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立軍 蔣慶年 徐躍輝
(湖南益陽市第一中醫醫院,益陽市康復南路 8號,413000)
穩心顆粒是臨床上針對室性早搏后治療的一種純中藥制劑,我們對其療效做了臨床觀察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病例選擇 選自 2006年 1月 -2009年 3月我院門診及住院患者共 112例,其中男 63例,女 49例,年齡 20~81歲,平均(58±12)歲。其中冠心病 33例,高血壓 25例,心瓣膜病 22例,心肌病 18例,肺心病 7例,功能性室性早搏 11例(經病史、查體、超聲心動圖檢查、心肌接素及冠狀動脈造影等檢查未發現有器質性心臟病)。排除由洋地黃中毒、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以及多器官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和顯著心動過緩者。
1.2 用藥方法 停用目前的抗心律失常藥物 2周,給予穩心顆粒治療,每次 1包,每日 3次,溫開水沖服,4周為 1個療程。
表 1 穩心顆粒治療前后心率、PR間期、QRS波時限及 QTC間期變化
1.3 觀察指標 服藥前、服藥后 4周分別檢查心電圖和 24h動態心電圖,并觀察服藥前后心悸等癥狀改善及藥物不良反應。
1.4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 1979年全國中西結合防治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談會制定的心律失常療效標準。[1]顯效:臨床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早搏消失或減少 90%以上;有效:臨床癥狀明確改改善,早搏減少 50%~90%;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早搏無明顯變化或減少了 50%。
1.5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轉入計算機,用 SPSS10.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 t檢驗,計數資料用 χ2檢驗。
2.1 臨床療效 治療后,112例患者中 97例(87%)心悸癥狀顯著減輕或消失。用藥前、用藥 4周后心率、PR間期、QRS波時限及 QTC間期變化見表 1。
2.2 室性早搏變化情況 112例患者服穩心顆粒后 73例(65.2%)室性早搏顯著減少,顯效率 65.2%(P<0.05);27例室性早搏減少 50%,總有效率 89.3%(P<0.01)。此結果顯示穩心顆粒對室性早搏有顯著抑制作用。
2.3 不良反應 3例患者出現口干,輕度頭暈,停藥后消失。未發現藥物所致心律失常作用。
室性早搏為臨床常見的心律失常,在正常人中也可出現,但常見于多種心血管疾病。其產生機制較復雜,主要因折返、觸發激動、異常自律性增加引起。對于室性早搏的治療 CAST試驗,已經提示應以減輕癥狀和改善生存為主要目的。步長穩心顆粒是一種純中藥制制,它具有膜的抑制,延長動作電位時間作用,能打斷折返機制,從而達到治療心律失常的目的[2]。其作用機制可能是由于穩心顆粒具有增加心肌細胞膜鉀外流同時對過度的鈉內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臨床用于治療心律失常效果安全、穩定,未發現毒副作用,值得推廣。
[1]1979年全國中西結合防治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座談會修訂的標準,心臟血管疾病研究.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8.
[2]孫福成.冠心病藥物治療的進展.中國醫刊,1999,34:10-12.
[3]王彥云.穩心顆粒實驗性心律失常作用研究.學術論文匯編,中國中醫研究所.
(2009-11-05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