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瑩
我生活的城市是一個比較偏僻、閉塞的北方小城。前些日子,市里請來了央視《百家講壇》的主講人閻崇年教授做演講報告。報告會當天會場里座無虛席,小城的人們熱烈地期待這位大名鼎鼎的明星學者。我拿著票看著上面寫著開講時間是八點整。我看了看表,還差5分鐘八點,心想,這么大的明星學者,報告會8∶30分能準時開講就不錯了。我兩側的人也紛紛猜測,一定是九點鐘閻老師才會露面。這時,只見主持人走上臺說:請大家用熱烈的掌聲歡迎閻老師的到來!我又看了看表,這時會場里的電子表正好八點鐘。
演講臺走上來一位精神矍鑠、清瘦的老人,個子較高,看起來不過60多歲。他站在臺上禮貌地也用雙手鼓掌和大家呼應。閻崇年教授的準時出現,讓會場里的人們情緒非常激動,大家紛紛起立用一浪又一浪的熱烈掌聲歡迎他的到來。因為大家久站不落座,閻老師也一直站在臺上,雙手一直鼓掌,不落座。最后是主持人提示,人們才紛紛坐下,掌聲停息。看到大家坐下以后,閻崇年才款款落座。服務人員馬上上臺為閻老師啟開了一瓶礦泉水,閻崇年輕輕地把礦泉水放在了旁邊。接著開始講課,可是講了許久也不見閻崇年喝水。服務人員想是不是因為閻老師年紀大了不喜歡喝涼水,于是馬上倒了一杯冒著熱氣的水放在了閻崇年的講桌上。這回閻崇年還是輕輕地把水杯放在一旁,仍然不喝水接著講。又過了一個多小時,服務人員見閻崇年還是不喝水,心下頓悟:老先生也許是愛喝茶,對水不感冒。于是立即去泡了一杯上好的鐵觀音,端到了閻崇年的面前。這一回閻崇年又把茶杯放在了旁邊。會場里發出了噓聲,大家都奇怪,閻崇年為什么不喝水?這時只見閻崇年笑著說:“對不起各位,我必須解釋一下,今天來到會場的都是遠道而來聽我講課的人,既然你們聽我講課都不喝水,我要和你們平等,所以,今天我不喝水!”霎時,會場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此后,閻崇年一直侃侃而談。他說,十年“文革”期間,他一直默默地看了十年書,默默地研究清史,寫文章。“文革”結束后,他在“文革”期間寫的書《努爾哈赤傳》被多家出版社相中,爭相要出版。因此,《百家講壇》節目組才會慕名找到他。閻崇年說,當一個人無法改變外部環境時,要學會順應環境做自己想做的事,這就是借天時。那天演講會的現場,時不時地爆出熱烈的掌聲。有時因為口干舌燥閻崇年的嘴角冒出了白沫,他就用紙巾擦去唾沫,接著講。整整三個小時的演講,閻崇年一直在講,一口水也沒喝。而他今年已經是76歲的高齡了。
在閻崇年教授的眼里,人和人之間只有平等和尊重。人們常說,做學問就是做人,我想這句話,亦可以驗證閻崇年的治學精神。很多影視明星或者明星學者有了名氣就不守時,頤指氣使,甚至爆粗口,但是閻崇年教授以76歲的高齡,面對這座北方小城的人們,表達了他一貫的做人態度和追求。
(圖/陳明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