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南昌大學撫州醫學分院 344000
胡偉 江西服裝職業技術學院 330201
1.1 研究對象。2009年9月~11月,我們對撫州部分農村中學抽樣調查了初一至高二的五個年級,共50個班,2600人次。
1.2 研究方法。以問卷調查和隨機訪問,問題座談和專題談話等方式,采用數據統計法,對收集的信息進行了數據統計。
2.1 對體育健康的認識。對體育健康認識的正確與否是體育鍛煉的動力。我們為此作了專門調查(見表一)。
表1可見,撫州中學生對體育的認識總體是好的。按選項的百分比的排序依次是;為了健美占第一位,為50%,為了健康占第三位,為48.5%,其次是參加體育鍛煉為了更好讀書的占42.4%,列第四為;這四種選擇意象表明,農村中學生對體育認識大多是積極的。但值的注意的是,有占49.8%是想參加體育但是沒有場地,這一項列第二位。還有38.4的學生想參加體育鍛煉但沒有時間的,這一項列第五位。可以看出,當前農村中學沒有足夠的設施是影響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重要因素。同時由于農村學生務農的家庭占多數,所以學生一般回家還需要幫助父母做大量的家務,所以影響他們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占30.52%;體育能充實生活,占28.3%;體育培養意志的認識占32.2%左右;體育培養人的人格,占20.7%;能享受快樂的占34.4%左右,鍛煉身體可以完成社會任務的占6.3%;鍛煉身體是為了保衛國家的占15.6%。說明中學生有1/3的學生認識到體育對人生價值和健康的價值,這是他們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因素。但是農村中學生缺少體育場地,要幫助家里做家務,放學后路途還要花時間,家庭經濟困難沒有條件買體育服裝和體育器械等原因,造成這部分學生對體育的認識偏差,不能正確的認識體育的人生價值,他們大多數參加體育活動是被動的。其中有1/4的學生是為了體育達標,而參加體育鍛煉,有占3%的學生認為體育活動是浪費時間;有2.5%的學生認為體育鍛煉沒有必要,如何轉變這部分學生對體育的正確認識,是搞好農村中學體育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表1 撫州農村中學學生體育認識情況調查結果(N=2600)

表2 撫州農村中學學生課余體育活動時間調查結果(N=1300)

表3 撫州農村中學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內容調查結果

表4 撫州農村中學學生課余體育活動活動的地點
2.2 撫州農村中學學生體育活動時間
課余體育活動的時間是指體育課之外的體育活動農村中學學生參加課余體育時間調查結果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農村中學的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是不足的,愛好體育鍛煉的學生也不多,時間分配時段也不一致。如果早晨鍛煉的時間較短,這一時段有12.4%的學生鍛煉為10~20分鐘,占13。1%;20~30分鐘占13.6%;30分鐘~1小時占15.8%;1小時以上占6.9%。調查發現農村中學學生體育鍛煉最多的是在下午,如這一時段鍛煉10~20分鐘的僅有18.4%;20~30分鐘的占19.2%;30分鐘~1小時的占16.8%;1小時的占17.2%。總體上看,農村中學的學生參加體育活動保持經常性的不到20%,他們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大多在30分鐘左右尤其是在下午鍛煉者占多數。農村中學的學生這種體育鍛煉的時間分配主要是受上學路途遠近的影響。據我們調查,這部分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大多數是住校生,這些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是因為有場地的便利和受其他愛好鍛煉學生的影響,這部分農村學生鍛煉時間多在下午第三節課后和中午。
2.3 撫州農村中學學生課余體育活動活動的內容
撫州農村中學體育場地有限,加之農村學生對參與體育活動缺乏正確的認識和必要的組織和引導。因此,他們課余體育活動活動的內容與城市中學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和特殊性(見表3)。
2.4 撫州農村中學學生課余開展體育活動的地點與形式我們選擇調查的農村經濟較發達,因此情況比欠發達農村更好(見表4)。
由表4可見,農村中學學生開展體育活動的地點排位情況:第1位的是學校操場,占15.2%;第2位是籃球場,占13.5%;第3位空地,占12.5%;第4位家里庭院,占7.6%;第5位是田金徑,占6.7%;第6是村里體育場所,占5.6%;第7位是乒乓球場,占5.1%;第8 場地,占4.8%;第9足球場,占3.4%;第10位是鍵身房,占1.5%。總體上看,農村中學學生主要體育活動場所還是以學校為主。近年來,農村經濟發展迅速,各鄉鎮建有不少體育活動場所,這也為農村中學學生開展體育活動提供了方便,所以有占5.6%的農村中學學生利用村里體育場所(主要是籃球場所.乒乓球室)開展體育活動。表4還可以看出,除了籃球場之外,足球場,健身房鍛煉的學生較少,家里庭院(主要是打羽毛球和體操)還是重要的活動場所,這比欠發達農村中學要好的多。在走訪調查和座談中,我們還了解到,農村了解學生課余開展體育活動的形式,主要是與同學,鄰居結合或自由型的,而與班主任,家長,學校集體一起的體育活動偏少。
3.1 結論
3.1.1 調查結果顯示,撫州農村中學對課余健身的認識主要是為了健美,為了健康,為防病和追求樂趣。說明撫州農村中學對體育認識已有初步的認識。然而對農村的學生來說,他們希望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這樣可以少生病,又能為家里干農活,這是農村學生鍛煉身體的主要目的。
3.1.2 農村中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多在下午和中午,晨練的學生較少。
3.1.3 農村中學生在參加體育鍛煉的內容上也有自身特點,主要開展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跑步,散步,這些項目雖然有一些鍛煉效果,但在項目多樣性方面遠沒有城市學生那么豐富。
3.1.4 農村中學學生開展體育活動的地點有很大的自由性和不固定性,形式以個體和自由性為主。總體上看,農村中學學生課余體育活動組織松散,大多數學生對體育健身知識了解太少。
3.1.5 農村中學學生對參加體育活動的目的性不明確,鍛煉身體的針對性也不強,致使一些體育活動達不到健身、健體、健心的效果。
3.2 建議
3.1.1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南昌農村中學學生對參加體育鍛煉的愿望是很大的,興趣也是廣泛的。但是農村學生缺乏體育健身知識的現象是較普遍的。因此目前最需要的是對他們加強健身理論知識的學習與指導。使農村中學生能根據自身條件有針對性和有目的性地參加體育鍛煉。
3.1.2 農村中學生應把開展課余體育活動作為發展學校體育和看作課余教育的內容來抓,加強課余指導和組織,體育教師在這方面應制定課余健身計劃,并確實付諸實施。
3.1.3 體育教學中應加強農村學生健身觀念、意識、行為的培養,教會農村學生如何利用自然條件、自然環境開展體育活動,并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加強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3.1.4 農村中學要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地建設多樣性的體育場地,有條件農村中學應加強對學校健身設施建設的投入,以方便大多數農村學生課余參加體育鍛煉的場地的使用,確實從窮困學生和弱勢群體的利益出發,把農村中學課余體育活動活動辦得有聲有色。
[1]張永明,翁家銀.廣東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現狀[J].體育學刊.2001,9(5)
[2]范立仁,顧美蓉,干華倬等.全國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現狀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0,3(2)
[3]姚麗琴,左新榮.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現狀與體育消費結構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2,5(2)
[4]桑莉等.論體育新課程教學中的幾個錯誤觀點[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3):86-87.
[5] 史湘平.對湖南省農村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施中存在問題的反思[J].云夢學刊.2007,(5):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