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推薦

作者:徐建明、張甘霖、謝正苗、呂曉男等
出版:科學出版社
定價:80.00元
本書在“973”項目課題“土壤質量指標的量化表達和評價咨詢系統”和其他國家、省部級課題的研究成果,以及長期以來在土壤質量指標與評價研究中所積累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編著而成。全書共分10章。系統介紹了土壤質量的概念與內涵及其研究的發展趨勢,闡述了土壤肥力質量、土壤環境質量和土壤健康質量的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提出了中國重要土壤類型的土壤質量標準的建議方案,以典型區域水稻土和蔬菜地為例揭示了土壤肥力質量和土壤環境質量的時空演變規律,研發了基于實例分析的土壤質量評價咨詢系統,最后對中國土壤質量指標與評價的應用進行了簡要展望。
本書可供土壤學、植物營養學、環境科學、生態學、土地科學及農學等領域的研究、教學和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供各級政府的農業、環保、土地等部門參考。

作者:李生秀等
出版:科學出版社
定價:180.00元
氮素是作物需求量大而生長介質供應量少、供求之間存在著尖銳矛盾的營養元素,也是控制陸地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和海洋生態系統物種組成、多樣性、動態和功能的關鍵元素。本書系統論述了旱地土壤和植物中的氮素行為,討論了氮素對環境的影響,指出了氮素管理的科學途徑。全書分三篇。第一篇重在討論旱地土壤氮素循環,包括旱地土壤氮素含量、形態、礦化、微生物氮、氨揮發、反硝化及氮素在土壤中的累積和淋失;第二篇從旱地植物氮素生理,如植物體中的氮素揮發、作物基因型對氮素反應、植物體中硝態氮累積和植物的銨態氮、硝態氮營養特性探討提高肥料中氮素效率的生理基礎;第三篇著重介紹旱地土壤氮素管理,分析氮素與環境、水氮相互作用,以及不同栽培制度下的氮素管理和氮肥合理施用。全書內容豐富,旁征博引,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作者:賈志寬、任小龍、丁瑞霞等
出版:科學出版社
定價:58.00元
本書是依托省、部及國家科技項目,在作物根域集水種植技術多年研究工作的基礎上,對研究工作進行的系統性和階段性總結,主要內容反映了作者近十五年旱作農業研究中獨具特色的部分。內容包括:國內外根域集水種植研究進展、根域集水種植的農田水溫狀況、根域集水種植對作物光合生理生態特性的影響、根域集水種植對作物生長發育的影響、根域集水種植對土壤速效養分及利用效率的影響、根域集水種植農田的水分調控、根域集水種植帶型的優化設計、半干旱偏旱區主要作物根域集水種植技術研究、半濕潤偏旱區主要作物根域集水種植技術研究、半干旱區主要作物根域集水種植技術研究等方面。
本書可為從事旱地農業研究、節水農業技術研發、農業資源高效利用方面的研究人員提供參考。

作者:魏益民、李勇、郭波莉
出版:科學出版社
定價:42.00元
本書是《食品質量與安全叢書》系列出版物之一,通過系統分析茶葉、水稻、蔬菜三種植源性食品中重金屬含量、鉛同位素豐度比值與其生長環境中可能的污染源(汽車尾氣、工業燃煤、礦石等)、污染介質(大氣、水、土壤等)中重金屬含量、鉛同位素豐度比值的關系,利用對應分析法對植源性食品鉛污染程度和類型進行分類,并借鑒化學質量平衡受體模型基本原理,探討利用鉛同位素分析技術追溯植源性食品中鉛污染源和污染途徑的可行性,初步建立解析植源性食品中鉛污染貢獻率的計算方法和計算模型,為食品安全監管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手段。
本書可供從事食品安全研究的科研人員、負責食品安全監管的管理人員,以及高等院校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閱讀參考。

編著:[丹]塞西爾C.科奈恩德克,[丹]希爾?尼爾森,[丹]托馬斯 B.安卓普,[丹]雅斯博?施波仁;李智勇、何友均等譯
出版:科學出版社
定價:108.00元
本書由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森林景觀與規劃研究中心組織21個歐洲國家59位從事城市林業和景觀規劃的一流專家共同編著出版。本書是歐洲第一本全面反映歐洲城市林業與景觀規劃設計發展歷史、現狀與趨勢的研究專著,理論系統、方法獨特、資料豐富、觀點新穎、圖文并茂,代表了歐洲城市森林與樹木最新研究成果。
本書可供從事城市林業、景觀規劃、園林設計、城市規劃的研究、教學、管理、規劃、生產等人員以及感興趣的讀者參考。

作者:趙春江
出版:科學出版社
定價:120.00元
本書是作者十多年來從事精準農業學術研究、技術研發和應用實踐等科技活動之成果的系統總結。本書首先系統介紹了精準農業技術概念、技術構成和國內外研究現狀,結合我國農業特點進行了需求分析。然后結合具體研究案例,對精準農業信息獲取與解析技術、管理決策與處方生成技術、智能裝備與精準作業技術等精準農業技術體系中三個關鍵環節進行了詳細論述;從精準農業軟件系統和硬件系統集成角度,論述了精準農業技術集成平臺的實現過程;結合精準農業試驗研究,對精準農業的經濟和生態效益進行了評價分析;從設施農業生理生態信息傳感器、監控系統、智能管理平臺和小型智能裝備等方面介紹了精準農業技術向設施農業領域拓展的相關研究。最后結合作者帶領團隊實施北京精準農業應用示范工程的實踐和全國開展精準農業技術典型應用的案例,總結分析了我國精準農業技術發展的三種應用模式和三種推廣模式;結合我國農業產業發展的重大需求和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綱要精神,提出了我國未來精準農業的發展戰略。

編著:嚴昌榮、何文清、梅旭榮等
出版:科學出版社
定價:48.00元
本書從我國農用地膜的應用與地膜殘留污染的角度,以豐富的資料和翔實的數據分區域分紹了地膜主要應用模式和關鍵技術,以及地膜污染的特點,對地膜覆蓋栽培與地膜污染防治的未來發展進行了系統分析,以期促進地膜覆蓋技術的合理應用和地膜污染問題的解決,為地膜應用與污染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本書可供從事農業與環境管理、科研、生產等領域的研究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教學人員和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大學生等參考。

編著:何園球、孫波等
出版:科學出版社
定價:88.00元
本書是在中國科學院紅壤生態實驗站進行了多年的野外和實驗室系列實驗的基礎上,結合紅壤地區大量的科學研究積累編寫而成的。全書共分9章,在概述了紅壤地區自然資源與社會經濟狀況、紅壤質量現狀及演變的基礎上,緊密圍繞紅壤侵蝕、酸化和養分不均衡化3個主要問題,從演變過程、演變機制到調控對策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闡述,提出了高質量紅壤的定向培育與農業持續利用對策,分析了紅壤質量演變的前景、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解決措施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全書兼具理論性、資料性和實踐性。
本書可供從事土壤學、農業生態學、環境科學及農學的研究、教學和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供各級政府的農業部門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