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5月中旬召開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吹響了新疆大建設、大開放、大發展的號角,讓新疆廣大干部群眾如臨春風,如沐春雨。
這次會議對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入關鍵時期、新疆發展穩定面臨重大機遇和挑戰的新形勢下召開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
胡錦濤總書記在會上強調,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新疆發揮著建設大軍、中流砥柱、銅墻鐵壁的作用。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支持政策兵團同樣適用,對困難地區和對口支援受援地區政策所在地兵團師團場同樣適用。這是中央對兵團在新疆工作大局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作用的充分肯定。我們一定要認識到,中央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為推進兵團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提供了重大機遇。
在剛剛結束的兵團黨委六屆四次全委(擴大)會議上,“十二五”時期兵團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目標任務已經明確: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經濟結構明顯優化,職工群眾生活明顯改善,生態文明程度明顯提高,維穩戍邊能力明顯加強。
要實現這些目標,兵團各級要主動工作,高效運轉,科學統籌,形成合力,加快推進兵團城鎮化、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進程,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維穩能力建設,全力做好對口支援工作,進一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
加快城鎮化進程,是中央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好地發展壯大兵團、更好地發揮兵團作用所作出的重大戰略安排,對于促進兵團經濟結構戰略性大調整和發展方式戰略性大轉變、發展兵地融合經濟、增強屯墾戍邊事業的凝聚力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各師各有關部門必須統籌做好規劃,合理確定建設規模,努力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快推進具有兵團特色的城鎮化體系建設,力爭到2015年兵團城鎮化率達到60%,2020年達到70%。
新型工業化是推動兵團經濟結構戰略性大調整和發展方式戰略性大轉變的“引擎”。只有靠新型工業化這一“火車頭”帶動,兵團經濟才能實現跨越式發展。因此,兵團要加快實施“四個一千億工程”,力爭到2020年,食品飲料及飼料、制藥產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紡織服裝產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煤電和煤化工產業產值超過1000億元,石油化工、特色礦產資源加工、建材和裝備制造等產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
農業是兵團的優勢產業,然而在過去,兵團一直固守以水土資源開發為主的外延擴大再生產發展方式,致使農業產業化水平較低。因此,我們要加快農業現代化,就必須加快建設農業“三大基地”,創新農業發展模式,加快發展設施農業和農業產業化,走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勞動密集相結合的道路。
在加快“三化”進程的同時,兵團要緊緊抓住全國對口支援這一重要機遇,科學制定對口支援規劃,嚴格控制資金和項目的安排方向,切實加強資金和項目的監督管理。正確處理經濟援疆與干部人才教育科技援疆的關系,進一步增強兵團的自我發展能力。
增進民族團結、確保社會穩定是兵團的立身之本、使命所系、責任所在。我們一定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真正把維護穩定工作作為硬任務,嚴格落實維護社會穩定責任制,不斷提高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能力和水平。
富民是穩定的基石,“倉廩實而知禮節”,民富則國強。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優先位置,這是做好兵團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要繼續堅持把有限的財力、物力用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把職工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大事、實事辦好,真正讓發展成果惠及于民。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我們堅信,只要兵團各級把認識統一到中央、自治區黨委、兵團黨委的要求上來,時刻做好各項準備,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兵團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藍圖就一定能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