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明
(廣州市番禺療養院,廣東廣州 511490)
高頻電波環切術(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用于宮頸錐切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它可以通過圓形電極切除宮頸組織,通過方形和三角形電極切除宮頸管組織。高頻電波刀輸出功率小,操作簡單安全,可在門診局部麻醉下進行,且儀器價格相對較低,自問世以來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在臨床上,宮頸糜爛是已婚婦女的常見病。宮頸糜爛是由于炎癥刺激,宮頸表面的被覆上皮細胞脫落,而下方的柱狀上皮細胞向外突出,代替了脫落的被覆上皮。因柱狀上皮的毛細血管顯露,使炎癥區呈鮮紅色,故稱為宮頸糜爛,但并非真性糜爛。臨床上用于治療宮頸糜爛方法有激光治療、冷凍治療、紅外線凝結療法及微波療法等,LEEP是目前臨床開展的較新治療方法之一。近年來,我院應用LEEP治療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宮頸糜爛患者,取得一定效果,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選擇2007年6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婦科門診治療的宮頸糜爛患者469例,所有患者均經常規婦科檢查、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常規陰道鏡、活檢診斷為宮頸糜爛。將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235例,年齡26~44歲,平均35.8歲,均為經產婦,其中,已絕經婦女40例;對照組234例,年齡21~45歲,平均32.5歲,均為經產婦,其中絕經婦女38例。實驗組伴有腰骶部疼痛及下墜感者73例,有陰道分泌物增多者100例,伴接觸性出血者5例,經婦科普查診斷的有57例;對照組中伴有腰骶部疼痛及下墜感者68例,陰道分泌物增多者72例,伴接觸性出血者4例,經婦科普查診斷的有90例。
臨床診斷及分型根據《婦產科學》(第8版)[1]進行診斷。實驗組235例慢性宮頸炎患者中,中度糜爛143例,重度糜爛92例;單純型102例,顆粒型86例,乳突型47例;合并宮頸肥大56例,合并有宮頸管息肉和(或)納氏囊腫48例。對照組234例慢性宮頸炎患者中,中度糜爛141例,重度糜爛93例;單純型104例,顆粒型85例,乳突型45例;合并有宮頸肥大53例,合并宮頸息肉和(或)宮頸納氏腺囊腫42例。兩組患者年齡、孕次及產次、臨床癥狀、臨床分型等方面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3.1 術前準備
選擇月經干凈后5~7 d且術前禁止性生活3 d;術前常規檢查陰道分泌物,排除白色念珠菌感染及滴蟲感染和細菌性陰道炎;無急性婦科炎癥;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排除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常規行陰道鏡檢查,對可疑病變部位取活檢。
1.3.2 手術方法
1.3.2.1 LEEP:實驗組患者應用LEEP治療。應用美國Ellman高頻電刀,電切功率為30 W,電凝功率為60 W。患者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用0.5%碘伏常規消毒外陰,放置窺陰器充分顯露子宮頸,用2%碘液標記糜爛面。應用2%的利多卡因注射液行宮頸組織的局部麻醉,并根據宮頸病變的不同類型,選擇合適的環形和三角形電極及治療功率,對中重度宮頸糜爛者應用環形電極從宮頸上唇12點開始環繞宮頸緩慢均勻地切除宮頸組織,切割寬度超過碘不著色區2~3 mm,深度約3 mm,應將糜爛面全部清除,宮頸創面出血點用電球電灼止血。乳突型、顆粒狀糜爛者的切除方法同上,深度可視病情加深為3~6 mm。合并宮頸管息肉等贅生物者應用三角形電極錐形切除,順時針360°旋轉切割宮頸管組織。切割宮頸組織深度可達5~7 mm,頸管深度可達10~15 mm,宮頸創面基底部用電球電凝止血。對合并多個宮頸腺囊腫,先用電刺針刺破囊腫并吸出囊液,然后再用電極燒灼糜爛面。術畢切割面敷云南白藥,術后填塞無菌紗布,于24 h后取出。術后靜脈補液氧氟沙星抗感染3~5 d。
1.3.2.2 微波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微波治療。用微波探頭與宮頸糜爛面及囊腫表面接觸,依次由內向外移動,使治療區組織凝固變白為止,治療區周圍組織要超出糜爛邊緣1~2 mm,術后無需用藥。
分別于術后2、4、8周復查,觀察宮頸創面愈合情況,術后8周內創面全部愈合為一次性治愈。療效評價標準[2]為,治愈:子宮頸光滑,原有糜爛面消失,代之為健康的粉紅色鱗狀上皮,宮頸肥大縮小,無息肉、無納氏囊腫、無接觸性出血;有效:糜爛面積縮小,糜爛程度變淺,宮頸口處可見紅色肉芽組織,但其直徑<1 cm;無效:糜爛面積及程度無明顯變化。治愈+有效=總有效。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術后陰道出血例數,并進行比較。
見表1。由表1可知,實驗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Tab.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 in two groups[n(%)]
表2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術后陰道出血例數比較(±s)Tab.2 Comparison of operation time,amount of bleeding during the operation and postoperative vaginal bleeding in two groups(±s)

表2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術后陰道出血例數比較(±s)Tab.2 Comparison of operation time,amount of bleeding during the operation and postoperative vaginal bleeding in two groups(±s)
與對照組比較,△P<0.05
對照組實驗組組別 例數234235手術時間(min)8.5±3.53.6±2.1△術中出血量(ml)5.3±2.21.8±0.1△術后陰道出血例數305
兩組患者均在術后5~7 d陰道出現分泌物,均呈淡黃色或淡紅色,7~10 d后宮頸創面脫痂出血。實驗組5例患者術后陰道出血量較多,給予創面局部上藥、無菌紗布壓迫止血等處理后,出血明顯好轉,無一例需再次電凝止血。對照組有30例患者陰道出血量較多,給予創面局部上藥、無菌紗布止血等處理,其中,25例好轉,5例需再次行微波燒灼止血。兩組患者均無術后感染情況發生。
LEEP是利用金屬絲由高頻電刀電極尖端產生超高頻電波(3.8 MHz),在接觸機體組織瞬間,組織產生阻抗并吸收電波產生高熱,使細胞內水分形成蒸汽,從而達到切割、止血、消融、電灼等目的[3-4]。其優點為電切圈精細,可準確切除組織,并且能控制切割組織的深度及范圍,對組織熱損傷少;接觸組織時能快速切割組織,手術時間短,患者痛苦少;手術不影響宮頸功能,術中出血少[5]。術中可根據病灶情況選擇適當的電切圈,盡量一次切除病灶,病灶面積較大者先切除病灶中央,然后更換小線圈切除殘留病灶[6],手術治療比較精確,避免了切除的范圍過大。手術治療后恢復較快,宮頸恢復狀態光滑如初,少有瘢痕形成,治療效果確切,一次性治愈率高。且對合并宮頸管息肉,宮頸納氏囊腫治療效果好。微波治療宮頸糜爛是利用微波熱效應使組織內部升溫,燒灼凝固糜爛面,病變組織凝固和變性壞死,變性壞死的組織脫落后由鱗狀上皮修復,宮頸恢復光滑。其缺點是糜爛面深、組織增生明顯時治療有限,不能深入切除宮頸管的炎性增生組織,易形成瘢痕,術后可能影響宮頸功能以及治愈率較低。
綜上所述,LEEP用于治療宮頸糜爛效果確切,且有術后恢復好,手術安全等優點,值得臨床應用,但應注意手術方法及手術指征,對術后患者恢復有重要意義。
[1]樂杰.婦產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01-303.
[2]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208.
[3]張國翔,榮鳳年,趙慶梅.高頻電波刀治療宮頸糜爛的臨床觀察[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5,21(2):116-117.
[4]秦淑芬,楊孟學,劉靜華.重度宮頸糜爛各型適宜治療方法的探討[J].中國現代醫生,2007,44(8):28.
[5]吳東耀,廖嘉麗,鄭嘉梁,等.應用子宮頸電圈切除術后診治子宮頸上皮內瘤樣變的近期觀察[J].中華婦產科雜志,1997,32(7):402-404.
[6]劉新民.婦產科手術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460-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