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網絡輿論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力量。但在網絡輿論背后,暗藏著“神秘推手”。
“水軍”發帖像碼磚 2008年冬,公司小職員石峰加入“水軍”隊伍。他的第一筆“業務”是在網上推廣某國際知名品牌手機。石峰在各大論壇注冊了賬號,連續一個月每天發帖100條,帖子的標題、內容及跟帖都是手機商設計好的。一個月后,石峰拿到了好幾千元報酬。后來,石峰干脆足不出戶,成為一名職業“水軍”。石峰說,這活兒太枯燥、太累了,“水軍”實際就是網絡民工,發帖好比碼磚,掙的都是辛苦錢。“對大部分‘水軍’而言,一個月能掙一兩千元就不錯了。”
網絡公關公司制造輿論熱點40歲的陳墨是中國最著名的網絡推手之一,曾主持炒作過芙蓉姐姐等數位網絡紅人。2006年底,他成立了自己的網絡推廣公司。每接到一個活兒,都是先由公司進行策劃,包括在哪兒發布消息、切入點是什么、標題如何才能吸引人等一系列細節問題,然后由公司與網站簽訂合同,并招募石峰這樣的“水軍”團體分派任務。
2008年,大大小小的網絡公關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成為操控網絡輿論的重要力量。最典型的例子,是曾被熱炒的“康師傅‘水源門’事件”。2008年7月24日,某知名論壇出現一個帖子,內容大意是康師傅礦物質水的水源其實是自來水。隨后,康師傅礦物質水在網上遭遇了接二連三的炮轟,康師傅礦物質水業務在半年內由盈利變為嚴重虧損。


50%熱帖是被策劃出來的 業內人士說:“現在的‘網絡打手’無論要炒作自身還是詆毀對方,都要將話題上升到文化、傳統、宗教甚至民族感情、愛國熱情等層面,很少露出商業利益驅動的馬腳。”坊間也盛傳,網絡公關公司在策劃話題時,會事先分析網民的心理,從仇富、憤青、同情弱者等方面進行設計包裝。中科院教授呂本富經過大量調研得出一個結論:網上約50%的熱帖是網絡推手策劃出來的,且基本為商業性策劃,其中70%是正面商業營銷,余下的30%屬于商業競爭對手間互相詆毀拆臺。
業內人士說,網絡擁有不可比擬的時效性、互動性和開放性,這讓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網絡抬高自己,攻擊競爭對手。通過網絡公關公司的“策劃”和“水軍”的大規模行動,網絡輿論其實很容易被“牽著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