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兵
(安慶廣播電視局,安徽 安慶 246003)
傳統的獨立監視器顯示要占用大量的空間,由這些監視器構建的顯示系統也因此被稱為“電視墻”。以往的電視系統,無論演播室機房還是播控機房,大多采用電子柜+控制臺+電視墻的方式。
采用畫面分割器+大屏幕平面顯示方式后,一組顯示設備可以取代以往的多個監視器,且可以靈活配置,從而大大節省了機房空間。
采用畫面分割器+LCD顯示器構建的顯示系統,成本大大低于獨立監視器構成的系統,即使采用價格相對較高的PDP顯示器,費用仍然要低于傳統模式。
畫面分割器是長壽命的“全固態”電子設備,LCD顯示器的使用壽命也高于傳統的顯像管式監視器,而且它們的功耗也低于傳統顯示設備,從而節省了用戶的使用費用。
例如,24 in高清LCD顯示器的價格大多不到2000元,而且品種多樣,用戶有很大的選擇余地。另外,新的顯示技術不斷被應用,如LED,OLED等,性能不斷提升。
當初國外品牌的畫面分割器進入國內市場后,數十萬元的分割器再加上每塊十幾萬元的大屏幕顯示器沒有價格優勢,只有節省空間的優點,因而最初只是應用在轉播車、總控機房等空間有限、顯示信號多的場合。
經過多年的發展,特別是國產畫面分割器產品的增多,使畫面分割器“平民化”,不僅性價比提升,而且更加符合國內用戶的使用需求和習慣。畫面分割器顯示方式大大簡化了系統連接,也降低了建造成本和維護成本。
可靈活定制的畫面分割器顯示方式利于系統改造升級和擴展,用戶無須再為系統變動后重新安排監視器位置而犯愁,只需重新設置即可。如果再考慮到畫面分割器顯示方式帶來的一系列附加功能,如Tally、音頻顯示、報警等,性價比的優勢更加明顯。
圖1~圖6列出了幾種畫面分割器機箱的外觀。

圖1 1U固定4畫面機箱外觀

圖2 緊湊型多畫面機箱外觀

圖3 緊湊型8畫面機箱后面板

圖4 緊湊型12畫面機箱后面板

圖5 緊湊型16畫面機箱后面板

圖6 緊湊型20畫面機箱后面板
傳統的顯示方式只能顯示電視圖像,其他信息的顯示要借助于專用的設備,例如計算機圖像信號的顯示要通過VGA或DVI轉換器實現。其他非視頻信息更不在顯示之列。而畫面分割器顯示方式完全顛覆了這種傳統觀念。
“畫面分割器”這一名稱是基于這種設備的初始功能。早期的畫面分割器主要關注的是將一個顯示器 “分割”為多個顯示區間,并保證其顯示質量。經過多年的發展,畫面分割器的功能早已不再局限于“畫面分割”,已經發展成為多功能綜合顯示設備。除顯示不同尺寸、不同幅型比的高標清以及模擬電視信號外,還可以顯示多種信號與信息,如多聲道的節目音量圖形化顯示,臺標、頻道呼號、實時時間等信號,信號源狀態信號(備妥、正用、報警信號等),計算機輸出的信號(軟件操作界面、文本、框圖等)。某款畫面分割器的工作界面見圖7。

圖7 畫面分割器工作界面
據測算,畫面分割器+LCD顯示方式的功耗不到傳統監視器方式的一半,即使采用功耗相對較高的等離子顯示器,整體功耗仍可以節省超過1/3。無論LCD還是PDP,均采用點對點顯示方式,而不是顯像管的掃描方式,避免了畫面閃爍。這種顯示方式無需高壓電路,因而電磁輻射非常小,可以靈活地配置機房設備,改善操作人員的工作環境,便于系統穩定運行。
高清電視毫無疑問是電視的發展方向,但鑒于種種原因,標清向高清過渡會是一個較長的過程,高標清兼容、高標清同播是長期的電視制播狀態。高清和標清播出之間有不少技術差異,其中畫面分辨力不同、幅型比不同是最重要的差異,其他問題均由此而來,是困擾制作和播出的一大難題。畫面分割器恰好是應對這一麻煩的利器:可自適應處理高標清信號;可任意設定16∶9或4∶3顯示方式;能夠在 16∶9 顯示畫面中疊加 4∶3“保險框”,利于高標清兼容節目的制作;可在畫面圖形化地疊加AFD信息,便于制作人員合理使用高標清節目素材。
綜上所述,多畫面分割器的大力推廣和技術完善,使得多畫面分割器顯示方式得到快速發展和廣泛普及,并將進一步推動電視制播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