醫技、病房樓、體檢中心樓、感染樓以及污水處理站、鍋爐房、營養廚房等后勤保障用房組成,考慮到醫院各個功能科室之間聯系密切,設計時將門診、醫技、病房用門診大廳和醫療主街串聯成一個完整的結合體。住院樓作為高層主體建筑,醫技門急診作為裙房,體檢中心與行政辦公相對獨立通過二層局部相連。感染科放在場地的西北角,處于下風向,用綠化與周邊隔離。
院區共設6個出入口,東側為醫院各種人員的主要出入口,分為門急診出入口和后勤出入口;北側為輔助出入口,分別為檢驗檢疫住院出入口、傳染科和污物出入口,西面考慮一個人行出入口,方便周邊居民就醫。
急救中心入口是緊急救助的專用出入口,新建成的急救中心將是工業區內最大的急救中心,配有直升機坪、救護車專用入口,為緊急救助和海上救援提供了方便。
院區沿醫療綜合樓周圍設7 m雙車道環形道路與消防道路相結合,既滿足消防要求又解決院內交通。
為滿足院區內部及來院就診人員汽車停放的需要,結合院區內環境,設置有110個停車位的地面停車場,在醫療綜合樓的地下室設有219個車位的地下車庫。在地面上結合院區綠化環境考慮自行車車棚。
由于院區地勢較為平坦,設計時考慮患者就醫方便,在各個主要建筑物的出入口采用無障礙坡道入口,室內外高差100做1∶50的緩坡坡向場地周邊道路,室內地坪與場地周邊道路高差300。
利用建筑物周邊空地布置綠化帶,小花園,并在門急診東側醫院主入口處結合停車場地布置較大的廣場綠地。同時將門急診屋頂做成屋頂花園,形成立體的近人尺度的綠化空間。
建筑形態采用分棟連廊的橫向發展模式與分層疊加的豎向發展模式相結合,醫技與住院下上重疊形成八層高的主體建筑,門急診三層作為其裙房,用醫療主街相聯系,形成一棟式醫療綜合樓。
各門診科室自成盲斷相對獨立,每個科室入口處均設候診區。針對曹妃甸地區的就醫人群特點,曹妃甸工業區醫院突出了外科和燒傷科,體現了大??菩【C合的醫院特色。外科分為普外科和骨外科,增加就診面積,細化相關科室。燒傷科在三層設立了10張燒傷病床,與手術部和ICU相鄰,潔凈等級為M3.5。

急診急救部與門診相鄰,分別設了急診大廳和救護車專用出入口。根據曹妃甸地區醫療現狀,急救中心也是本綜合醫院的重點部分,擔負著全曹妃甸工業區乃至周邊居民的緊急醫療救援任務。不僅設有救護車專用通道,還結合海上救援的需要設計了直升機停機坪。急救中心一層設搶救室4間,二層設有輸液室和留觀室,并且設專用電梯直達三層手術部。急診部設有專用藥房和內科、外科、婦科等主要科室,滿足夜間急診需要。兒科急診合設于兒科門診處,便于兒科系統的獨立,節約醫療資源。

醫技科室處于門診和急診之間,與住院部垂直聯系,方便各方患者使用,真正做到醫療設備共享。醫技包括影像科、功能檢查、檢驗中心、血液透析、ICU手術部等。
影像科設有CT,MRI,X光等大型醫療設備。平面采用梳式布局,放射醫師有其內部工作區間。需要做影像檢查的病人在前端的候診區通過專用通道進入檢查用房,與醫務人員工作區完全分開。改變了傳統的布局形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手術部采用復廊雙列式布置,做到潔污分流,分區明確。潔凈通道與清潔通道分開。分設清潔與污染物專用電梯,并用豎向潔凈電梯同設在地下室的中心供應部相聯系,物流采用單向流程,做到潔污流線清晰,決不交叉干擾。
手術部內設七間手術室,其中一間按百級垂直層流生物凈化要求設計,六間萬級,手術室面積適中,充分考慮各種必需裝備的設備位置,同時考慮一些可選用的先進裝備的布置,固定設施的設置均便于控制,方便使用。

體檢中心和行政辦公樓共六層,與醫療綜合樓二層局部連接。在外部造型上連為整體,內部功能卻又嚴格分開。樓內除設有健康體檢和行政辦公外,底層和二層還設有職工食堂和對外餐廳,方便醫務人員和病人家屬用餐。
醫院建筑由于其功能復雜,要求嚴格,創作自由度受到種種限制。醫乃仁術,濟世為本,醫院建筑沒有必要追求雄偉虛飾豪華,而應按照醫院建筑的“本性”設計。所以以往的醫院建筑造型設計大多比較樸實無華,淡雅實用的同時未免有些中規中矩,如蹈鐐舞。
曹妃甸是國家重點開發的國際生態城市,而海洋是生命的母體。我們在整體規劃的時候,希望能用靈活的總體形態,表達海洋深邃而富饒的特質。曹妃甸工業區醫院本著形式追隨功能需要、建筑形式取決于外部環境和內部功能的原則,在建筑造型上大膽的突破。主體建筑住院樓采用了兩段弧線相連的有機靈動的曲線形式,寓意大海的波浪,并在使用功能上保證充足的采光和自然的通風。由于其體量細長,放在整個場地的北部;門急診裙房采用三片弧墻與之呼應,好比貝殼的形狀,又好似飽脹的風帆在海浪中遨游。風帆是人類古老的交通工具,是堅毅與鼓舞的象征,能帶領我們到達美好的未來。在醫院這樣一個特殊的使用環境下,采用風帆的建筑造型,不僅給人感官上的愉悅,還預示著精神上的鼓舞。整個建筑外觀以淺灰色的仿石材陶板和凈白玻璃幕相結合,清新自然,宛如海洋的一部分。
[1] 羅運湖.現代醫院建筑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2] 孟華勇.淺談綠色醫院建筑的發展[J].山西建筑,2009,35(20):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