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紅 栗曉楠
哥本哈根會議已經結束,但人們致力于“抗暖”的行動才剛剛啟程。有相關專家表示,這次會議的最大成果不是《哥本哈根協議》本身,而是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氣候變化、關注碳排放和環境污染。
日常生活中,也許我們難以感覺得到一個小物件給我們的生活環境所帶來的影響,但當它們成批成堆地擺在你面前時,你無法忽略,也不能忽略。明年我國的經濟工作的重點是調結構,本文試圖從一支小小的圓珠筆入手,來反映一個產業,乃至一項政策對經濟、環境的影響和作用。
目前世界上每5支筆中,就有4支是中國生產的,這當中,圓珠筆(包括油性圓珠筆、中性圓珠筆、水性圓珠筆、可擦圓珠筆及中油筆等)占了相當比例。中國制筆協會有關負責人引用美國一個權威統計部門數據稱,占有世界80%市場份額的中國,已當之無愧地成為“世界制筆大國”。
據統計,2001年我國筆類產品的直接銷售值為58億元,2006年為160.7億元,5年中增長了177.07%,出口值由3.534億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 12.14億美元,5年中增長了243.52%;2008年,全國制筆產業產值更是上升至219多億元。
然而,巨大產值的背后卻隱藏著一個驚人的污染“秘密”。
一個學生一年至少需要六七支圓珠筆,多的達二三十支。據估算,目前我國每年消耗的圓珠筆在50億支以上,由此形成的垃圾高達數十萬噸。按普通圓珠筆長度10厘米計算,如果將其首尾相連,可繞赤道12圈多。
“從目前的市場增長情況來看,預計今年這個數目將會被重新刷新。”中國制筆協會理事長高峻誠告訴記者,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書寫習慣也發生了變化。一人口袋別一支鋼筆的時代,已逐漸遠去,這不僅是在中國,在世界其他國家,也同樣如此。
便宜、方便、款式時尚,這是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圓珠筆的主要原因。中國制筆協會副秘書長吳少平向記者分析道,使用筆的消費者主要有兩大群體:一類是上班族,一類是學生。上班族求的是便宜、實用,現在很多單位和企業都是集中采購辦公用品,為降低成本,一般都會選擇圓珠筆。而學生更多的是追求款式的時尚,在這方面,圓珠筆有著鋼筆所無可比擬的優勢。
記者在一所大學進行隨機調查采訪時發現,一個30人的班級里,只有2名同學使用鋼筆。而且就這2名同學,同時也擁有好幾支圓珠筆。在這些學生當中,大多數人的圓珠筆都是用完就丟,有換筆芯習慣的僅有四五名同學。而油墨未使用完就被丟棄的圓珠筆,幾乎每個學生都有過,這里面有筆質量的問題,也有因自己隨意亂放而找不到的,還有是因為款式不好看而主動丟棄的。
“從行業引導的角度,我們是鼓勵大家節約資源,多換筆芯,但一直沒能很好地實現。”吳少平介紹說,如今有些圓珠筆企業,過度追求造型的新穎,生產的圓珠筆形狀、規格各式各樣,筆芯也是多種多樣,這就給消費者換筆芯帶來一定的難度。而且現在筆芯和整筆的價格相差較小,這也抑制了一些消費者換筆芯的積極性,增加了圓珠筆的丟棄率。
“價格太便宜,是人們對圓珠筆不夠珍惜,隨意丟棄的主要原因。”北京金金星筆業有限責任公司(原金星金筆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員工告訴記者。
他說,目前在制筆行業,一支筆的利潤極低,靠的都是量。比如一打12色的水彩筆,出口價才6毛錢。南方有些設在保稅區的企業,由于享受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可能還有微薄的利潤空間,而像“金星”這樣的老牌企業,連成本都不夠。國內一支普通圓珠筆的價格一般都是一至兩元,而在國外,一支圓珠筆一般都要十幾元錢,金屬筆桿的更是高達幾十元甚至上百元。
“國外的圓珠筆價格之所以與國內相差這么大,一方面是跟當地的經濟水平和人們收入水平相關;另一方面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地在筆的生產成本中,專門征收了環境稅,或是碳排放稅。這部分稅收直接上繳國家財政,由政府統一安排對各種固體污染物進行回收。”吳少平向記者表示。
“正因為此,一支筆的回收成本要遠遠高于生產成本。我國圓珠筆價格低,就是因為其回收成本完全沒有反映在銷售價格里。”吳少平告訴記者,目前我國尚不存在專門的回收機構,他也呼吁有關部門出臺相關政策,加強對圓珠筆等固體污染物的回收管理。從目前來看,想依靠企業進行回收不太現實,國外也很少由企業來進行回收,一般都是由政府征收環境稅,然后統一組織,責成相關環境部門來完成。
據環境資源領域專家介紹,制造圓珠筆的主要原料是聚苯乙烯或改性聚苯乙烯,均以耐老化、抗腐蝕著稱,同當前“限塑令”所提到的本質情況一樣,塑料的筆桿、筆芯也是“白色垃圾”的一種,若非嚴格分類收集,專門分化處理,在大自然中很難降解。而且,未使用完的筆芯中的殘余物質,包括墨水、浮脂等污染物,對土壤和水質都會產生較大污染。有行業專家甚至疾呼,圓珠筆如再不進行治理,將會成為繼電池之后,對環境產生極大破壞力的第二大固體污染物。
“為了降低圓珠筆對環境的污染,我們行業也采取了一些引導舉措,比如,鼓勵企業生產可換芯,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制造筆桿,但目前來看,作用甚微。”高峻誠介紹說,由于一些企業過度追求造型的新穎,所以放棄使用統一的筆芯。而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造筆桿,成本大約是普通圓珠筆生產成本的1-2倍,受國內消費習慣和消費能力影響,目前這種可降解塑料圓珠筆主要都是出口。他同時表示,目前圓珠筆行業出現一種過度包裝、過度玩具化的傾向,這對整個社會而言,其實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筆的功能,還是應該回歸其書寫工具的本源,減少其他成本的浪費。
記者也了解到,自2008年以來,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對我國開征環境稅問題進行了研究論證。到目前為止,已形成了初步意見。財政部稅政司有關負責人日前曾表示,要加強對重要污染排放行為的稅收調節,強化稅收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調控作用,減少污染排放,促進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與圓珠筆的“欣欣向榮”相比,是鋼筆市場的日益萎縮。

“北有金星,南有英雄”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北京金金星筆業有限責任公司上述老員工略帶感傷地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正在進行清產核資階段,聽說明年年初就要被“摘牌”。現在大家都人心惶惶的,許多人都在開始自找出路。這一消息也得到該公司辦公室工作人員的證實,只是,當記者試圖做進一步采訪時,受到婉拒。
“隨著人們書寫習慣的改變,特別是電腦的普及,鋼筆產業的萎縮是一種必然。”上海制筆工業研究所、《中國制筆》雜志主編戴寶山對記者說。不僅是北京的“金星”遭遇洗牌危機,上海的“英雄”同樣也已風光不再。隨著近年來上海產業結構調整的推進,曾是全國制筆產業中心之一的上海,生產的筆已是越來越少,昔日的鋼筆龍頭“英雄”,也開始在其他城市與地方制筆企業合作,純粹的“英雄”牌鋼筆,已經很少。
在位于北京市豐臺區的興隆批發市場,記者調查發現,十多個出售文具用品的攤位,僅有二三家賣鋼筆。攤主劉女士告訴記者,鋼筆進貨貴,買的人又少,所以現在進鋼筆的人很少。她家賣的鋼筆,最低也得5元,而且款式就那么五六種,而圓珠筆的價格,最低的只賣3角,貴的也就5元,而且款式有100多種,可供各類消費者選擇。吳少平說,雖然從環保的角度,我們應該提倡使用鋼筆。因為鋼筆的丟棄率遠遠低于圓珠筆,許多人的鋼筆,一用就是幾十年。但相比鋼筆,圓珠筆使用起來方便多了,且幾乎不用任何保養。人的本能都是趨易避難,受這種驅力作用,絕大數人都會選擇使用圓珠筆,而不是鋼筆。
但他同時指出,這也并不表明,鋼筆就沒有任何發展的空間。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鋼筆主要朝禮品化、奢侈化方向發展。目前在一些重要場合下的簽字儀式,用的幾乎都是鋼筆,擁有一支名貴的鋼筆,已儼然成了當下一個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此外,近幾年,鋼筆還受到收藏者的熱捧,甚至成為一些理財高手的搶手貨。
去年11月末,《新京報》曾登出一個整版廣告,大力推銷某知名品牌鋼筆的“收藏”價值。難道,鋼筆真的將徹底成為一個遠去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