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應銘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西安 710043)
2008年,鐵路路基標準復審組長單位鐵一院,與鐵二、三、四、五院,中鐵設計咨詢集團 ,中鐵二、四、十二局的 33名技術人員共同組成路基標準復審組,首次對《鐵路路基設計規范》(TB10001—2005)等 9項路基標準等進行了全面復審,提交了《現行鐵路工程建設標準初步復審報告(路基工程)》,編寫并上報了《對七項鐵路路基標準局部條文進行修訂的建議》。該文對路基標準的復審情況進行介紹,可幫助從事鐵路路基設計、施工技術人員進一步對路基標準進行了解、掌握和合理使用,以不斷提高路基工程質量,促進路基專業技術進步。
根據《關于認真做好現行鐵路工程建設標準復審工作的通知》(鐵建設函[2007]1375號),并經協調落實后路基標準復審組的復審項目見表1。

表1 路基標準復審項目
在橫向復審中,涉及到了《鐵路軌道設計規范》(TB10082—2005)和《新建時速 200km客貨共線鐵路設計暫行規定》。
對路基專業規范標準之間的系統性、協調性、準確性等進行了縱向復審,對路基專業規范與其他相關專業規范之間的協調性等進行了橫向復審。對 9項路基標準按以下 6個方面的原則進行了縱、橫向復審。
(1)系統性
不符合工程建設標準體系要求,過于單一、分散的標準,應予整合。
(2)協調性
同一技術內容,原則上在不同標準中應避免出現交叉、重復,因交叉、重復使其在不同標準中的規定不相符,導致矛盾、沖突,應予統一。
(3)經濟性
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從經濟的角度優化標準相關參數,以利于實現鐵路低成本發展。
(4)準確性
技術內容的界定和表述不確切,執行標準過程中容易引起歧義,應予明確。
(5)完整性
技術內容已在工程建設中廣泛應用,需要以規范形式明確下來,應予補充。
(6)時效性
技術內容陳舊,落后于技術發展現狀,無使用價值的標準或有關規定,應予廢止。
(1)建議待《客貨共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技術指南》(在編)正式頒布實施后,將《鐵路路基施工規范》及《新建客貨共線鐵路工程施工補充規定(暫行)》廢止。《客貨共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技術指南》已于2008年 10月 20日發布實施,2009年 2月 25日“鐵建設[2009]23號”明確廢止了《鐵路路基施工規范》及《新建客貨共線鐵路工程施工補充規定(暫行)》。
(2)現行通用標準《鐵路路基設計規范》的適用范圍 160km/h低于專用標準《鐵路特殊路基設計規范》和《鐵路路基支擋結構設計規范》的適用范圍 200km/h。建議將《鐵路路基設計規范》適用范圍由“時速 160 km及以下”調整至“時速 200km及以下”,并將《新建時速 200km客貨共線鐵路設計暫行規定》的相關內容納入線路、軌道、路基、橋梁、隧道等設計規范后,予以廢止。
根據該復審意見,《鐵路路基設計規范》將于 2010年進行修訂。
(3)《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適用范圍由“時速 160km及以下”調整至“時速 200km及以下”,并對《新建時速 200km客貨共線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的相關內容納入線路、軌道、路基、橋梁、隧道等驗收標準后,予以廢止。
2009年 2月中旬,鐵一院根據復審報告的復審意見,對重點急需修改的條文進行了認真分析,編寫了《對七項鐵路路基標準局部條文進行修訂的建議》;2009年 2月 17日鐵道部建設司組織對該建議進行了審查,2009年 4月 5日,“鐵建設[2009]62號”發布了局部修訂條文的通知,局部修訂條文的主要內容如下。
(1)1.0.6條增加以下內容“Ⅰ、Ⅱ級鐵路通過耕地和林地時,路堤高度不宜超過 8m”。
(2)第6.2.1條
①刪除第4款中的“細粒土、粉砂、”;
②表6.2.1-1:刪除表中的 “細粒土 、粉砂 、”,表中的 “(0.93)”改為 “0.93”,表中的 “(100)”改為“100”;刪除表下的“注:細粒土 、粉砂、改良土一欄中,有括號的僅為改良土的壓實標準,無括號的為細粒土、粉砂、改良土的壓實標準”。
(3)刪除第7.1.5條中的“、拋石擠淤”。
(4)第7.2.2條修改為“Ⅰ級鐵路的路堤與橋臺、路堤與涵洞、路堤與硬質巖石路塹連接處的過渡段填料及Ⅱ級鐵路的路堤與橋臺、路堤與涵洞連接處的過渡段填料應滿足第7.5.3條的規定”。
(5)表7.3.1下部的注 2內容修改為“2路堤與橋臺、路堤與涵洞、路堤與硬質巖石路塹連接處的過渡段填料的壓實標準應滿足第7.5.3條的規定”。
(6)第7.5.1條中的“一次鋪設無縫線路的Ⅰ級鐵路,路堤與橋臺連接處應設置路橋過渡段,并應按圖7.5.1進行設計。臺后基坑應以混凝土回填或以碎石分層填筑壓實”修改為“Ⅰ、Ⅱ級鐵路,路堤與橋臺、路堤與涵洞連接處應設置過渡段。路堤與橋臺過渡段應按圖7.5.1進行設計”。
(7)第7.5.3條中的“路堤與橋、路堤與硬質巖石路塹”修改為“路堤與橋臺、路堤與涵洞、路堤與硬質巖石路塹”,“表6.2.1-1”修改為“表6.2.2”。
(8)第10.1.3條修改為“對支擋結構基底下持力層范圍內的軟弱層,應檢算其整體穩定性。整體穩定系數不得小于 1.25”。
(1)第3.1.5條中的“有架橋機作業的橋頭路堤,應檢算在架橋機作業條件下的路堤穩定性,其穩定安全系數不得小于 1.05”修改為“有運架梁作業的路堤,應檢算在運架梁作業條件下的路堤穩定性,其穩定安全系數不得小于 1.05”。
(2)第3.3.6條中的“下列情況或地段,應采用水泥土攪拌樁、石灰樁、水泥粉煤灰碎石(CFG)樁、高壓旋噴樁等復合地基或混凝土樁基礎等措施加固:”修改為“下列情況或地段,應根據軟土性質、加固措施的適宜性和地區經驗等條件,選擇采用水泥土攪拌樁、石灰樁、水泥粉煤灰碎石(CFG)樁、高壓旋噴樁等復合地基或混凝土樁基礎等措施加固:”。
(3)第3.4.5條修改為“有運架梁作業的路堤,在運架梁期間應加強路基的位移和沉降觀測”。
第8.2.3條第6款修改為“地表應鋪設中粗砂或其他透水性好的均質滲水料墊層,墊層厚度不宜小于50cm,含泥量不宜大于 5%”。
(1)第4.1.4條中的修改為“臺階寬度不小于 1 m”修改為“臺階寬度不小于 2m”。
(2)刪除第4.3.3條的內容。
(3)第5.8.12條中的“每晝夜邊樁水平位移不得大于 10mm,路基中心地面豎向位移不得大于 20mm”修改為“路基中心沉降每晝夜不得大于 10mm,邊樁水平位移每晝夜不得大于 5mm”。
(4)附錄 B修改(表2)。
(5)附錄 C修改為(表3)。
(1)詳細復審意見匯編在《現行鐵路工程建設標準初步復審報告(路基工程)》中,對每一項標準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具體復審意見,為相關標準的今后修訂奠定了基礎,可供今后修編時參考。
(2)鐵道部已對相關標準的局部條文進行了修訂,及時完善了路基標準。
(3)復審意見對今后路基標準修訂及體系具有指導作用。

表2 附錄 B 路基基床的壓實標準

表3 附錄C 路基基床以下部位填料的壓實標準
[1]TB10001— 2005,鐵路路基設計規范[S].
[2]TB10202— 2003,鐵路路基設計規范[S].
[3]TB10414—2003,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S].
[4]TZ212—2005,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技術指南[S].
[5]鐵建設[2005]160號,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S].
[6]TB10118—2006,鐵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應用設計規范[S].
[7]TB10025—2006,鐵路路基支擋結構設計規范[S].
[8]TB10035—2006,鐵路特殊路基設計規范[S].
[9]鐵建設[2005]188號,變形模量 Ev2檢測規程(試行)[S].