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志英
(河北省行唐縣獸醫防疫站,河北 行唐 050600)

1.1 疾病因素
1.1.1 細菌性腹瀉 沙門氏菌引起的腹瀉,雛雞主要表現為白痢,發病以一周齡內雛雞為多,病雛肛周粘有白色或棕綠色的糞便,嚴重時糞便將肛門糊住,雛雞因不能排便而死亡。患病產蛋雞排白色稀便,冠變薄、蒼白,上面有一層白色麩皮樣皮屑。
大腸桿菌病雞排黃、白、綠色稀便,腹瀉嚴重的精神沉郁、食欲減退,羽毛無光澤,爪發紺。產蛋雞發病后,發生卵黃性腹膜炎和輸卵管炎,打開腹腔時往往聞到一股刺鼻的腥臭。壞死性腸炎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種傳染病,患雞主要表現為排紅褐色乃至黑褐色的煤焦油樣稀糞,病死雞小腸后段黏膜壞死。
1.1.2 病毒性腹瀉 傳染性法氏囊病主要發生于雛雞,患雞排白色或稍黃的水樣稀糞,個別的糞便帶血。病雞肌肉震顫,極度虛弱,法氏囊和腎臟出現病變,腿部、胸肌條紋狀出血。
患新城疫雞以高熱、呼吸困難、下痢、神經紊亂,黏膜和漿膜出血為特征。
高致病性禽流感危害嚴重,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類出現輕度的呼吸道癥狀,表現為采食減少,產蛋量下降,排蛋清樣稀糞,零星死亡;非致病性禽流感不會引起明顯癥狀。
1.1.3 寄生蟲性腹瀉 以小腸球蟲常見,患此病的雞生長緩慢,逐漸消瘦,病死雞皮膚、黏膜蒼白,排西紅柿或魚腸樣稀糞。剖檢可見十二指腸、空腸、回腸黏膜增厚、變糙,有時可見白色的壞死點或大小不一的出血點。剖開腔腸,腸向外卷曲,有的腸腔空虛,內有少量未消化的飼料或橘紅色絲狀物,有的腸黏膜大量脫落、出血,腸壁變薄,其常與壞死性腸炎混合感染;白細胞蟲病患雞內臟出血,腸道失血,患腸炎;毛滴蟲病患雞肝臟表面有凹陷的車輪狀壞死灶,盲腸內有臘腸樣栓塞,本病因環境不良而誘發,此病在散戶養殖中常見;絳蟲蟲體的機械刺激、阻塞腸腔、毒素作用、奪取宿主體內大量營養物可引起腸炎,其蟲體聚集成團,致使腸壁發生結核樣病變。
1.1.4 中毒性腹瀉 藥物中毒,長期或加倍使用磺胺類藥物易引起中毒,可造成消化系統、泌尿系統損傷而導致腹瀉。
霉菌毒素中毒,發病雞食欲不振,嗜睡、虛弱,嚴重時癱瘓,呼吸困難,腹瀉,排混有血液的稀便或黃綠色稀糞,剖檢可見心包、腹腔積水。
1.2 季節性腹瀉 雞在炎熱的夏季,只能靠大量飲水和增加呼吸頻率來調節體溫,此時雞采食量下降,飲水增多、料水比例嚴重失調,因此雞舍內常糞薄如水。
1.3 生理性腹瀉 生理性腹瀉常發生于110d左右的蛋雞。蛋雞進入產蛋期,要求腸道必須通過更密集的消化來滿足機體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求,加上高能高蛋白飼料的使用,導致腸道環境產生變化,從而導致黃色稀便;另外,為促進蛋殼的形成,飼料中會添加石粉,石粉的添加量過高或過快會導致血鈣過高,腎臟負擔加重而導致拉稀。
1.4 頑固性腹瀉 此病雛雞少見,青年雞偶發,產蛋雞多發,病因主要是中氣不足、脾胃氣虛。
上述原因引起的腹瀉,如果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往往形成頑固性腹瀉。病雞水樣腹瀉,糞中有未消化的飼料,糞水分離明顯。剖檢見腸道高度水腫,肝和脾稍微腫大、出血,心冠脂肪有出血點,有的卵巢卵泡充血。
2.1 疾病引起腹瀉防治
2.1.1 細菌性腹瀉的防治 加強飼養管理,減少不良刺激,提高雞體的抵抗力。有條件的應依據藥敏試驗結果用藥。
2.1.2 病毒性腹瀉防治 傳染性法氏囊病可加倍應用干擾素飲水,同時在水中加入黃芪多糖。為防繼發大腸桿菌,飲水中加入抗菌藥物。
對新城疫,應根據免疫程序搞好免疫。產蛋雞群開產后每隔2個月左右用新城疫Ⅳ系可克隆30×4倍量飲水免疫一次。對非典型新城疫,應根據雞只日齡大小2~4倍量或用Ⅳ克隆30點眼、滴鼻或飲水,同時根據癥狀和剖檢變化治療呼吸道或腸道感染;雞群發生強毒新城疫時嚴禁接種疫苗,首選注射干擾素,其次用干擾素倍量飲水。
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發生后無治療價值,低致病性禽流感可進行對癥治療,可在飲水中加入抗病毒、退熱,治呼吸道感染和保護輸卵管的藥物。
2.1.3 寄生蟲性腹瀉防治 加強飼養管理,定期驅蟲。對球蟲病引起的腹瀉要及時用地克珠利、三字球蟲粉等,對白細胞蟲病用磺胺甲氧嘧啶等預防和治療,毛滴蟲用甲硝唑等預防治療,治療絳蟲和蛔蟲用阿苯達唑、伊維菌素等,同時注意補充電解多維。
2.2.4 中毒性腹瀉防治 對藥物中毒,在飲水中加入含碳酸氫鈉或烏洛托品的腎腫解毒藥物和葡萄糖,同時加入維生素C。
對霉菌毒素中毒,每只雞口服制霉菌素3~5萬單位,每天兩次,連用2~3d,飲水中可加入葡萄糖和維生素C。
2.2 季節性腹瀉防治 可在飲水中添加薄荷、冰片、維生素和碳酸氫鈉防暑降溫,最好同時添加電解多維或口服補液鹽調整體液平衡,防止雞體脫水。
2.3 生理性腹瀉防治 在飲水中或飼料中加倍添加電解多維、復合維生素B和維生素AD3粉。
2.4 頑固性腹瀉防治 控制飲水量,且在飲水中加入口服補液鹽或微生態制劑,或在飼料中拌入鞣酸蛋白等,同時在水中加入電解多維、復合維生素B和魚肝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