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漾
喜歡看宮崎駿的動畫電影,不僅僅是因為其間飽含童心,深情之處,隨處可現,同時,還因為有一個才華橫溢的久石讓,給宮崎駿的每…部電影打造一首美麗的主旋律——宮崎駿與久石讓,影與音都是話題。《天空之城》里,久石讓采用多首愛爾蘭民謠,營造了一種純樸自然的曲風,清新悅耳,也為畫面注人一種歐陸風情。《龍貓》里,久石讓以敲擊樂營造的幽默感最為人津津樂道,仿佛是龍貓的古怪表情與沉重腳步聲,具象化了這可愛龍貓的龐然身軀。《千與千尋》里,久石讓又巧妙地注入5首人聲歌曲,當中歌曲都是輕松悅耳,部分更有強烈日本民族色彩,音樂以至唱腔都是久石讓所說的“沖繩味”,帶有濃郁的懷舊感。
如此,似乎音樂成為電影名片的一部分,你可能因為一部電影而記住一段旋律,也可能因為一段旋律而記住一部電影。總之,電影和音樂兩種原材料既原汁原味,又相互滲透,以音樂詮釋電影,以電影推演音樂,相輔相成,更添滋味。法國作曲家配樂導演莫里斯·雅爾說過:“我堅持認為,在很大程度上,電影的靈魂,是音樂賦予的。”
事實上,當我們坐下來靜靜讀讀挪威著名電影理論研究學者彼得·拉森的《電影音樂》的時候,我們思考的東西會更多,對電影音樂的關注也會走得更遠。電影從無聲時代到有聲時代,音樂究竟扮演了怎樣的一種角色?“(電影)音樂必須幫助觀眾理解角色內心的情感”——電影的音樂是否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在《電影音樂》里面,作者對電影進行了歷史性的陳述,并通過一些精彩的電影劇照和配樂樂譜,詳細地分析了各個不同時代音樂在電影中具有代表性的功用。并且,在探究電影和音樂之間的復雜關系的時候,作者又重點深入地分析了幾部經典電影,其中,著墨最多的是對“懸疑大師”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電影《西北偏北》(1959)及其音樂的描述。希區柯克之所以被公認為“懸疑大師”,令人肅然起敬的不僅僅是他在制造電影情節懸念上的功力,其在電影音樂方面的造詣也頗受推崇。電影情節的跌宕,樂曲瞬間舒緩瞬間奔放,作為觀眾的我們,心情也隨著樂曲與情節的變換而不斷交替。觀看希區柯克的電影,這些無疑是讓我們陶醉其中的因素。彼得-拉森對《西北偏北》的探究,一層一層解開了這些面紗。
在另一個層面,電影的主題音樂也處處體現了電影的核心,真正是將音樂推向了“電影的靈魂”的位置。電影《日瓦戈醫生》的背景音樂非常豐富,有軍樂、俄國民謠、爵士、華爾茲……最著名的是為電影量身定做的充滿詩情的主旋律“拉拉之歌”(莫里斯·雅爾著名的代表作),由俄國的三弦吉他——三角琴(Balalafka)演奏,音色帶著柔美和希望,很好地反映出原著的精神。完整版的影片擁有一個長達4分多鐘的序曲,這是影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堪稱經典之作。序曲將整部影片的主要情節用音樂的表現手法預先演繹了一遍,這是柴科夫斯基在他的管弦樂名作《1812序曲》以及《斯拉夫進行曲》中使用過的沙俄帝國國歌旋律。這樣的動機明確指出了故事的時代背景:20世紀初葉的俄羅斯,一場翻天覆地的社會變革正在醞釀之中。
不懂音樂,有時當你沉浸在一部早已熟悉的電影中,會發現,總有一些遺憾——因為對電影音樂知識的缺乏,觀影效果大打折扣。豎起耳朵看電影吧,“好的音樂能夠在很多個層面上作用于人類,使我們對于世界以及我們自己有更深刻的認識。我們不僅會對所揭示的、持續不變的、深層關系的美好作出反應,也會對我們感知音樂的事實本身進行反省。這是當我們看了一部好電影所產生的奇妙的滿足感,讓你在看完之后的若干小時甚至一生當中都會與影片存在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